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心得:语文课可以这样的美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心得:语文课可以这样的美在评课环节,有个特别注重细节的老师提到,在刘娇老师的课堂上,她总会习惯性地询问孩子们:“我讲清楚了吗?”而不是生硬地反问学生“你听明白了吗?”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足见老师对孩子的尊重。来自融合课程小学部的刘娇老师,为语文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开了个好头。她的课题是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海底世界》。她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快速的参与到课堂,然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课文结构,导入说明方法。接着,刘老师提取了“说明方法”这个概念,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使用说明方法叙述四种海洋动物的活动方法。以海龟为例,刘老师先呈现给学生一张海龟的动物名片,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要求同学们将这样非连续的文本整合成一段话。完成后,刘老师引导学生试着运用2种以上的说明方法修改这段话。修改之后,刘老师请同学们反思修改前后的变化,通过“使用”说明方法和“不使用”说明方法的对比形成了“说明方法使说明文更生动、形象、具

6月2日,句容碧桂园学校启动本学期青年教师研讨课活动。本次活动既是句容碧桂园学校学年系列教学活动暨“让学习真正发生,关注学生体验与创作的高效课堂”研讨课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学校为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基本功和贯彻IB项目教学理念而搭建的宏大舞台。

在为期两周的研讨课活动中,中文、数学、超学科与跨学科、英语、人文、科学、艺术、体育八大学科将给全校师生带来18节各具特色的高效课堂。让我们随着这18节课,感受句容碧桂园学校青年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风采,体味学习如何在教学中真正的发生!

——句容碧桂园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李松主任

语文课可以这样的美

句容碧桂园学校青年教师研讨课之语文系列

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谈到诗时曾有过这样的信念:诗的使命就是要在芸芸众生中创造出惊讶、赞赏、狂热、奥秘以及生命真精彩的感觉。套用他对诗歌信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的使命就是要在莘莘学子中创造出惊讶、赞赏、狂喜、奥秘和对学习真精彩的感觉。

在《教学勇气》一书中,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奇才——帕克.帕尔默先生坦言:我教过成千上万的学生,参加过很多教学研讨会,观摩过其它老师的教学,阅读了不少教学著作,反思自己的经验,也积累了一大堆实实在在的方法。但每逢走进一个新的班级,仿佛一切又都要重新开始。我遇到的问题,其他所有老师也常遇到,都熟悉。但这些问题仍然使我惊慌,而我对这些问题的反应,尽管随着岁月的磨炼,表面上圆滑老练了,但实际上仍感觉力不从心,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一样摸索着。

概念驱动下的PYP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心得:语文课可以这样的美(1)

来自融合课程小学部的刘娇老师,为语文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开了个好头。她的课题是三年级部编版语文教材上的课文《海底世界》。她用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快速的参与到课堂,然后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课文结构,导入说明方法。接着,刘老师提取了“说明方法”这个概念,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使用说明方法叙述四种海洋动物的活动方法。以海龟为例,刘老师先呈现给学生一张海龟的动物名片,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要求同学们将这样非连续的文本整合成一段话。完成后,刘老师引导学生试着运用2种以上的说明方法修改这段话。修改之后,刘老师请同学们反思修改前后的变化,通过“使用”说明方法和“不使用”说明方法的对比形成了“说明方法使说明文更生动、形象、具体”的概念性理解。

在评课环节,有个特别注重细节的老师提到,在刘娇老师的课堂上,她总会习惯性地询问孩子们:“我讲清楚了吗?”而不是生硬地反问学生“你听明白了吗?”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足见老师对孩子的尊重。

课纲指导下的国内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心得:语文课可以这样的美(2)

来自国内课程小学部的管莹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同样是《海底世界》的教学设计。但不同于刘娇老师的概念驱动,她的课堂特别的干练,能够基于教材的学习目标、单元整体的学习目标、乃至整个语文教材的目标设定本次青年教师公开课的具体目标。

在她的课堂上,传统语文教学对朗读的重视,通过范读、朗读的形式得到充分体现。她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重点语句,而且对于课文的重点段落有着深入细致的解读和点拨。

除此之外,最为人眼前一亮的是,她巧妙地在课堂设计中加入了“反转”的情节。当孩子们沉浸在美妙神奇的海底世界时,管莹老师借助一段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当代世界海洋污染问题,并自然地带出一个小组合作任务:为保护海洋环境设计一条标语。

全球视野下的MYP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心得:语文课可以这样的美(3)

