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心理学院有几个校区:专访中山大学教授林江
中山大学心理学院有几个校区:专访中山大学教授林江现在惠州也很积极,通过开通“直通车”,市委书记、市长带头解决企业困难。这也证明惠州在积极回应企业的诉求和大湾区建设的需要。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加上深惠轨道交通建设,未来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惠州要借助深惠轨道交通的契机,很好地对接深圳和粤东。深惠合作或者说深惠融合、深惠一体化,对惠州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出路。如果惠州融入不进去,就可能被边缘化。林江:深圳与惠州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即使没有轨道交通,通过高速公路也可以联系很密切。回顾过去,深惠之间的一体化没有广佛乃至深莞之间这么顺利,其实最主要的并不是交通原因,而是有一些历史和现实因素。借助轨道交通把深惠通道建立起来以后,密切两地的联系,民间和企业将得益最大,可以推动民间交流加速。反过来,这也会加速两地政府之间对接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本身也要求政府之间加强对接,城市之间强化合作。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深惠之间的关系会有一些改变。深圳继续推动
伴随着我国进入都市圈时代,“城市CP”热潮涌动,同城化趋势方兴未艾。同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同城为深惠合作提供了坐标系。
近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专访时表示,轨道交通的连接有助于惠州与深圳加强对接合作,但一体化发展关键还要在于协同和融合,要打破行政隔阂,在规划上整体考虑。他还建议,惠州要重视深汕特别合作区带来的影响,做好两头的对接,加快深惠融合发展。
“如果惠州融入不进去,就可能被边缘化”
南方日报:近年来,深惠合作、深惠同城的话题备受关注。然而,一些人认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是深圳在绕开惠州。对此,您怎么看?
林江:深圳与惠州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即使没有轨道交通,通过高速公路也可以联系很密切。回顾过去,深惠之间的一体化没有广佛乃至深莞之间这么顺利,其实最主要的并不是交通原因,而是有一些历史和现实因素。
借助轨道交通把深惠通道建立起来以后,密切两地的联系,民间和企业将得益最大,可以推动民间交流加速。反过来,这也会加速两地政府之间对接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本身也要求政府之间加强对接,城市之间强化合作。
随着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深惠之间的关系会有一些改变。深圳继续推动深汕合作的话,等于跳过了惠州,直接和汕尾合作。对于惠州来说,如果不去正面回应深汕特别合作区,很有可能会失去深圳这样一个全国创新能力最强城市的辐射。
惠州要借助深惠轨道交通的契机,很好地对接深圳和粤东。深惠合作或者说深惠融合、深惠一体化,对惠州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出路。如果惠州融入不进去,就可能被边缘化。
现在惠州也很积极,通过开通“直通车”,市委书记、市长带头解决企业困难。这也证明惠州在积极回应企业的诉求和大湾区建设的需要。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加上深惠轨道交通建设,未来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借助轨道交通,通过深惠一体化以及惠州的“二传手”作用,可以加速深圳与粤东的融合发展,有可能形成深圳-惠州-潮汕经济走廊,接受深圳作为创新中心的辐射。这样惠州在其中就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深惠融合发展需要打破行政隔阂
南方日报:广佛同城走过10年,能给深惠合作带来什么启示?
林江:广佛同城的建设,地铁提供了一个契机。广州、佛山虽然都是单独的行政区,但通过地铁的紧密连接,变成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区域,包括产业规划、土地规划都打通,变成一个整体来考虑,把对方视为自己的经济腹地。这种格局对深惠合作是有借鉴意义的。
深圳最大的问题是土地空间有限,没有足够的腹地。如果深惠做好对接,惠州就是深圳最大的经济腹地。就惠州的发展来说,主要还是缺少经济中心的辐射,惠州本身经济不算发达,现代服务业也比较滞后。
深惠的关系与广佛比较类似。广州是省会城市,深圳是经济特区,人才、技术、金融等资源都较为集聚,而佛山、惠州都是制造业中心。广佛同城迈出重要步伐,取得一定的成效,不过有些合作仍停留在规划或框架协议上。深惠融合发展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过去10年,广佛同城是以交通先行,从基础设施对接着手,包括地铁等建设。同城化发展就是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在产业布局上考虑到对方的需要,互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当然,融合并不代表两个行政区域的合并,也不一定强求在短期内就完成融合,而是要分阶段来实施。在第一阶段,就是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方,两地政府之间要多坐下来沟通协商,在产业规划布局上考虑对方的需要、进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而不是像过去“你做你的,我做我的”。多协商和互相支持,这也是合作的当务之急。
有了彼此之间的协同,产业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去谈融合发展就水到渠成。特别是在大湾区背景下,区域合作可以打破过去的一些行政隔阂。这也是大湾区可以做的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
“服务好深圳,惠州有很多发展机会”
南方日报:这些年,很多人拿深莞合作与深惠合作进行对比。对于深惠合作,您有什么建议?
林江:深莞之间的合作也以产业为主,华为终端业务搬到松山湖,让外界感觉到深圳和东莞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一个大型项目或有影响力的企业在两个城市之间往来,会引发技术、人才在两个城市之间的流动,也会给两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带来契机。
在推进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依托大平台、大项目,政府顺势而为推动合作,是最容易见效的。共建大平台、大项目,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样政府层面的合作交流也会更加有针对性。深惠未来的合作发展也需要创造这样的契机。
深莞合作、深汕合作都迈出了一步,深惠也需要有所动作。当然,深莞、深汕、深惠,不同城市之间可以采取不同的合作策略。对惠州来说,只要服务好深圳,做好深圳的腹地,其实也有很多发展机会。
惠州需要引进资源,如可以借助深圳的资源和辐射,补齐现代服务业的短板。不过,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也不能完全靠拿来主义,不能完全靠深圳。惠州需要自己应对挑战,建立自己的现代产业体系。
除了对接深圳,惠州也可以对接广州。惠州位于广州、深圳之间,也是优势,可以左右逢源,也可一定程度上摊薄对深圳创新资源的依赖程度。这可能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然。
【记者】周欢
【摄影】王昌辉
【作者】 周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