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的步骤)法律可行性也称为社会可行性,具有比较广泛的内容,它需要从政策、法律、道德、制度等社会因素来论证信息系统建设的现实性。对于技术的选择,有的企业钟情于新技术,有的则喜欢使用成熟的技术。具体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例如,开发环境、开发人员的素质、系统的性能要求等)进行决策,但通常的建议是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技术,慎重引入先进技术。IT 业界流行的诙谐语“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两步是先烈”讲的就是对技术的选择原则。要注意的是,在系统开发初期,由于用户需求和候选系统方案还没有确定,成本不可能得到准确的估算。因此,此时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只能大致估算系统的成本和收益,判断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否值得。技术可行性也称为技术风险分析,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以及技术能力约束。技术可行性绝不仅仅是论证在技术手段上是否可实现,实际上包含了在当前资源条件下的技术可行性。例如,开发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对f 美国微软

可行性研究也称为可行性分析,是所有项目投资、工程建设或重大改革在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合同规定的费用根本就抵不上投入的成本,项目时间根本就不够用。于是,通常以降低系统的质量为代价,来 “满足”合同的要求。这样,客户自然就不会满意,建设方和承建方之间的“拉锯战”由此展开。所 谓 “做一个单,丢一个客户”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可行性研究通常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用户使用可行性4 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经济可行性通常被认为是项目的底线。

1 . 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也称为投资收益分析或成本效益分析,主要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项目建成后可能的经济收益。

要注意的是,在系统开发初期,由于用户需求和候选系统方案还没有确定,成本不可能得到准确的估算。因此,此时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只能大致估算系统的成本和收益,判断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否值得。

2 . 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也称为技术风险分析,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以及技术能力约束。

技术可行性绝不仅仅是论证在技术手段上是否可实现,实际上包含了在当前资源条件下的技术可行性。例如,开发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对f 美国微软公司来说,这是可行的,但对其他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这都是不可行的。投资不足、时间不足、预设的开发目标技术难度过大、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没有熟练的员工可用、没有足够的合作企业和外包资源积累等都是技术可行性的约束。实践证明,如果只考虑技术实现手段而忽视企业当前的资源条件和环境,从而对技术可行性分析得出过于乐观的结果,将会对后期的项目实施导致灾难性后果。

对于技术的选择,有的企业钟情于新技术,有的则喜欢使用成熟的技术。具体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例如,开发环境、开发人员的素质、系统的性能要求等)进行决策,但通常的建议是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技术,慎重引入先进技术。IT 业界流行的诙谐语“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两步是先烈”讲的就是对技术的选择原则。

3 . 法律可行性

法律可行性也称为社会可行性,具有比较广泛的内容,它需要从政策、法律、道德、制度等社会因素来论证信息系统建设的现实性。

4 . 用户使用可行性

用户使用可行性也称为执行可行性,是从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包括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使用人员的素质和培训要求等,可以细分为管理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

  • ( 1 )管理可行性。管理可行性是指从企业管理上分析系统建设可行
  • ( 2 )运行可行性。运行可行性也称为操作可行性,是指分析和测定信息系统在确定环境中能够有效工作,并被用户方便使用的程度和能力。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的步骤)(1)

可行性研究是一个特定的过程,用来识别项目可能存在的M 题、机会或要求,确定项目目标,描述现有状况和成功后的成果,对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根据可行性准则进行评价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方案,编写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具体来说,可行性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以下8 个步骤:

1 . 复查系统目标和规模

系统分析师应访问关键人员,认專阅读和分析有关材料,以便进一步复查、确认系统的目标和规模,改正含糊或不确切的叙述,清晰地描述对系统的一切限制和约束。这个步骤的关键是对系统目标、规模、相关约束和限制条件作出更加细致的定义,使之更加淸晰、明确、没有歧义性,确保系统分析师正在解决的问题确实是要求他们解决的问题。

2 . 分析现有系统

系统分析师应该认真阅读、分析现有系统的文档资料和使用手册,也要实地考察现有系统,注意了解它做了什么。还要了解使用现有系统的代价和其存在的缺点。要注意的是,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了解现有系统能做什么,而不是了解它怎么做这些工作,所以不必花费太多时间去了解系统实现的细节。在这个步骤中,系统分析师应该画出描述现有系统的高层系统流程图,记录现有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接口情况,并请有经验的人员检验其是否正确。

3 .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在系统目标和规模、现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就可以从现有系统的物理模型出发,导出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从而概括地表达出对新系统的设想,即对新系统进行建模。

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对新系统的框架认识和概念性认识。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术:

( 1 )系统上下文关系范围

(2) E - R 图。这是系统的数据模型,这个阶段并不需要生成完整的E - R 图,而是找到主要的实体及其关系即可。

( 3 )用例模型。这是采用0〇 思想,描述一组用例、参与者及它们之间的关

( 4 )领域模型。这也是采用0 0 思想,找到系统中主要的实体类,并说明实体类的主要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5) I P O (Input/Process/Output,输入/处理/输出)图。这是采用传统的结构化思想,从输入、处理、输出的角度对系统进行的描述。

4 . 用户复核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只是代表系统分析师对新系统必须做什么的看法,而不是代表用户。因此,系统模型建立之后,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与客户一起进行复核。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模型与用户的目标有不一致的地方,就应该再次通过访谈、现场观摩、对现有系统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修改模型。因此,可行性研究的前4个步骤是一个循环,周而复始,直至用户确认了新的系统模型为止。

5 . 提出并评价解决方案

系统分析师从系统的逻辑模型出发,导出若干较高层次的(较抽象的)解决方案供比较和选择。应该尽量列举出各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并且对这些解决方案的优点、缺点作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以便于下一步决策。在这个步骤中,可以使用候选系统方案矩阵和可行性分析矩阵,前者是用来记录候选方案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的工具,后者是用来评定候选>案的工具。

对于那些明显不可行的,如技术上还没有相应的办法、经济角度明显不可行的、违背企业或行业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应该直接过滤掉。

6 . 确定最终推荐的解决方案

根据可行性评价准则,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后,如果系统分析师认为值得继续进行项目建设工作,则就应该确定最终的推荐方案,并说明选择这个方案的理由。对被推荐的解决方案还要进行更加完善的成本效益分析,才能让企业决策人员根据经济上是否划算来决定是否正式立项。

7 . 草拟开发计划

系统分析师需要进一步制订一个粗略的开发计划,说明系统建设所需的资源、人员和时间进度安排情况,这将作为立项后制订项目开发计划的基础。

8 . 编制和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可行性研究各步骤的结果整理成文,形成清晰的文档,即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交给用户和管理层,进行审查通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