生命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从缪可馨事件说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从缪可馨事件说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小学校里,许多老师对于学生的心理,他们并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关注,或者许多老师他们并没有相关的心理方面的一些专业素养。为了维持纪律和保障教学成绩,许多老师是大嗓门儿,他们对学生动辄喝呵斥或者是批评,因为唯其如此才可能保证他的课堂纪律良好,同时也能保证他的教学成绩不被拉下。我看到许多温柔贤良的女生,在她们当了老师以后,都变得一个一个的像母老虎一样凶神恶煞,其实她们并不是想这样,而是因为不这样的话,许多学生就会把他她们看作是软弱可欺,在课堂上对她们的话,充耳不闻或熟视无睹。在对待挫折的问题上,一些优秀生事实上要比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要差得多。优秀生,一般情况下他们很少犯错,学习成绩又好,会受到家里父母,亲戚朋友的,学校里老师们的喜爱和表扬。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遇到一些问题,被别人责难的时候,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刺激。而在中小学校里,这样的的学生他们和老师之间发生的冲突也
缪可馨事件,虽然过去了许多天,但是依然引起了人们持续的思考。许多人关注缪可馨的焦点,是不是受到语文老师的胁迫?她的离开到底老师要不要负责任?尽管官方的解读和声明已经明确,但是与此相关的争论却一直在持续。
关于此事件的内部原因或者是是非非,我们每个人并不了解很多,但是关注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教育在中小学是一个比较缺乏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缪可馨遭遇的问题,其实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中小学生都可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如何来对待自己的生命。
关于生命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
小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命,生命对于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意义,他们不仅不关注自己的生命,对于其他人的生命,包括其他动物的生命,他们其实也是懵懂无知的。
许多小学生在看电视剧或者是看一些其他故事书的时候,经常会有类似的情节,比如说一个人死了以后会复活,或者说是经过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死了的人又被救了过来。小学生天生没有什么分辨能力,他们相信人死了就像睡着了,第2天会自然苏醒一样,他们对于生命的不可重复性以及生命的重要性是不了解的。
正因为在认知上的浅薄,所以导致了他们对待生命的轻率。比如遇到稍微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就可能离家出走甚至寻死觅活。而这种情况对于一些自尊心比较强,尤其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尤其如此。
在对待挫折的问题上,一些优秀生事实上要比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要差得多。优秀生,一般情况下他们很少犯错,学习成绩又好,会受到家里父母,亲戚朋友的,学校里老师们的喜爱和表扬。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遇到一些问题,被别人责难的时候,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刺激。而在中小学校里,这样的的学生他们和老师之间发生的冲突也往往会比较更加激烈。
在中小学校里,许多老师对于学生的心理,他们并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关注,或者许多老师他们并没有相关的心理方面的一些专业素养。为了维持纪律和保障教学成绩,许多老师是大嗓门儿,他们对学生动辄喝呵斥或者是批评,因为唯其如此才可能保证他的课堂纪律良好,同时也能保证他的教学成绩不被拉下。我看到许多温柔贤良的女生,在她们当了老师以后,都变得一个一个的像母老虎一样凶神恶煞,其实她们并不是想这样,而是因为不这样的话,许多学生就会把他她们看作是软弱可欺,在课堂上对她们的话,充耳不闻或熟视无睹。
而绝大多数的教师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威,在学生前面,必须要装成是一个非常严肃而且是特别公正,高大上的形象。而且他们所要宣传的思想也必须是要有充分的正能量,不可以违背学校,或者是相关部门的有关教育规定。所以说教师想在校园里和学生保持一种春风化雨,如沐春风的这种感觉,或者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话,除了在公开课上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也就是在影视剧里能看到以外,真实的教育现状,而是很难出现这种情景的。
缪可馨事件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学生和老师并没有心理上真正的交流。老师过于专注于自己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方面的承受力和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此事件以后,许多家长的表现也是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们对于生命的重要性都是很轻视的。当一个生命逝去以后,其他人往往是关注自己会不会受到波及,至于问题的结果和公正性,那不是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才看到许多家长在他们的留言栏里为该校老师点赞的那种场景。
那么什么是关注生命教育呢?我认为至少应该有以下几点。
一、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承受力
小学生,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与观点是与成人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在我们许多成年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件,或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在他们那里可能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就以笔者而言,小时候曾经有一个老师对我的学习非常重视和关心,但是有一次在学校内,因为作业没有完成,被老师当众批评和讽刺,于是自己对他非常的愤恨,直到多年以后都无法释怀,尽管现在看来我那时是很荒唐可笑的,但是对于当时的自己却觉得这个老师是自己最可恨的人。
所以对待小学生,尤其是那些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来说,教师的说话态度,说话方法和说话技巧以及他们所要表达的思想,都会对这个学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青少年幼年时的记忆,对一个人的终身成长来说是特别重要的,而这也正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中小学来说,让学生健康的成长,事实上要比他们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要重要得多得多,然而这个问题却并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学校的教学成绩是老师的天,也是学生的天,更是家长的天。至于学生心理的问题到底有没有,有多大?这样的问题几乎不被重视或者即使关注也都是蜻蜓点水没有多大作用的,现代学校教育的重点并不在于看一个学生是如何健康的成长,而在于是他的学习成绩到底是不是能够适合学校的要求,或者是家长的期望。
只有建立起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这个社会氛围,类似缪可馨的问题才可能减少一些。
二、学校要进行经常性的生命教育
尽管学生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并不是知道多少,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课程应该设置相关的科目,让学生知道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不可重复性。
在以前的许多课文里面,经常会有这样的一些文章,比如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全部经历,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比如毛主席的“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等,然而现在类似的文章已经很难在课文中见到了。
缺乏了对生命的重视以及相关的教育,把生命等同于生活,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同于生活的目标,把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能赚大钱作为学习的目标和生命的意义,这种状况也许正是造成缪可馨事件的根源,而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学校教育以外,整个社会都该有所反思。
文字由素心明月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关注素心明月,为您带去更多的精品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