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一个医生复诊患抑郁症的孩子,医生表扬说"这孩子真用功"。前段时间书单君刷到过一条微博,内容非常扎心:但让我感觉更悲哀的是,即使这个父亲看到了遗书,恐怕也不会理解女儿的痛苦。他根本想象不到,言语暴力的杀伤力,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语言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1)

"我爸爸太凶了,要是没死成,怕是又要骂我了吧。"

一个济南女大学生,在空间留下最后一篇说说后,选择了自杀。

这件事直接上了知乎热榜第一,获得了1.2W 关注。

看完女孩的留言,书单君震惊于身为人父,竟会如此伤害自己的孩子。

但让我感觉更悲哀的是,即使这个父亲看到了遗书,恐怕也不会理解女儿的痛苦。

他根本想象不到,言语暴力的杀伤力,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2)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3)

语言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前段时间书单君刷到过一条微博,内容非常扎心:

一个医生复诊患抑郁症的孩子,医生表扬说"这孩子真用功"。

结果妈妈直接回了一句"用功,假用功。"

医生非常无奈,感觉前功尽弃。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4)

书单君把这条微博分享给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很多人都说:"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有这样一类父母,他们一面似乎爱着孩子,另一面却好像跟子女有深仇大恨一般,会直接、公开地用恶毒的语言贬损你,伤害你。让你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对,根本就不配被好好对待。

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把它称作"言语虐待"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5)

在福沃德博士看来,言语虐待比身体虐待造成的伤害更长久。

很多人跟父母聊起当年受到的言语伤害时,父母会一脸无辜:我哪有说过这些话?你肯定记错了!

更有甚者,还会"反咬一口",让你伤上加伤。

书单君有个朋友,在某互联网大厂当高管,996是常态。好不容易回趟家,跟父母提起小时候被骂"猪脑子,考这个分数怎么不去死"的事。

得到的只是一句:"怎么可能?"

还有愤怒和指责:"对你好你不记得,骂两句记那么多年?"

这一刻,那个年近40的男人顿时僵在原地,动弹不得。

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语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积极的。孩子一天会得到400多条的负面评论,而正面评论却只有30条。

有的人,一生下来,好像就欠了父母。

"这是我家,你只是借住。"

"我养你不如养条狗,狗还知道朝喂它的人摇头摆尾呢。"

"你吓唬谁呢,有种就去死啊!"

"你是不是逼死我才甘心?"

更有甚者,会像这个济南女孩,被至亲之人,用最最恶毒的话语辱骂和诅咒。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6)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7)

明明孩子已经被压抑得无法呼吸,父母却跟没事人一样。

"我们当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怎么就你难伺候?"大人以为划了个小口子,拿水冲冲,第二天就愈合得看不见了。

可是错了。

它成了一个隐秘的伤口,时间越长,溃烂越深。

作家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对张爱玲说的最多的,是"都是为了你。"

"这周没去喝咖啡,都是为了你。"

"这个月没添新衣服,都是为了你。"

这种直白到阴冷刺骨的"人性",也成为张爱玲文字最大的特点。

至死,她都在跟母亲爱恨纠缠。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8)

言语虐待,会对大脑直接造成伤害

有人或许会觉得,父母说你两声,骂你两句怎么了?又不是什么大事。

这种观点,其实大大低估了言语虐待对人的伤害——

言语虐待不是一碰就破的泡沫,而是一把扎进心里的尖刀。

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提到过一个案例:

48岁的牙医菲尔,因为神经过敏来看心理医生。这个高大帅气的男人,总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自己。

"夜里我躺着不睡,想白天大家都对我说了些什么……我在什么事情中都想找到恶意。"

随着治疗的展开,福沃德博士发现,菲尔从小就受到爸爸的侮辱和捉弄。

当菲尔问:"爸爸,为什么你总要糟践我?"

爸爸就说:"我不过是在开玩笑。这你也不看不出来?"

的确,开个玩笑而已,怎么能上纲上线为"虐待"呢?

可是,孩子的大脑发育,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

正如福沃德博士所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猪脑子"、"我们不要你了"、"你是垃圾桶里捡来的"等"玩笑",带给孩子的是恐惧和屈辱。

"你怎么连个玩笑都开不起",又把他们推向走投无路的窘境。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9)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言语虐待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海马回(管理情绪)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

言语虐待给孩子带来的巨大压力,还会缓慢但永久地改变杏仁核,让杏仁核变得很大。

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部分,而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要到25岁才发育完全。

处于长期的压力情景下,杏仁核越来越敏感,慢慢的,哪怕一点点压力,就能触发。

最严重的,甚至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仍然处于应激状态。

言语虐待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宛如一枚"思想钢印",深深的打在当事人脑海中。又像一个巨大的包袱,不断拖我们的后腿,与此同时,其它人早已轻装前行。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10)

