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技师学院(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
广东轻工技师学院(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如今的同学们,他们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室和实训室,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更令人欣喜的是,正是得益于课堂的高效,同学们有更多参加各类拓展学习的机会,比如公司参观、岗位体验等。如今的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除了课堂教学依然活跃着老师们循循教导和同学们认真专注的身影之外,学校还会在宿舍里、校车内发现同学们用电脑或手机自主学习以及老师们用移动设备与学生互动答疑的一幕。 “混合式学习”深入学心解决了“混合式学习”的瓶颈后,各种符合“互联网 技工教育”的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学期,学院共有42位教师修订了20门课程的授课计划,使得“混合式学习”在其中得到具体体现。64个班级、超过2000名学生利用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和移动教学助手进行“混合式学习”。此外,“混合式学习”的烟火还在各类教学培训、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中点燃,并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校园内绽放。碎片化教学助师生共同成长
当年轻人用手机“煲”《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时,轻工学子在手机上看着课程微课;当年轻人用手机沉醉《王者荣耀》游戏时,轻工学子在手机上参加着讨论、头脑风暴等各类学习活动;当年轻人的手机被“禁锢”在课堂教学之外时,轻工学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使用手机进行各种教学互动。这就是轻工现实的课堂,充分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工具,践行着“互联网 技工教育”的教学理念。
突破“混合式学习”的瓶颈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一直在探讨如何将“混合式学习”与一体化课程有机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绩:2013年5位教学能手及2015年10位教学能手的教学设计无不披着“混合式学习”的铠甲,利用微课翻转课堂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如何监控学生前置学习的质量一直困扰着我们,成了我们混合式学习的一大瓶颈。我们尝试过“课内翻转”,让学生在课堂上看视频自主学习,但一方面网络无法短时间内支撑学生巨大的下载需求,另一方面这样的做法也失去翻转课堂本来的意义;我们也尝试过“家校翻转”,指定时间让学生在家看视频学习,老师则通过微信群、QQ群答疑互动,但这一方面严重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老师面对不同班级、众多学生,难以高效地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是监控不力的问题。为此,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尝试将先进的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和移动教学助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即鼓励教师灵活安排课时,让他们通过网络云端的大数据管理工具对学生完成前置学习任务的情况一目了然,进一步为老师们的分层教学提供更可靠的数字依据。
“混合式学习”深入学心
解决了“混合式学习”的瓶颈后,各种符合“互联网 技工教育”的课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本学期,学院共有42位教师修订了20门课程的授课计划,使得“混合式学习”在其中得到具体体现。64个班级、超过2000名学生利用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和移动教学助手进行“混合式学习”。此外,“混合式学习”的烟火还在各类教学培训、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中点燃,并在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校园内绽放。
碎片化教学助师生共同成长
如今的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除了课堂教学依然活跃着老师们循循教导和同学们认真专注的身影之外,学校还会在宿舍里、校车内发现同学们用电脑或手机自主学习以及老师们用移动设备与学生互动答疑的一幕。
如今的同学们,他们学习的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室和实训室,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更令人欣喜的是,正是得益于课堂的高效,同学们有更多参加各类拓展学习的机会,比如公司参观、岗位体验等。
如今的老师们,他们通过收集学生前置学习的疑问,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和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更强的分层教学。
如今的课堂,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学生与老师互相探讨问题的阵地,更是学生检验自我学习成效的宝地,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碎片化的教学,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也让老师们了解到不同学生的状态,继而设法解决问题,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在“互联网 技工教育”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率不高的网络教学资源得到了优化,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小结
教学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作为“互联网 技工教育”的践行者,会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学习成效的方法和工具,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供稿)
责编:张颖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