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学课外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小学文言文详解50篇

小学课外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小学文言文详解50篇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誉:赞誉,夸耀。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这个坚固的盾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这竿锋利的长矛,对于任何坚固的东西没用刺不穿的。”有人说:“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个人不能回应了。那么,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注释鬻(yù):卖.

【更多语文资料,请微信搜索公众号:徐子明德语文。】

41、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盾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翻译

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这个坚固的盾牌,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这竿锋利的长矛,对于任何坚固的东西没用刺不穿的。”有人说:“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个人不能回应了。那么,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注释

鬻(yù):卖.

誉:赞誉,夸耀。

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

或:有人。

以:使用;用。

42、王勃故事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翻译

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命令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便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吃惊地说:“这是个天才啊!”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王勃写作文章、,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研磨数升墨汁,然后畅快地喝酒,拉过被子蒙头躺在那里,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注释

宿:事先。序:古代的一种文体。王勃最出名的文章就是《滕王阁序》。

夸客:向宾客夸耀(女婿的才能)。

勃:指王勃。

泛然:轻松、愉快之意。

语益奇:语言文字更加奇妙。

矍(jué):惊惶貌。

属(zhǔ)文:写文章。属,写作。

寤:睡醒。

易:更改

小学课外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小学文言文详解50篇(1)

43、虎求百兽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翻译

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掉它们。抓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领袖(掌管百兽),今天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认为我的话不可信,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认为真是这样(认为这样是对的),所以和狐狸一起行走,百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穿盔甲的将士上百万,把这些将士都归属于昭奚恤管理。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好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注释

荆宣王:楚宣王。

莫:没有,没有人。

对:回答。

求 :寻求,寻找。

无敢:不敢。

天帝:上天。

使:派遣、命令。

长(zhǎng):长官,首领。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掌管。

逆:违抗。

以......为......:认为......是......。

不信:不真实,不可靠。

走:逃跑。

以为:认为。

然:认为......正确。

故:所以。

畏:害怕。

是:这

遂:于是,就。

拓展:

成语: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启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小学课外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小学文言文详解50篇(2)

44、鹬蚌相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翻译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替燕国对惠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路过易水河,看见一只河蚌刚刚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就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掉的河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出不来,明天你的嘴出不来,就会有死掉的鹬。’两个不肯互相放弃,结果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起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讨伐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渔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认真考虑这件事。”惠王说:“好吧。”于是停止(了讨伐燕国的计划)。

注释

且:将要。

伐:讨伐,攻打。

方:刚刚。

曝:晒。

箝:同“钳”,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

喙:嘴,专指鸟兽的嘴。

雨:这里用作动词,下雨。

即:就,那就。

谓:对……说。

舍:放弃。

相舍:互相放弃。

并:一起,一齐,一同。

禽:同“擒”,捕捉,抓住。

熟:仔细。

拓展:

成语: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成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小学课外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小学文言文详解50篇(3)

45、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里)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然(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译文

从前有两个老翁,住在同一个城市里。甲老翁的妻子和孩子早去世了,只有老头一个人而已。一天,他带着酒去乙翁的家,两个人一起喝酒,十分快乐!乙翁说:"以前我曾经去冀州、雍州远游,但是没有登过泰山,你有意和我一起去吗?"甲翁说:"这座山我也没有登过,然而我已经老了,恐怕力气不够。"乙翁说:"你说的话,不对啊!以前的愚公,将近九十岁的时候还可以移山,今日我们这些人才刚过六十岁,有什么老的呢!"甲翁说:"那太好了!"第二天,两个老人一起前往泰山。越过钱塘江,渡过长江,到达了泰山的北面。晚上住下休息,凌晨上山。乙翁要扶甲翁,甲翁说:"我的力气还可以,不用搀扶我。"从太阳出来到薄暮降临,已经爬到半山腰了。

注释

1.昔:以前.从前

2.里:乡(古代居民行政组织的一种,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里。)邑:城市。

3.妻子:妻子和孩子

4.叟:老头

5.而已:罢了

6.携:携带

7.第:房屋、宅子、家。

8.酌:饮(酒)

9.向:以前

10吾:我

11.远游:到远处游玩

12.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13.是:这

14.然:但是

15.同行:一同出行

16.余:我

17.亦:也

18.未:没有

19.然:然而

20.恐:担心

21.胜:能承受,承担。

22.差矣,汝之言:是“汝之言差矣”的倒装句

23.曩:以往.过去

24.年:年龄

25.且:将近

26.辈:等,类,表示人或物的多数同属一类

27.方:才

28.逾:超过

29.甚善:太好了

30.翌日:第二天

31.偕:一起,一同

32.越:经过

33.绝:横渡

34.薄暮:傍晚,日将落时

35.阴:古代山北水南叫“阴”

36.何老之有:即为“有何老”;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拓展:

启示: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就能战胜客观困难,取得胜利。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确定了目标 又付诸行动,就一定能成功。

46、寇准读书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翻译

起初,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同僚下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才,可惜他知识学问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到陕西的时候,恰好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隆重设宴,准备很多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的时候,寇准把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要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能不去看啊。”寇准没有明白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笑着说:“这是张先生在说我啊。”

