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樊登”这个名字,早已为大众所熟知,尤其在国内知识付费领域。这位长着一张大男孩脸、看起来憨厚纯真的中年人,俨然成为新一代“知识网红”。来源 | 《培训》杂志成为终身学习者本文是2020年7月推送的第24篇干货,计3659字,阅读时间6分钟。文 | 王钰 本刊记者

本期导读:

“樊登”这个名字,早已为大众所熟知,尤其在国内知识付费领域。这位长着一张大男孩脸、看起来憨厚纯真的中年人,俨然成为新一代“知识网红”。他那句云淡风轻又无比真诚的“我的创业一点也不艰难”,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

  • 打破惯性才能与众不同

  • 人人皆可习得的领导力

  • 成为终身学习者

本文是2020年7月推送的第24篇干货,计3659字,阅读时间6分钟。

文 | 王钰 本刊记者

来源 | 《培训》杂志

“樊登”这个名字,早已为大众所熟知,尤其在国内知识付费领域。这位长着一张大男孩脸、看起来憨厚纯真的中年人,俨然成为新一代“知识网红”。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1)

樊登读书创始人兼首席内容官、可复制领导力研究院院长樊登

在“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培训与发展年会”上,樊登进行了一场 “可复制的领导力”主题演讲。他从“中西方领导力差异”切入,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演讲中,那句云淡风轻又无比真诚的“我的创业一点也不艰难”,引起了台下数千听众的好奇心。

2013年“樊登读书”成立,至今,他的声音伴随着2300万人成长,“每年一起读50本书”成了许多人的座右铭;2018年,研究领导力十年之久的他,创办了可复制领导力研究院,利用西方的管理工具通达东方的管理境界;同时,他也是天使投资人,以共同创始人的心态与创业者共同奋斗……

就这样,樊登把知识做成了“生意”。“虽然我们被称为‘知识付费’,但本质上我们做的是教育。”樊登说。

比起商人的身份,他更喜欢被称为“老师”。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2)

打破惯性才能与众不同

2013年,一款售价为365元、365天听一个人分享50本书的知识付费产品——“樊登读书”逐渐风靡全国,从边陲小镇到北上广深,从小学生到老人,它的用户似乎不受地域和年龄的限制。其创始人樊登正是用“有声阅读”打破了知识的门槛,填充了人们的碎片时间。

回顾他的创业之路,每一步看似偶然,实则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活着就是不停地‘折腾’”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樊登,并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而是选择了“折腾”。

凭借着学生时代养成的严谨逻辑和出色口才,以及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的背景,25岁的樊登被崔永元相中,成为《实话实话》栏目的“接班人”。但是,在普通人眼中意味着“稳定”的工作,并未让樊登满足。

31岁的他,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应用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的同时,又是多家知名高校的总裁班客座教授、IBM全球认证领导力高级讲师。

多年的专业训练和知识沉淀,让樊登的语言表达,给人一种天然的笃定感,这也为后来“樊登读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人活着就是不停地‘折腾’,我们不能用惯性思维来看待人生,如果按照惯性走,那就会跟大多数人差不多,只有打破惯性才能与众不同。”樊登说。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3)

“我的创业一点都不艰难”

樊登常常笑称自己的创业过程从未有过“艰难时刻”,在他眼中,创业是一件低风险的事情,是找到一个“秘密”,用以解决一个社会痛点。

“樊登读书”亦是如此,他的创业灵感来源于一次偶然经历——

樊登在讲课时追问学生们他推荐的书是否“看了”,结果很多人的回答是“买了”。于是,他发现“买书却不看书”是当代人的“惰性”使然,如何克服它,成为樊登走上阅读分享之路的出发点。

最初,樊登从私藏书单中精选一批好书,每本书以PPT形式发邮件分享给学生。然而,学生哪怕信誓旦旦承诺“一定会看”,但真正打开阅读的少之又少。最后,樊登利用微信群语音分享,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种利用移动互联网的读书方式得到了大众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此买单,也促成了“樊登读书”微信公众号、APP的建立。

就这样,樊登抓住人们“空有想读书的心,却因为各种因素而懒于读书”的痛点,将复杂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风趣幽默的解读,令读者和听众折服,心甘情愿成为其追随者。

正如樊登的一位“铁粉”所言:“他(樊登)没有废话,表达得清楚干脆,逻辑缜密,层次鲜明,感觉像和朋友聊天。讲有意思的事,听着舒服,很过瘾。”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目前樊登读书集团已经拥有11家子公司、300多家樊登书店,以及胡桃书屋(无人零售书店),并衍生出十多个新产品。“最让我开心的不是取得的成绩,而是我的工作状态。”樊登自豪地说。

