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校园鸟瞰©白羽 轴测图©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屋顶的立体游园©白羽 极限场地下的设计初衷本项目位于坪山区,为45班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现状南侧为城中村,设计场地容积率3.0,高于一般校园建筑的设计要求,能否通过设计手段在极限用地和高容积率条件下,缝合儿童的成长空间序列。校园作为适应的儿童成长的容器,或许最应该弥补的是——自然。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

© 白羽

“更可达,更友好的田园体系”是设计对自然的诠释。退台设计创造出流动感的屋面漫游田园以回应极限场地。校园在垂直维度的集约复合,通过“叠”与“园”的设计手段在局限的条件下为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田园空间,使孩子能够自由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感谢 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对gooood的分享

缘起

深圳教育需求的激增与土地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在校园建设密度不断提升的压力之下,深圳的中小学建筑早已展现向空中发展的趋势,并有局部突破 24米限高的情况。学生时期本是最需要感性和亲近自然的成长环境。校园建筑垂直化发展切断了儿童从校园到社区到自然的连续空间体验。校园建筑在密度导向下的应激转变变成了学生的成长囚笼。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3)

屋顶的立体游园©白羽

极限场地下的设计初衷

本项目位于坪山区,为45班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现状南侧为城中村,设计场地容积率3.0,高于一般校园建筑的设计要求,能否通过设计手段在极限用地和高容积率条件下,缝合儿童的成长空间序列。校园作为适应的儿童成长的容器,或许最应该弥补的是——自然。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4)

轴测图©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5)

校园鸟瞰©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6)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7)

围合的院落©白羽

设计愿景

“更可达,更友好的田园体系”是设计对自然的诠释。退台设计创造出流动感的屋面漫游田园以回应极限场地。校园在垂直维度的集约复合,通过“叠”与“园”的设计手段在局限的条件下为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田园空间,使孩子能够自由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8)

功能元素©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叠顶退台

学校设计聚焦在屋面空间的综合利用上。校园采用整体退台式形体操作应对场地高差,形成具有强烈形式感的梯田式屋顶空间。

“叠”,构建叠级退台顺应高差;场地整体南高北低,为此校园形体层层叠退,顺应地形缓和场地的不利条件;同时创造了更富趣味性的屋顶形式。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9)

层叠漂浮的形体©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0)

从运动场看向叠级教学楼©白羽

“园”,自然与空间的极致平衡;将趣味田园抬升至屋顶,利用“书山”“田园”般的屋面和坡道系统,构建校园屋顶活力空间体系。既是对场地紧张的策略性处理也是对用地原始地貌田园风光的尊重与回应。

在“书山”下向远方延伸的屋顶坡道©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1)

“田园”中的游廊©白羽

漫游田园

由趣味连续的坡道,梯田式平台,丰富多彩的绿化和特色功能的“木屋”等元素组成“叠顶田园空间”,串联了整个3-6层屋面和立面,屋面作为中小学活动空间既连续又相对独立,共同打造出舒适宜人的“田园绿洲”风光。屋顶“木屋”的教学空间更是充满童话色彩,开放的空间,可用做多种功能使用,比如合班教室,地理科学园地,各种兴趣活动等等。屋面部分景观被改造成学生劳作课的实践基地,寓教于乐,与丰富的种植系统共同形成良好的屋面绿化景观,为多样化的屋顶空间利用提供可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2)

屋面景观©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3)

“木屋”下的地理科学园©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4)

连接了楼层和屋面的坡道©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5)

屋面休息亭©白羽

多维校园

校园用地高度紧张,因此采用空间垂直集约化利用的解决策略。校园借助地势高差,在老坑路与丹坑路分别开设小学和中学入口,形成双首层架空长廊,学生的音乐、美术、舞蹈等活泼的专业教室布置其中,是校园文化的活力动脉,同时也为入口提供了宽敞的安全疏散及接送等候空间。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6)

立体活动空间利用©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7)

庭院鸟瞰©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8)

中心庭院廊桥©白羽

标准层教室采用双廊大进深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便捷宽裕的课间活动场所。学校动静分区明确。动区拥有3层复合的文体架空综合楼,包括体育馆,报告厅,风雨操场,综合运动馆,食堂等;静区包括教学区,中小学图书馆等。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19)

教室走廊©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0)

美术教室©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1)

图书馆©白羽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2)

体育馆©白羽

两层架空的长廊面向东侧、北侧的城市公园,将绿化引入学校,校园空间与城市公园形成视线上的良好互动,结合规则整洁的沿街立面,共同打造舒适、和谐的城市界面。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3)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4)

开放视野,引入东侧城市公园景观©白羽

结语

校园在场地与功能之间极致平衡,方能在极限条件下创造出舒适的田园空间。这正是我们所理解的校园:她不仅是教育的承载空间,更是学生童年的记忆乐园。

我们所坚持营造的正是高密度条件下对自然向往和最大限度的回归。密度导向下的校园-自然的空间序列重构正是东部湾区实验学校的目标 构建学生友好的成长空间。在城市的钢筋森林里,还给孩子一个田园般的成长之地。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5)

校园主入口黄昏街景©白羽

项目图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6)

负一层平面图©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7)

一层平面图©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8)

二层平面图©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29)

三层平面图©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30)

七层平面图©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31)

北立面©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32)

东立面©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33)

剖面©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项目名称:东部湾区实验学校

设计方: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公司网站:www.cmadgroup.com

联系邮箱:pr@cmadgroup.com

设计时间:2020.2

建成时间:2021.9

主持建筑师:邹修洪

主创建筑师:陈卓

技术负责人:陈国栋

设计团队:王宇、李涛、何玲、张亚文、赵亚青、陈国均、严建春、张鹏、卢红勇、刘宇、卜汪洋、刘文涛、李汉宁、姜昌武、杜建伟、李庆超、尚双双、杜建伟

项目地址:广东省深圳市

建筑面积:66 837㎡

摄影版权:白羽

合作方:

建设单位:坪山区建筑工务署

代建单位:深圳市坪山人才安居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深圳杰弗瑞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EPC装配式设计:深圳臻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坪山区教育局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34)

gooood景观设计

小号

gooood室内设计

小号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35)

校园小建筑空间规划,极限场地下的田园空间(3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