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兰州最年轻方丈:济南唯一一位方丈挺时髦曾是名大学生

兰州最年轻方丈:济南唯一一位方丈挺时髦曾是名大学生佛教有内寮和外寮 分别负责内务修行和对外接待 各有很多大众执事。住持升座为方丈后可以请执事。譬如 请某某法师做寺院的首座。此外 方丈是法脉的传承者 没有法脉升不了方丈。弘庵法师:住持是指主持一方寺院 相当于一个寺院的负责人 以前寺院住持当家 是没有举行过仪式的。方丈则是需要推举的 要经过寺院民众的一致推举 然后上报佛教协会。升为方丈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要十方来贺。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各地寺院的方丈及住持 大家一起前来祝福。他是一位41岁的僧人 他已升座成为兴国禅寺方丈——济南唯一一位方丈;他曾经是一位大学生 皈依佛门十几年后 他又带领弟子走进大学听课;他是三支佛教法脉的承接者 佛经研究之余 他上网、写博客、发微信……6月21日 济南县学街崇明寺。记者专访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弘庵大和尚。谈称谓寺院里方丈才能称“和尚”记者:6月15日 您升座为兴国禅寺方丈 也是济南唯一一位方丈。请简单介绍一下 什么是

兰州最年轻方丈:济南唯一一位方丈挺时髦曾是名大学生(1)

弘庵法师

受访人简介:弘庵法师 1973年生于辽宁。1998年于济南大灵岩寺礼上觉下映法师出家 现任山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济南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兴国禅寺方丈、崇明寺住持。

□记者雍坚施雪琼

实习生陈璐许芃

他是一位41岁的僧人 他已升座成为兴国禅寺方丈——济南唯一一位方丈;他曾经是一位大学生 皈依佛门十几年后 他又带领弟子走进大学听课;他是三支佛教法脉的承接者 佛经研究之余 他上网、写博客、发微信……6月21日 济南县学街崇明寺。记者专访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弘庵大和尚。

谈称谓寺院里方丈才能称“和尚”

记者:6月15日 您升座为兴国禅寺方丈 也是济南唯一一位方丈。请简单介绍一下 什么是“方丈” 与“住持”有何区别?升座当天 在介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时 用的是“大和尚” 这又是一种什么称谓?

弘庵法师:住持是指主持一方寺院 相当于一个寺院的负责人 以前寺院住持当家 是没有举行过仪式的。方丈则是需要推举的 要经过寺院民众的一致推举 然后上报佛教协会。升为方丈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要十方来贺。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各地寺院的方丈及住持 大家一起前来祝福。

佛教有内寮和外寮 分别负责内务修行和对外接待 各有很多大众执事。住持升座为方丈后可以请执事。譬如 请某某法师做寺院的首座。此外 方丈是法脉的传承者 没有法脉升不了方丈。

和尚在寺院里是一种很尊重的称呼 只有方丈才能称为“和尚”。但是民间管僧人都叫“和尚” 泛化了这个词意。在和尚前面加个“大”字 代表这个和尚是比较尊贵的。

记者:在升座仪式现场 前来祝贺的各地方丈、住持都穿着红袈裟 但印顺大和尚穿的却是紫袈裟。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

弘庵法师:袈裟 一般只有在重大场合才穿的。平时我们穿的叫“僧服”。紫色在佛教里面 彰显尊贵。印顺大和尚那个紫袈裟 在古代也存在过 一般都是帝王送给某一位国师或是法师的 很尊重他 才会用紫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缘 只要符合佛法 我们都会去赞叹随喜。

谈升座是改革开放后兴国禅寺首任方丈

记者:有报道称 您是“兴国禅寺建寺以来的首任方丈” 历史上 兴国禅寺没有产生过其他的方丈吗?

弘庵法师:确切地说 我是改革开放后兴国禅寺的首任方丈。兴国禅寺始建于隋代 历史上由于朝代更迭和战乱 相关文献、碑刻没有保存下来。这期间禅寺是否产生过方丈 尚不清楚。

记者:6月15日升座仪式过程中 突然下起了小雨。您在现场致词中 曾提到“天降法雨甘露”。请问什么是法雨甘露 它有什么寓意?

弘庵法师:在佛教里面 甘露是稀有难得的 法雨是代表一种法水 可去除烦恼 洗除尘垢。升座当天的小雨是非常吉祥的 雨下来之后大家可洗涤内心的尘燥 这也符合佛法的义理。那一天是比较清爽的 当感觉到雨水是不是下得很多的时候呢 雨停了 所以大家都比较欢喜。我们叫清凉界 清凉法水。

谈经历受父母影响喜佛 上大学后选择出家

记者:坊间传说 您是北大毕业之后出家的。在平常人看来 这种转变是非常大的。请谈谈您个人皈依佛门的心路历程?