要知道,樊登人在北京,团队在上海,他们属于“异地恋”,而樊登每隔2个月才会去一次公司,读书、养生和旅行才是他的“主要工作”。对于其他创业者而言,樊登的生活可谓惬意,如何达成?答案很简单——领导力。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4)

人人皆可习得的领导力

“管理就是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我相信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被奴役的打工者,我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的领导力,让他们在岗位上不断提升,实现自我价值。”樊登说。在强调个体价值的今天,领导力已不再是某一类人的专属能力,而应成为每个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硬”技能。

“悟道”VS.“得道”

在东方人眼中,领导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一种很高深的境界,只有“有天赋”的人才能“悟道”。而西方人将孔子的“因材施教”拆分为情境领导,根据员工的能力与意愿将其分类,让不同类型的员工运用不同的领导力方法。

简单来说,东方人依赖的是能人的实力,没有他们可能就无法完成任务;西方人则注重标准化,他们认为管理能力由一个个工具组成,只要按标准操作,一切任务都可以完成,所有的人皆可“得道”。

樊登正是借鉴西方这套标准体系,一步步将领导力“复制”给自己的团队,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5)

中、西方思维对比(示例)

“在公司里,我说话通常是‘不算数’的,我的建议只是‘建议’,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团队手中。我的目的就是让团队能够自我生长,每一个人都拥有向上的力量。”樊登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西方体系中,所有的岗位都是模块化的,人员可以随时替换。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工作可能由机器替代,而人的工作变得“人性化”,比如审美、趣味、沟通等。此时,东方文化会再次占据优势。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人工智能时代,循环往复,很难说东方好还是西方好,我们能做的只有互相借鉴。”樊登说。

“让每个人成为领导者”

过去企业管理员工,靠的是严格约束;现在则是相互吸引。一个有野心的领导者,需要将每位成员都培养成团队的战略合作者,这就需要他将领导力传授给每位成员。

为此,樊登推出了“可复制的领导力”版权课程,并出版了同名畅销书。同时,他还成立了可复制领导力研究院(Academy of Attainable Leadership,简称AAL),致力于培养一批优秀的授权讲师,打造职业经理人的终身学习平台。

樊登坚持采用 “双师教学模式”,即将教育与科技融合,线下由他亲自授课;而前置学习、线下学习、课后落地,则有专业助教全程陪伴。“我们要相信学习可以改变自己。”樊登说,“不会就学,学了就用,错了就改。”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6)

目前,可复制领导力研究院(AAL)在全国设立了40多个城市分院,培养了近500位“可复制领导力”授权讲师,通过他们的分享,影响职业经理人数已达207万。

“我们就是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授权讲师,让可复制领导力影响更多的人,从而‘为中国培养合格的职业经理人’,这也是可复制领导力研究院的愿景和使命。”樊登表示。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7)

成为终身学习者

VUCA时代,各行各业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个体如何才能更快地、持续地改变,以适应各种不确定性?“身为一名知识传播者,我的答案是终身学习。”樊登说,“方法有二,一是阅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二是打造个人影响力,把自己‘包装’成某专业领域的知识IP。”

现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仍然停留在“教小鸟飞翔”的阶段,用固定的体系来教学。然而,校园里习得的知识,远远无法让人们在看不见硝烟却又充满厮杀的职场中屹立不倒。“面对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阅读,活到老学到老。”樊登说,“这种学习是没有边界的,我们要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保有上进心,拥有随时随地拥抱变化的能力。”

此外,樊登还表示,打造个人影响力也十分重要。“现在企业都是在平台上挑选课程,面对某领域知识IP的一流版权课程和某不知名老师的三流类似课程,企业会如何选择?答案不言而喻。”樊登说,“将来一定会有分级,在某领域等级越高,做得越‘精’的老师,他的个人影响力越强,就越不会被替代。”

如今,人们越来越愿意为“好内容”付费,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商业的核心逻辑是“迎合”,但教育是“改变”,二者截然不同。

“我们做的是教育,无论未来需要面对什么,我们都不能改变教育的初衷,都要迎难而上,去改变消费习惯。这是樊登读书集团,也是可复制领导力研究院,更是当代教育者的责任。”樊登说。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8)

《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第一批次)

特约作者名单公布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9)

以上特约作者均在5月~7月完成约定供稿量。

如有任何问题,请与小编联系~

《培训》杂志微信公众号特约作者持续招募中,详细信息请点击《打造个人IP,下一个培训圈“流量”就是你!》报名吧~

本文来源于《培训》杂志。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培训杂志”立场。

投稿请editor@trainingmag.com.cn

东西方管理风格的差异(借西方工具绘)(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