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计划(安全生产管理之安全生产监管战略系统模型与应用)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计划(安全生产管理之安全生产监管战略系统模型与应用)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优化需要应用“战略-系统”模型,根据国际普遍公认的麦肯锡7-S模型,我们可以构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优化模型,如图8-9所示图8-9 安全监管机制优化的“战略-系统”模型图8-8 安全监管SWOT分析模型二、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优化安全监管机制优化的“战略-系统”模型
安全生产监管战略系统模型
一、安全生产监管战略分析
安全监管战略分析可借助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发展战略。SWOT分别代表:S——优势(Strength)、W——劣势(Weakness)、O——机会(Opportunity)、T——挑战(Threat)。安全生产监管领域的SWOT战略分析模型可见图8-8。
安全监管SWOT分析模型
图8-8 安全监管SWOT分析模型
二、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优化
安全监管机制优化的“战略-系统”模型
图8-9 安全监管机制优化的“战略-系统”模型
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优化需要应用“战略-系统”模型,根据国际普遍公认的麦肯锡7-S模型,我们可以构建安全生产监管机制的优化模型,如图8-9所示
安全生产监管的4大使命包括:生命安全健康;设备财产防损;社会稳定协调;经济持续发展。
安全监管需要遵循的5个基本原理包括: 安全科学原理;事故致因原理;本质安全原理;安全系统(综合治理)原理;安全发展原理。
安全监管模式的6个基本要素包括:安全监管的领导与决策、规划与策略、结构与体系、资源与信息、流程与技术、文化与学习。以及创新无数的监管方式。即:
■ 4大使命: 生命安全健康;设备财产防损;社会稳定协调;经济持续发展。
■ 5条原理: 安全科学原理;事故致因原理;本质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原理;安全发展原理。
■ 6个要素: 领导与决策;规划与策略;结构与体系;资源与信息;流程与技术;文化与学习。
■ 60余种方法论。
◆领导与决策: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方略;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良化;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优化;安全保障“三方”协调原则;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结合模式;安全生产“五要素”策略……
◆规划与策略:国家安全生产规划体系;行业、地方安全生产规划体系;国家财政、金融、税收扶持政策;安全科技强安战略;强制性与自律性结合的安全监管战略;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软实力战略;“事前、事中、事后”安全“三P”策略;事故预防的“4M”要素战略;安全生产“三项”治理。
◆体系与结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体系;事故追责查处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事故应急体系建设;OHS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NOSA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评估体系。
◆资源与信息:安全法规体系建设;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安全制度体系建设;安全投入政策保障机制;安全第三方监察体系建设;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安全可视化工程建设;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流程与技术:安全生产行政许可程序;危险源监控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RBS基于风险的监管;RBI基于风险的检验;安全绩效测评技术;本质安全企业创建;功能安全设计;设备安全完整性管理;事故责任倒查机制;“三同时”审核制度……
◆文化与学习:全社会安全发展理念培塑;全民安全素质工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三类人员资格认证;员工“三级”教育模式;全员日常安全培训机制;员工安全行为管理;企业班组“三基”建设;国际安全资源共享与借鉴……
三、安全生产监管方法创新
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创新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和过程。基于现代的安全科学管理原理,安全生产监管方式的创新,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是安全监管理论的创新: 从事故致因理论到风险管理理论;
二是监管方法的创新: 从基于表象、规模、能量的监管,转变到基于风险、规律、本质的监管;
三是安全监管目标的创新: 从以事故或事故追究为监管目标的方式转变到以安全隐患、危险源(点)、危害因素等为对象的方式;
四是监管过程的创新: 从事后型监管模式到预防型监管模式;
五是安全监管指标的创新: 从以事故指标为主的监管方式转变到预防指标、防范能力指标、绩效指标为主的监管指标体系;
六是监管手段的创新: 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的监管方法,转变到法制手段、经济手段、科学手段、文化手段综合监管、科学监管的方法、方式。
总之,安全监管机制的创新要体现出变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变静态监管为动态监管;变成本管理为价值管理;变效率管理为效益管理;变管理的对象为管理的动力;变以约束性的负强化监管方式到以激励式的正强化监管方式;变人治管理为法治管理;变纵向单因素管理为横向综合全面监管等。
在具体的监管方法上,根据科学监管、有效监管的战略目标,需要推进安全监管机制和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1)优化安全监管模式,构建立体式监管体系。构建立体式安全监管模式,可以应用霍尔系统模型,从三个维度来设计,其中表述了监管对象、监管过程(环节)、监管层级的关系,依据模型可以设计系统、全面、实用的监管机制,从而提高监管的科学、有效性。
(2)弱化行政监管方式,建立法制监管体系。完善的法制监管体系是落实科学监管的重要基础,安全法制监管体系在机制上应是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专项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体系,在监管方式上不只有行政许可,更要有技术监察、行为监察、过程监督等。
(3)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构建“三方”协调机制。在安全与生产的矛盾中,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雇主与雇员有必然的冲突,企业常常是矛盾的强势方,要和谐、平衡矛盾,需要强化弱势方——“第二方”,而政府要成为共同利益的代表,必须避免成为矛盾方,因此,安全监管的和谐机制需要发展中介服务,构建科学、合理的“三方”协调机制。
(4)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分离,推进安全监管合理化。政府强化监察概念,行业建立监管概念,社会体现监督概念。政府安全监察部门要从过程管理中脱离,担当“安全裁判”职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第三方”。
(5)淡化事故指标考核,推进安全监管绩效评价。绩效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它能够有效提升管理效能,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对于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来说,推行政府安全监管绩效管理是新形势下行政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而政府安全监管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是绩效测评,因此,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政府安全监管绩效测评体系是政府安全监管的一种长效机制。
(6)建立“多元主体”责任体系,推行“首发”免责机制。安全公理表明,安全人人需要,因此,必然“人人有责”。建立政府企业落实主体、政府监察主体、部门监管主体、中介技保主体、员工自律主体等“多元”的责任体系,符合系统防范、综合治理的方针,使安全生产获得“多元支撑和保障”。另一方面,在分析、认定、查处事故责任时,要体现“轻重主次”“分级差别”“合理得当”的原则,处理好“法理与情理”“权责与担责”的关系。对官员建议探索“首发免责”的做法,即:对于官员或相关负责人在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没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前提下,第一年、第一次、第一类(行业同类事故)发生的事故可免责。
(7)事故调查与处罚追责分离,实现事故调查专业化。推行国际上通行的事故调查委员会的体制,变“联合调查机制”为“专业(化)调查机制”,推行事故的技术调查行业专业化,使事故调查回归科学本质,遵循科学的专业原则。在客观、科学的第三方调查报告基础上,执法部门依法、据证实施追责查处。
(8)应用RBS理论,推行基于风险的监管方法。目前各级安监部门普遍采用的是基于事故、规模、能量、形式的监管方法,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最终是监管效能水平低、效果差、“事倍功半”。应用RBS(Risk Based Supervision)理论,推行基于风险的监管模式,将可实现安全监管的全面性——进行全面风险辨识;预防性——强调潜在风险因子;动态性——重视动态现实风险;定量性——进行风险定量评价;分级性——基于风险分级的分类监管。因此,RBS的应用将对提高安全监管效能和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文章摘编自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