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特级教师肖金花
全国小学特级教师课堂教学,特级教师肖金花真正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呢?因为有了这两个负责,我不敢敷衍,不敢懈怠,做什么事情都兢兢业业。当一些老师在抱怨现状的不如意时,当一些老师在按部就班、得过且过时,当一些老师在静候素质教育、教育公平和民主等的到来时,我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一步步,实实在在走来。27年来我一直坚持做个普通教师,因为我喜欢纯粹安静的教育教研,我能对我的课堂、我的学生负责,但没法兼顾太多的责任。责任感成为我的一种教育态度、一种生活习惯,成就了优秀的我,也让我从全身心投入中找到快乐。基于此,我带班的理念是:班主任不单是带着一个班的学生向上向善,知行合一的身心成长,也应该引领着家长的认知成长,更要追求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成长。优秀德育不能被降格为技术,而应是源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善,每个生命都是自由、完整而独特的个体。这种思想让我在教学
肖金花,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优秀主持人,广东省优秀中学地理教师,东莞市名师工作室优秀主持人和学科带头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培训特聘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地理学科实践导师。长期从事中学地理的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11项,主编和参编多本教材和教辅用书,出版专著《小活动 大智慧》。
回顾我的人生历程,一直感觉自己不是个善言、自信、有志向的人,但我有活在当下的心态,无论环境如何,热诚坦然,不忘初心,积极面对,于是有了一步一莲花,一花一世界的妙然,一步步,从最初的“普通传授型教师”到“经验技能型教师”成长为“教育科研型教师”,竟有风行水上般的流畅。反思27年的教育教学,我坚持在做有意义、有态度、有思维、有意思、有创新的教育。
一、做有意义的教育,促成生命自由、完整、独特的发展这里的生命不单是学生,也包括教师、家长等每个生命个体。在我担任班主任和教研组长时,常感受到有些家长和教师比学生难教,学生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学习,虽然知行未必合一,但是很多家长甚至教师受各种因素影响,常认为自己已经跨过求学阶段,囿于一隅,活在舒适区里,不思进取。
其实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在“双减”政策下,如果没有家长的成长,减负只会是一句空话,教师、家长,甚至每个生命体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育力量的源泉在共同成长,而成长的原动力就是终身学习。
基于此,我带班的理念是:班主任不单是带着一个班的学生向上向善,知行合一的身心成长,也应该引领着家长的认知成长,更要追求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精神境界的成长。优秀德育不能被降格为技术,而应是源于教师的自我认同和自身完善,每个生命都是自由、完整而独特的个体。这种思想让我在教学中常抱赤诚之心和平常之心,宽厚待人,静待花开。
二、做有态度的教育,对学生成绩负责,更对学生成长负责作为教师,没有成绩,对不起学校和家长,如果只有成绩,对不起孩子的未来。我一向认为:学生的成长比成绩重要。所以我在教学方面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教学策略、研磨试题和应考技巧,教学成绩保持了优秀常态化,教出了一届届成绩优秀的学生。
但更让我自豪的是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一直坚持把学生的德行养成作为教育教学的落脚点,牢牢把握地理学科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中的价值和功能,抓住人地协调这条主线,让地理课堂有故事、有思想、有回味,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生活,认同观点、升华情感,热爱生活,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少年奠定良好基础。
因为有了这两个负责,我不敢敷衍,不敢懈怠,做什么事情都兢兢业业。当一些老师在抱怨现状的不如意时,当一些老师在按部就班、得过且过时,当一些老师在静候素质教育、教育公平和民主等的到来时,我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一步步,实实在在走来。27年来我一直坚持做个普通教师,因为我喜欢纯粹安静的教育教研,我能对我的课堂、我的学生负责,但没法兼顾太多的责任。责任感成为我的一种教育态度、一种生活习惯,成就了优秀的我,也让我从全身心投入中找到快乐。
三、做有思维的教育,以问导思、以思促学真正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的教育才是真教育。怎样才能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呢?