弘庵法师:不是北大 我原来就读的是辽宁的一个地方大学。可能外人觉着你念了十几年书 考上大学却突然出家了 非常不可接受。但是我觉得人都有理想和信念 追求的方式不同。顺从这种信仰的追求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认为需要一种很大的勇气。现在社会开放度较大 大家能够互相尊重各自的生活方式 这种信仰理念方面的追求更加受到尊重。

父母特别是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 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点香供奉 我也跟着烧香磕头。上大学后 去寺院朝拜次数渐多 看的佛教方面书籍更多一点 思想也就逐渐成熟。佛教要出家有好多因缘 每个人有不同的因缘 前提是一定要有一个信仰做支撑 这个信仰会主导着他去求知。

记者:历史上 中国佛教有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禅宗中又分为五宗七派 现在还有这些派系区分吗?您个人信奉的是哪一宗派?

弘庵法师:大格局没有改变 有的宗派因为传承的问题出现衰落了。我自己接了三支法脉 禅宗的沩仰宗和临济宗、天台宗(2011年接上传下印长老沩仰宗法脉 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2013年接上星下云长老法脉 为临济宗第四十九代传人 佛光宗第二代传人;2013年接上照下元长老天台宗法脉 为天台宗第四十七代传人)。佛教本身内部各个法脉不是对立的 举例说 就像一只手有五根指头 归结到最后还是一只手 这就是佛法。不论是藏地、汉地还是南传佛教 根本教义是佛法 没有差别。

谈生活夏天早上四点多就起床

记者:普通人对出家人的生活还是比较陌生的 请介绍一下僧人每天的饮食起居?

弘庵法师:僧人起得早 夏天早上四点或者四点半 打板叫大家起床 然后撞钟、击鼓 这一过程大概半小时。然后排序去大雄宝殿上早课 这叫共修时间 大概一个小时。下课之后过堂去斋房吃早饭 饭后自己洗碗、刷牙漱口。

早饭过后 大家各自打扫殿堂、院落的卫生 之后分别前往在课堂、大雄宝殿等地值班。中午听到云板声 去斋堂排序吃午饭 吃饭也是一门功课 饭前要念供 不能出声 定量进食 不能浪费……下午根据天气不同 一般四点半之后做晚课 一个半小时结束。古时候讲究过午不食 即“斋戒”。随着社会发展 现在寺院的晚饭随意 可吃可不吃 一般简单吃点面条。晚饭叫做“药食”。意为把食物当做药物 不吃饭不调养身体容易得病。

谈弘法开微博微信传播佛法

记者:我注意到 网上有兴国禅寺的网页和博客 听说您还开了微博、微信。作为一名出家人 您对这些新兴事物怎么看待 它们会影响到您的修行吗?

弘庵法师:我自认为这些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因素 因为不同的人弘法方式也不同。既然现在的人更容易接受电子产品 而佛法自然也可以用网络、手机这新兴载体来传播。佛法是适合一切法的 一切法都适合佛法。为什么说佛法不是消极的?因为它是与时俱进的。

记者:近几年 星云大师、延参法师的著作在坊间很流行 您有没有这方面的著作 或者有没有这方面的出版计划?您平时还看佛经以外的书籍报刊吗?

弘庵法师:我出书会比较谨慎 因为我个人认为 我们古代的高僧大德 先贤志士出的书啊 都很多了。是否出书 也看个人的修为程度吧 我们首先要看书 提高自己内在的修为。

我平时看的绝大多数以佛教为主 有时候看看报纸 也看关于佛教研究的书籍。如作者在社会或者信众中有一定影响力 看他的书、观察他看问题的角度 有时对我们促进非常大。

谈进修带弟子到山大参加学习班

记者:听说您经常带着弟子去山大听课 都学些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弘庵法师:2002年 我自己在山大读了两年多哲学 师从陈坚教授 他是专门研究天台宗的。去年 我又联系陈坚教授 带着寺院里七个小师父参加了一个学习班。

我觉得现在很需要这样 我们往往出了家就不接触社会了 但其实社会和我们联系很紧密的 我自己是僧人也需要不断修学。现在整个社会文化理念都在提升 我们僧人也要跟着这样 所以我们也不断地去进修 没有外在条件 我们就自己创造条件 自己找机会 主动学习。

我们去山大听各种课 有哲学的 道家的 文物鉴赏的 佛法教理的。比方我们上文物鉴赏 就能知道古代在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 我们佛教的绘画、建筑、雕塑所受到的世界影响以及佛教向外的传播历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