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未来的发展:时代的最后一道墙正在倒下
时代未来的发展:时代的最后一道墙正在倒下过去,受限于拍摄、传播和后期成本,许多优秀的创意都死在了肚子里。一个属于个人视频的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分钟的世界中心。看了这些数字,能直观地感受到视频内容需求的火爆,但很多人不能第一时间意识到在这背后同样是视频生产者规模的扩大。曾经只属于专业人士的视频内容创作领域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大众行业。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视频短剧,视频创作再也不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不需要投资人,不需要复杂的流程,拿起手机就可以开搞。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385篇原创
1
视频内容已经成了自媒体的主流。
10月12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率先发布了《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报告中称,短视频已经成为目前仅次于即时通讯软件的第二大网络应用,到今年6月为止,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18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10分钟。
看了这些数字,能直观地感受到视频内容需求的火爆,但很多人不能第一时间意识到在这背后同样是视频生产者规模的扩大。
曾经只属于专业人士的视频内容创作领域已经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大众行业。
每一个普通人都有机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视频短剧,视频创作再也不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不需要投资人,不需要复杂的流程,拿起手机就可以开搞。
一个属于个人视频的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分钟的世界中心。
过去,受限于拍摄、传播和后期成本,许多优秀的创意都死在了肚子里。
每个人都会有几秒钟的奇思妙想,大部分人在有了点子之后都会兴奋地不能自已,但只需要几分钟,他就会陷入一连串的灵魂拷问:
你有人吗?你有钱吗?你有时间吗?你会剪辑吗?要把脑子里的点子弄出来需要准备多少道具?找什么场景?拍多长时间的素材?素材不够用怎么办?
嗯,想想这个点子也不是那么有趣了。
一台普通的相机就要5000多块,用来录像还会加速快门的损耗,如果加上镜头,成本更是要上万。
就算肯下血本,买来要学习拍摄又是耗时耗力的工程,练手少了,拍出来的素材不能用又很难补拍。
好不容易拍出来,拍出来的素材要后期处理还要把视频文件转到电脑上,还得专门买软件,学习后期技术,用头发去熬夜肝。
等到终于出了成片,如何让别人看到又是个大问题。
但在现在,这些限制视频创作的要素一个一个被抹平了。
手机上的摄像头已经成了人手标配,甚至出现了“手机三脚架”这个放在十年前会被人疯狂嘲笑的神奇发明,让拍摄设备再也不能成为门槛。
4G网带来的高速上传下载推动了视频的传播,再也见不到公园里偷偷摸摸问你“大哥要片不”的神秘人。
最后能限制视频产量的,就只剩下后期上的困难。
2
目前视频后期的主流平台依然还在PC端,依赖AE、VEGAS、premiere、EDIUS、达芬奇、会声会影这些传统的后期处理软件,要是视频前面出现了大大的“爱剪辑”三个字,不知为什么评论都会变得暧昧起来。
懂的都懂,不懂的我也没法跟你解释.jpg。
这些软件有的要收费,有的学习成本过高,后期的过程繁琐又磨人,成为了视频内容创作上的一道门槛。
对这道门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短视频用户的普遍应对方法就是干脆放弃学习,绕过后期环节,搞原生态小视频。
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视频的产量,但是却降低了视频的质量,让很多有趣的创意发挥不出来。
之前短视频整体处于上升期,内容量的庞大掩盖了制作上的问题。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画风不一样的家伙突然杀出来,改变了整个视频内容行业的格局,那就是B站。
B站崛起是一件出乎许多人意外的事。
在短视频如日中天的时候,视频内容领域被分成依靠专业制作取胜的传统视频平台和依靠数量和创意取胜的短视频平台两个世界,双方看起来彼此对立,很难融为一体。
B站却用一些经过简单后期处理的“长视频”占据了中间生态位,在这个格局中迅速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不管是对传统视频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来说,这一个处于中间地带的市场都是充满诱惑的战略要地。
而要进入这块领地最重要的就是之前被大家无视的那个点:后期。
B站最大的财富,就是那批有一定视频制作能力的up主,他们天然就迈过了后期制作的门槛,让B站能够在大格局已经成型的情况下高速成长,成功建立起自己的视频生态。
这些能够熟练掌握剪辑软件,对视频内容进行自由组合发散的创作者,改变了大众对后期重要性的认知。
紧接着,各大巨头就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剪辑软件,剪辑软件行业进入群雄争霸的时代。
3
去年7月,快手推出剪辑工具“快影”,功能虽然基础,但已经极大的降低了视频后期的处理门槛,先声夺人,迅速抢占了市场。