本人主持过《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地理教师引导力与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初中地理活动式教学》等课题研究,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研究中,我发现任何教学策略都以问题的设计为关键。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并不断练习反思 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课堂风生水起,充满思维活力。
在长期与学生交往中,我觉得教学中最大的困难是学生缺少学习动力,认为地理无趣、无味、无用。我认为传统的“离身式”的教学观难辞其咎,它摒弃师生间的个人实践、体验、经验的互动,让教学成为复制、再现、灌输、讲授。没有学生经验与文本的对话,仅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教学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思维是死的。我曾对各种提问方式做过调查,发现立足学生已有经验的,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地理是认识人类地球家园的一门基础课程,包罗万象,这为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提供了素材。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搭建起沟通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之间的桥梁,拉近课程与学生、理论与实际的距离,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获得超越生活本身的理性思考。
基于此认识,我逐渐形成了“朴实严谨,开合有度”的教学风格,立足生活,自然建构,不拘泥于教材,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或事件等作问题情境,巧设悬念,变换角度,链式追问,层层剖析,娓娓道来,把知识教育变为视野教育,使地理课堂变得有趣、有味、有用。
四、做有意思的教育,以动践行,以行育德有意义的事情学生未必爱做,但有意思的事情大家都爱做。地理教学绝不是要向学生灌输一大堆地理现象、地理原理,把学生的脑袋变成知识的储存器。要是那样,就太没意思了,教学应该是把希望之光照射进学生的身心,点燃他们心中的火把,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培养人地协调和关心世界的态度,增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社会担当,教学应该让生活更美好、更精彩。
蒙台梭利说过:“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地理实践活动有意义,也有意思。我从2006年竞聘上学校(历)史地(理)科组长后,针对当时教师枯燥单一的讲授,学生课外活动少,学科特色不明显等现状,创建了“史地活动周”,每年根据学生需求、时事热点和教育改革等确定主题,以之为抓手,带领教师积极挖掘校内课程资源,开展如绘制地图、模拟实验、教具制作、气象观测和专题讲座等地理社团活动;积极开发校外资源,包括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社区、主题公园、工厂等社会资源,还有阳光雨露、河流山川、地质地貌、天文气象、生物矿产等自然资源。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以鲜活的知识和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激活大脑思维,激活身体感受。
“史地活动周” 开展至今已经16届,成为科组品牌,在省市内影响广泛。在长期的活动中,我收获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作品和丰富的指导经验,以其为素材,2019年5月我出版了《小活动 大智慧——初中地理活动课程》,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既详细展示了师生的真实活动情况,又提炼出系统的、科普的、可操作的活动课程,受到专家和师生们的一致好评。人教社教材编审丁尧清老师写到:“这系列活动是地理核心素养的载体和集成,是具身实践和演绎个性表达的情境,是透视创意思考的窗户”,江西师大地理与环境学院钟业喜院长写到:“本书通过大量的‘做中学’探究案例,倒逼教师钻研教学,推动教师‘教中学’,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等等。
五、做有创新的教育,以学定教,教学相长大部分的教师会止步于“经验技能型教师”阶段,这是工作状态很舒适,教学效果很不错,要想突破又很难的阶段。在2010年前我达到此阶段,在这段高原期徘徊挺久。我很幸运,一个契机来了,2012年我被评选为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肩负起培养青年教师和引领教育教学等新重任。我要组建团队,我要响应课改,我要对得起每个加入我工作室的成员、学员们。开始我是被裹挟着学习、创新、进步,到后来则是真正享受学习和研究,渡人和渡己的快乐。
针对大家普遍认为的初中学“地”高中探“理”;针对许多教师会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讲解得详尽透彻,会不断地重复和强化练习,却没有花时间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兴趣点和迷惑点;针对传统地理教学重学科轻学生,重传授轻体验、重书本轻生活,地理知识存在于学生想象中,学习碎片化和表面化等等现象,我回归到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主持开展了“概念教学”的系列研究。
我带领团队,调查和梳理了学生的迷思概念400余个,从逻辑推理角度和实践活动角度探索了概念教学的策略。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还策划和制作了151个“迷思兔”微课,在头条号、“肖金花教师工作室公众号”等地推送,这些微课紧扣学生困惑,紧扣时事热点,讲知识拓展,讲方法迁移,讲地理运用,解学生困惑,以学定教。“迷思兔”微课是视野教育,它开阔的不单是学生的视野,也有教师的视野和格局。
27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印证了:只有坚实地走过才会脚步留香,只有踏实地承担才会收获丰硕,用心做真教育,才有一步一世界的粲然。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色彩斑斓,教育因为有了理想而更有目标、更有理性,为了理想的教育,为了教育的理想,我会一直在前行路上。
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