伤害,还不仅如此。更可怕的是,言语虐待的"毒素",还可能代代相传。

相关话题下的每一条留言,都像是一篇墓志铭:

"当我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和神态跟我妈一模一样的时候,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来。"

"我一辈子都在逃离他们对我的影响。改掉他们在我小时候给我的言传身教。我很少回家,对婚姻也没什么憧憬。"

心理学家发现:年轻时期受过言语虐待的人,大约30%会转而羞辱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就像郑爽被母亲当工具人利用,于是她也像对待工具一样,抛弃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孩子。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11)

远离言语虐待的伤害,从这一步开始

面对言语虐待的伤害,很多人会用沉溺和隔离的方式,与痛苦对抗。

所谓沉溺,就是沉浸父母对自己的伤害里,言必称原生家庭;

而隔离,就是假装父母对自己的伤害根本不存在,什么都不想。

而当创伤实在大到承受不住,就会有人像这个济南女孩一样,选择一死了之。

那么,除了学校和社会加强关注,提供更多心理支援和帮助外,我们还能做点什么呢?

书单君觉得,首先是从沉溺和隔离的视角里跳出来,更全面地看待问题。

假装问题不存在,只会让伤口不断恶化;

而一味将错误归咎于原生家庭,跟把所有责任都甩给我们的"巨婴父母"有什么区别?

正如苏珊·福沃德所说:

"将责任归于父母,并不是让你将自损行为的责任全部一脚踢开,也不是鼓励你抱怨'全是他们的错'。将童年的自己身上的责任免除,并不意味着同时免除了成年的自己的全部责任。"

日剧《垫底辣妹》里,女主角的妈妈,简直是所有人"梦中情妈"的模样。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12)

<不管周围人怎么说,就算与全世界为敌,我一定会在她的旁边。>

无条件的爱意,支撑着女主角一路逆袭。

妈妈说:"我是被妈妈责骂,觉得自己是无能的人,很多可能性都被限制着活过来的。"

但她没有变成和她妈妈一样的妈妈。

怎么做到的?电影里没有讲。

书单君读了《中毒的父母》这本书, 总结出了 3 个方法。这 3 个方法的有效性, 被很多朋友亲身验证过。或许,你也可以试试。

首先,安全地宣泄情绪。

来福沃德博士这里做咨询的菲尔,在回忆童年时,感到很屈辱,因为他连爸爸的玩笑都听不出来。

但慢慢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开始倾诉对父亲的愤怒:

" 我讨厌他。当时我只不过是个孩子,他用不着这样捉弄我。到现在他还开玩笑损我,他从来不放过这样的机会。一不留神,我就受到他的捉弄,然后他马上打住不说,像个好人一样。我恨他这种做法!"

靠谱的心理咨询师,理解你的朋友,或者网上的树洞,都可以成为一个宣泄情绪的安全出口。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13)

把陈年化脓的伤口,暴露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是伤口愈合的第一步。

然后,不必急着原谅。

一位读者给书单君留言:"当初不止一次想过自杀,妈妈的阴阳怪气、讽刺偏心一度难熬。高考后几个月和她大吵一架去学了心理学,她变得小心翼翼,我们的关系也好了很多。都会好起来的吧。"

单方面的原谅不叫原谅,而是"算了"。只有胜利地"重新开始生活",才有资格说原谅。

第三, 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

作为一个成年人,当我们比原先更有力量、更有自由的时候,再回望我们的父母,我们也许会发现:

大多数的父母没那么完美,但是也没那么罪恶;他们深深伤害过我们,也笨拙的爱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生舞台的扩大,曾经人生中那么重要的角色,已变成配角,在视野中慢慢变淡。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14)

<书单君后台看到的留言>

所有的一切,都是前尘往事。而我,要真正开始属于我的人生。

只是,二三十年的惯性, 没有那么容易改变。重建亲子关系,需要一些耐心和时间。

我们可以向父母发出"坚定而不含敌意" 的邀请。如果他们当看不见,那么我们就保持距离就好了,不指望他们一定会变。

因为,他们已经老了,而我作为更有力量的那个人,他们不变,我可以变啊。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

" 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从子女变成父母。

正如福沃德博士说:

"当你从内疚、自我仇视和愤怒的家庭遗毒中解脱出来的时候,你也就解救了自己的子女。

当你终止了旧有的家庭模式并打破循环时,也为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以及以后的子子孙孙送上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你是在塑造未来。"

愿你活在光明里,拥有真正自由的人生。

济南女大学生自杀:济南女大学生自杀(15)

主笔 | 青橙 编辑 | 燕妮

图源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