注释

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谓:对……说。

严:敬重。

供帐:举行宴请。

及:到了......的时候。

还:返回。

具:备办。

待:接待。

将:将要。

去:离开

适:恰好。

谕:明白。

徐:慢慢地。

拓展:

1、寇准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等品质。2、张咏足智多谋,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与不足,说话注意方式,不会正面指出其不妥之处,语气委婉得体。

小学课外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小学文言文详解50篇(4)

47、林琴南敬师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翻译

闽县人林纾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这件事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老师生气了,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这份心意固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着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注释

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

亟(jí):急忙。

负:背。

却:推却,推辞。却之不恭里的却也是这个意思。

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

呼备:叫人准备。

赍(jī):携带。

48、董行成

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 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 至怀州。行成至街中 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翻译

唐朝怀州河内县的董行成能够分辨出对方是否贼匪。 有一名贼人在河阳长店偷了行路人的一头驴和皮袋,在天快亮的时候来到怀州境内,董行成走在街上,看到了他,就大声喝道:“你这贼子给我站住!立即从驴上下来!” 那人一听立即下驴认罪。 有人问董行成凭什么知道那人是贼,董行成说:“这头驴走得快都流汗了,不是长途行走的;这人见了路人也会拉缰绳从远处绕路,这一定是他胆怯害怕;因为这个我判定他一定是贼。” 董行成将盗贼送到县衙,不一会儿,驴的主人寻着踪迹找来了,实际情况和董行成说的一模一样。

注释

策:辨认

至:到

遂:于是

人问何“以”知之:凭借

以此知“之”:代词,代这个小偷

49、桑生李树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溉灌。后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翻译

南顿人张助,在田里种禾苗,看见一个李核,想把它带回去 ,又回头看见根部枯空的桑树,里面有土,所以就种了进去,用剩下的水浇灌。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忽然长出了李子,以为是神(感觉奇怪),就互相转告,有一个眼痛的病人在树下休息,说:李树君如果使我的病好了,我要用一只小猪感谢。眼痛是小病,自己也会痊愈,众人盲目符合,说是失明的人重见了光明,远近轰动,来树下许愿拜祭的车、马在常常有数千,李树旁摆满了酒肉,过了一年多,张助从远处回来,看见了惊讶地说:"这算什么神呀,这是我种的啊。"于是就跑去把树砍了。

注释

顾:回头看,看见。

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

众犬吠声:一种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

翕(xi)赫:轰动、惊动。

滂沱:原来形容雨很大,这里指摆满了酒肉。

语;转告。

间;过了。

乃;这。

拓展:

这个故事批评了那些不进行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人们,以及这种不正常的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社会现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情,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课外文言文大全及翻译:小学文言文详解50篇(5)

50、宋定伯捉鬼

南阳宋定伯 年少时,夜行逢鬼。问之,鬼言:“我是鬼。”鬼问:“汝复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

数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何如?”定伯曰:“大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有何所畏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持之。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之。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 得钱千五百文。”

翻译

南阳的人宋定伯,年轻的时候,夜里走路遇见了鬼,问道:“谁?”鬼说:“(我)是鬼。”鬼问道:“你又是谁?”宋定伯欺骗他说:“我也是鬼。”鬼问道:“(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宋定伯回答说:“想要到宛市。”鬼说:“我也要到宛市。”两个就一起走。

(他们)一同走了几里路。 鬼说:“步行太劳累,可以轮流相互背负着走。”宋定伯说:“非常好。”鬼就先背宋定伯走了几里路。鬼说:“你太重了,恐怕不是鬼吧?”宋定伯说:“我是新鬼,所以身体(比较)重。”宋定伯于是又背鬼,(这个)鬼几乎没有重量。他们像这样轮着背了好几次。宋定伯又说:“我是新鬼,不知道鬼害怕什么?”鬼回答说:“只是不喜欢人的唾沫。”于是一起走。在路上遇到了河水,宋定伯让鬼先渡过去,听着它一点声音也没有。宋定伯自己渡过去,水哗啦啦地发出声响。鬼又说:“为什么有声音?”宋定伯说:“我刚刚死不久,是不熟悉渡水的缘故罢了,不要见怪。”

走着快要到宛市,宋定伯便把鬼背在肩上,紧紧地抓住它。鬼大声惊叫,要求放他下来,宋定伯不再听他的话。(宋定伯)把鬼一直背到宛市中,才将鬼放下在地上,鬼变成了一只羊,宋定伯就卖了它。宋定伯担心它再有变化,就朝鬼身上吐唾沫。卖掉得到一千五百文钱,于是离开了宛县的集市。当时石崇说:“宋定伯卖鬼 得到了一千五百文钱。”

注释

南阳:古郡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诳(kuáng):欺骗。

复:又。

习:熟悉。

故:所以。

宛市:宛,即南阳;市,市场。

亟(jí):疲劳。

递相担:轮流相互背负。

卿(qīng):您,敬称。

略无重:几乎没有重量。

了无:一点也没有。

漕漼:涉水的声音。

着:放置。

急持:紧紧地抓住。

咋咋(zé):像声词。

索下:要求下来。

负:背。

值:遇到。

作:发出。

唯:只。

故:原因,缘故。

唾之:用唾液吐他。

拓展

它通过逢鬼、骗鬼和捉鬼的描写,赞扬了少年宋定伯的机智和勇敢,说明鬼并没有什么可怕,人完全可以制服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