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快来看看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
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快来看看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研究生中毕业时申请出国 98 人,占 2.71%。其中,到美国留学人数最多,共 34 人,占出国学生总数的 34.69%;英国排在第二位,共 13 人,占13.27%;澳大利亚排在第三位,共 11 人,占 11.22%。从研究生出国的大学分布来看,较为集中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各有 3 名毕业生到以上 2 所大学。从出国的大学分布来看,到 QS 世界大学排名前 200 名的学校留学深造的学生共计 523 人,占出国学生总数的 69.83%。国内升学:。2018 年有1568 人在国内继续攻读研究生,占全部本科生的 44.13%。本科生外校攻读人数前三位的高校依次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18 年本科生有 1416 人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 类高校继续攻读,占本科生国内升学总数的 90.31%。2018 年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或博士后总计
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985高校,每年录取分数都是很高的,隶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北理工录取了很多优秀的生源,那这所学校的实力到底如何呢?毕业生就业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对学校的认可程度。我们就通过北京理工大学发布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一起看看北京理工大学是个什么情况。
2018 年该校共有各类毕业生 7167 人,总体就业率98.38%。其中本科生 3553 人,就业率 98.00%;研究生 3614 人,就业率 98.75%。本科生中,男生 2453 人,女生 1100 人,男女比例为 2.23:1;研究生中,男生2044 人,女生 1570 人,男女比例约为 1.30:1。
毕业生去向:本科毕业生整体深造率 65.21%,硕博研究生则是直接就业为主。
这个数据表格可以看到,北京理工大学的灵活就业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是本科生的灵活就业情况,将近13%的毕业生是灵活就业。
国内升学:。2018 年有1568 人在国内继续攻读研究生,占全部本科生的 44.13%。本科生外校攻读人数前三位的高校依次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2018 年本科生有 1416 人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 类高校继续攻读,占本科生国内升学总数的 90.31%。
2018 年研究生继续攻读博士或博士后总计 206 人,占研究生毕业生总数的5.70%。其中,选择在本校攻读的研究生 110 人,占研究生国内升学人数的53.40%;清华大学依然是我校研究生外校攻读的首选高校,共 18 人,占研究生国内升学人数的 8.74%。到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继续攻读的研究生人数较少且较分散。
境外留学:2018 年本科生中毕业时申请出国(境)留学(以下简称出国)749 人,占 21.08%。从国家(地区)分布情况来看,到美国、英国和德国这三个国家留学的毕业生人数较多。其中到美国留学人数最多,占出国学生总数的31.51%;英国排在第二位,占 17.89%;德国排在第三位,占 12.68%。
从出国的大学分布来看,到 QS 世界大学排名前 200 名的学校留学深造的学生共计 523 人,占出国学生总数的 69.83%。
研究生中毕业时申请出国 98 人,占 2.71%。其中,到美国留学人数最多,共 34 人,占出国学生总数的 34.69%;英国排在第二位,共 13 人,占13.27%;澳大利亚排在第三位,共 11 人,占 11.22%。从研究生出国的大学分布来看,较为集中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各有 3 名毕业生到以上 2 所大学。
就业行业分布:本科生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比较多,占 19.32%;其次是制造业,占 17.83%;第三的是教育,占 16.52%。
研究生中到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比较多,占 30.93%;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 21.32%;第三的是制造业,占 14.65%。
就业单位性质:2018 年该校本科生直接就业 1144 人。其中,到国有企业就业的人数最多,为 319 人,占 27.88%。
研究生直接就业的有 3236 人,显著多于本科生。其中,到国有企业就业 996 人,占 30.78%。
就业地域分布: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北京市依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集中地域,但在京就业人数较去年有所下降。2018 年本科生在京就业人数占直接就业人数的 47.55%,较去年下降 5.55 个百分点;研究生在京就业人数占直接就业人数的 58.87%,较去年下降 1.36 个百分点。本科生和研究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直接就业人数的比例分别为 29.02%和 13.47%。
具体就业单位:从本科生集中就业单位分布来看(按集团归属统计,不考虑定向就业和保资留校因素),到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就业人数最多,共 16 人;排在第二位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 14 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排在第三位,共 13 人。
从研究生集中就业单位分布来看(按集团归属统计),研究生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业人数最多,共 165 人;其次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共 149 人;排在第三位的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 138 人。
毕业生薪资:从调查结果来看,有超过两成的本科生年薪在 15 万元以上,近一成的本科生年薪在 20 万以上。,近五成硕士毕业生年薪超过 15 万,超过两成的硕士生年薪在 20 万以上。 ,七成以上博士生年薪超过 15 万,超过四成的博士生年薪每年在 20 万以上。各学历层次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平均年薪约为 13 万元。
就业率:分学院就业情况统计:
具体到各专业,我们就统计一下就业率比较低的专业:
本科生:自动化(87.5%),航空航天工程(89.66%),
硕士生:工业与系统工程(2名毕业生,50%),心理健康教育(77.78%),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80%),电子与通信工程(88.89%),国民经济动员学(88.89%),公共管理(89.47%)
博士生:能源与气候经济(2名毕业生,50%),计算机软件与理论(80%),理论物理(83.33%)
通过就业率可以看到,北京理工大学的就业率那是相当不错的,还有就是薪资水平,在国内也是一流的,北理工的学生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北京,就业是面向全国的。
关于北京理工大学2018届毕业生的就业,你有什么样的想法?欢迎在下方讨论区留言。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数据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