一个月后,抖音推出了“剪映”,对标“快影”,同样进入视频剪辑领域。
今年4月,传统视频领域的爱奇艺也杀入了视频剪辑的市场,上线了自己的剪辑软件“随刻创作”。
今年9月,腾讯也上线“秒简”,给自己的视频生态补上了一块拼图。
一时之间,原本门庭冷落的剪辑软件领域迅速达到了白热化,群雄并起,各路豪门刀枪出鞘,子弹上膛。
这些平台相继进入视频剪辑领域,核心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视频后期处理的门槛,培养更多有剪辑思维的人,拉高自己平台上视频的质量,切入长视频领域。
而B站不可能毫无反应。
今年7月,B站上线“必剪”,10月,又投资“不咕”,双管齐下,两端同时发力,试图巩固自己在长视频领域的先发优势。
原因当然很简单,B站的基本盘就是长视频,专业视频制作者对B站来说格外重要。
这方面,B站输不起。
必剪针对简单的视频剪辑组合,方便入门,不咕则更多突出特效和智能化操作。
用户到底用哪一款不重要,但是B站必须要提供更多、更方便、更趁手的剪辑工具,去培养更多拥有B站调性的创作者,这是一个长线投资。
在整个互联网产业都已经全面转向移动端的情况下,能在移动端培养出多少专业视频制作者,可能会影响到B站今后10年的发展潜能。
群雄正在逐鹿,不知最后花落谁家。
4
移动端剪辑软件的批量出现对整个影视行业其实是一件好事。
传统PC端软件不会太介意增加学习成本,能完成更精细的操作才是他们的刚需。
而移动端软件为了解决小屏的问题,必然走上智能化的道路,智能化对剪辑来说其实是为了偷懒,但是又没人规定传统行业不能用它们来偷懒。
B站有个年更UP,叫“你看见我的id了”,这个人最擅长组合不同动画的内容到一起,虽然是年更但是可以称得上镇站之宝,一年发一次视频,每年上一次拜年祭。
他年更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他的视频要做一期难度实在太大了,不谈创意上的难度,仅仅收集素材的工作量就已经能逼死大多数人,后期剪辑的过程更是完完全全的苦工,需要一点一点抠图,一点一点对时间轴。
这些东西都是视频创作者要面临的门槛,只有跨过这些门槛才能称得上专业。
但是现代技术发展,尤其是AI技术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用更智能化的工具来降低这个门槛。
比如说,抠图这件事本身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就是不停的修细节,但却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在图片处理上就已经费时费力,在视频处理上更是一个天坑,有很长一段时间,视频抠像都是一帧一帧抠出来的。
拍电影的时候要用绿幕,就是为了抠像的时候能方便点。
像这种机械劳动,完全可以用智能化工具代劳。
B站投资不咕,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不咕的智能化程度,不咕剪辑的团队事实上是做AI出身,曾经开发过一款软件,叫做马卡龙玩图,能够靠AI快速抠图。
现在的不咕把这个技术带到了视频领域,它的AI抠像能极大程度上减轻抠像的工作量。
这个技术当然不是不咕独创,早在2018年谷歌就宣称要开发一款这样的抠像软件,今年华盛顿大学也公布了相关研究,但把这项技术放在移动端的则非常稀有。
因为在大众的概念里,手机端用户不需要抠像这样的后期工作。
真的不需要吗?
想想那个不断刷新人三观的手机摄像头吧,在智能机普及之前,大家也没想到拍照会成为一种人人都想要的刚需。
视频剪辑软件智能化,意味着很多普通视频制作者也能够用手机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剪辑工作。
随着视频制作大范围普及,就像手机相机和单反相机一样,未来会出现专业和大众的分级,专业人士用专业软件,大众用智能化的软件。
智能化软件做不到专业的细致,但是同样可以让创意落地。
等到这一批用户建立起了剪辑思维,达到了智能化的瓶颈的时候,自然而然会转向专业,成为专业领域的预备军。
这些专业的制作者,是B站的基本盘,更是整个视频行业的基本盘。
5
B站投资视频剪辑领域,是在建立生态。
专业制作者是有限的,但专业是B站区别于抖、快的重要竞争力,随着B站出圈、扩张,更多用户涌入B站,内容生产速度跟不上怎么办?
作为平台,不可能佛系等着这些创作者自然增长,必须要主动的推动这一类人增加。
投资视频制作软件,等于从源头上为视频创作者准备好了工具,尽可能的消除掉视频生产过程中的壁垒,吸引更多人进行视频内容的创作,扩大创作者的数量。
创作者的基本盘越大,出专业创作者的几率就越大,专业创作者的绝对增长速度就会相应增长。
而智能化剪辑软件普及带来的大量中等品质的视频同样可以填充内容库,增加长视频的数量。
对B站来说,UP主们用什么工具来剪辑其实并不重要,但能培养出更多的视频制作者就非常重要,长视频才是B站有别于抖快,能够立足于视频内容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创意的问题是个人天赋,但让工具智能化,把那些原本琐碎的机械劳动变得简单,可以让很多原本被埋在脑子里的创意落地两开花,这些开花的内容都将成为B站的内容护城河。
而在更远的角度上看,B站将自己的触手从播放端扩展到制作端,等于扩展了一条战线,把自己从一个“承载内容的平台”向“生产内容的平台”的方向拉了一步,未来很可能依托这种能生产,能推送的结构优势,建立自己的大视频生态。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把生产和放送抓在手中的流媒体平台。
那就是Netflix。
当然,B站现在的发展路径是独一无二的,它未必会成为中国油管,中国网飞,中国niconico,它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也需要很长时间之后我们才能下一个定论。
但可以预见的是,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因为他们带来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