来自融合课程初中部的聂丝老师,紧随其后,甫一出场,就引起全场的轰动,令偌大的凤凰歌剧院平添了几分热情和活力。聂老师选择的是具有极高挑战性的文言文教学,不仅如此,她所做的尝试乃是要通过重大概念、相関概念、以及全球背景等重要的课程融合元素,积极地将古老的文言文学习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展开教学。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聂老师充分利用ICT技术,将寻常的检查学生古汉语知识的环节发挥得酣畅淋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紧接着,她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一边为学生们做了其中关键一步的示范,为学生全面理解《马说》这篇文言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评论者谈到,人才的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在韩愈生活的时代,人们需要面对才华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放在今天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独当一面的卓尔不群的人才,还是能够通力合作的复合型人才,这些思考都作为本课的拓展环节,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实情境下Pre-U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心得:语文课可以这样的美(4)

最后一位参加青年教师公开课的老师是来自融合课程高中部的邵雯老师。她回忆今天的课堂,一语道出自己对于课堂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信念与思考。她对真实课堂、真实情境的追求,刷新了我们对于公开课的认知。而她对于作文教学就是思维教学的把握,令这堂片段写作充满了实验性和可供探讨的丰富空间。

十年级的学生,对于世界、对于语文的理解自然有他独特的视角和立场,在平时的课堂上,邵老师常常遭遇学生“老师,我觉得你说的不对”这样的回应。面对这样的情境,邵老师从来不会觉得是对自己教师身份的挑战,相反,她会把这样的时机变为促使教与学双方,围绕着某个观点,进行实质性交流的契机。

中国文化往往过分倚重个体的内省,推崇所谓的顿悟和心领神会,表现在写作训练上,就强调一个人要闷着头想、闷着头练,缺少那种因讨论而知新、因交流而知新的互动和碰撞的文化体验。反观邵老师的作文课,处处可见学生在写作前、写作中、写作后的对话与讨论。邵老师说,在她平时的作文课堂上,她甚至会为了让学生能够写议论性文字时,先在班上举办一次辩论会,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充分地体会不同观点之间的张力和不足,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

总 结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心得:语文课可以这样的美(5)

四堂课听下来,让我们对精彩的语文课堂有了更新的认识。《教学七律》的作者约翰.格里高利,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古典人文教育的倡导者。他认为,真正的教师往往是一名饱学之士,他怀着被真理所启示的异象,带着被真理和异象所激发的灵感和热情,渴望分享所教内容。真正的学生则注意力集中,对所学的未知领域充满兴趣,渴望进入并且拥有这片应许之地。

相信所有参与本次公开课的老师们都能体会到我们的老师身上丰富的学养和学生身上自发的表现出的对于未知学习领域的渴望。

当然,作为一群年轻的教育者们,我们的专业之路才刚刚起步,杨校在最后的点评中,劝我们年轻老师们要能够以真正研究的心态去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要能够深入思考,要能够充分地注意学生资源。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可以提供一片空间,能够让求知的双方面向真理,以负责任的姿态从事探究和践行。这必然反对那种老老师以太多的灌输、太多的知识填塞的模式,杨校反复地叮嘱老师们要敏感于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并且牢记你一切的教学行为,一切教学手段的投入,永远都要以服务学生、服务于你的教学目标为依归。我曾被《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个案例深深震撼:一位有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上了精彩的一课,观摩教师都听得入了迷。课后,当被问及如何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科组教研助力学习真正发生

小学语文教师校本研修学习心得:语文课可以这样的美(6)

青年教师公开课上年轻教师们亮点纷呈的表现,只是学校大力推动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理念提升和教学效果迁跃式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甚至可以说,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走出舒适区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学校的教学改革在杨校长的“以学生中心,让学习真正发生”理念引领之下,成立了打通各学段的大学科组,以大学科组的教研活动保障和助力教师的职业发展,保障学生的收获与成长。

以中文学科组为例,大学科组的常态的教研活动首先致力于提升和更新全校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为此,学科组以专题讲座、微格教学比赛、教学片段分享等各种形式,分享我们认为的最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让学习真正的发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教师授课的客体。结合布鲁姆的理论,在认知领域,学习的发生,不仅需要新知识的记忆,更是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舍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天然的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本有的创造力为基础,开始自己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合作者。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有教育专家指出:“天才是呵护出来的,而不是教育出来的。”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要做的事业,是让他们内心天才的种子发芽、成长,长成他本来的样子,而不是用教师的权威的声音淹没他们对世界的好奇。

为了给每个潜在的天才以表现的舞台,学科组还在全校范围推行“整本书阅读”和“创意写作”的计划。以阅读推动写作,以创造性的写作呈现和带动中文学习与学生发展。这学期以来,融合小学的班级共创科幻题材写作,诗歌创作给我们极大的惊喜,孩子们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也更坚定了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的教学改革的信心。

句容碧桂园学校中文大学科组:

中文大学科组以大学预科蔡伟保老师为组长,以王甫建老师、夏康平老师、朱承林老师和白璐老师等各部门和学段的中文组长为组员。并专门聘请了原广东碧桂园学校教科所所长赵才甫老师为顾问。中文大学科组思维活跃、团结协作,一直在为建构和完善句容碧桂园学校理念先进、体系完善、特色鲜明的中文教学体系而努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