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大部分孩子都有手机(手机才是你们的孩子吧)
是不是大部分孩子都有手机(手机才是你们的孩子吧)一次周末,叮当全家去公园玩,路过儿童游乐区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爸爸齐刷刷的坐在阴凉处低头看手机,陪着孩子玩的人都是妈妈和老人。现代生活里,手机让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又觉得,和孩子独处的时候,处不来这种情况也是意料之中。孩子的内心都非常简单啊,谁对他更用心,他自然会更亲近谁啊。很多父母自以为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却发现孩子在他们面前还是经常闹脾气、不听话。其实孩子的哭闹背后,其实是在表达一种求关注的渴望啊——爸爸妈妈,你们可以放下手机,陪我玩吗?
闺蜜小婷的孩子已经6岁了,平时由小婷母亲和保姆带。
上周末,小婷她母亲和保姆去市中心的超市采购东西,一个面对自己孩子的年轻妈妈,竟然崩溃大哭的向叮当打电话求助。
“他根本就不听我的话,我做饭给她吃也不吃,一直哭着吵着要吃姥姥做的红烧肉,我给他讲故事也不听,声音都哑了,可是我妈她们还要好一会儿才能回来啊。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管他,你快来救救我吧!”
叮当心疼不已,但是回想起去闺蜜家时的情景:她的母亲和保姆忙着给孩子装饭,而闺蜜就在一旁玩手机发微信,孩子想和妈妈说学校里好玩的事情,她只是很敷衍地回“嗯嗯”。
所以又觉得,和孩子独处的时候,处不来这种情况也是意料之中。
孩子的内心都非常简单啊,谁对他更用心,他自然会更亲近谁啊。
很多父母自以为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却发现孩子在他们面前还是经常闹脾气、不听话。其实孩子的哭闹背后,其实是在表达一种求关注的渴望啊——爸爸妈妈,你们可以放下手机,陪我玩吗?
现代生活里,手机让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次周末,叮当全家去公园玩,路过儿童游乐区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爸爸齐刷刷的坐在阴凉处低头看手机,陪着孩子玩的人都是妈妈和老人。
手机里的信息和游戏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答案我们都知道,手机根本没那么重要,可是我们却用一种我很忙的姿态来做借口,让孩子成为这些借口的牺牲品,变成了不如手机重要的事。
在综艺节目《少年说2》里,有个孩子站在台上说:“小时候,我觉得,手机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因为在他想跟爸妈说说话,走一走的时候,他们都在看手机。”
而自己哭闹时,爸妈总是拿出手机来稳住他,更加坚定了他的认知:爸妈的孩子是手机,而他自己是手机的孩子。
最后他带着哭腔说:我拜托你们放下手机,多陪陪我。说完台下的孩子都在偷偷抹眼泪。
手机原本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但随着电子时代的推进,它更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道屏障,在父母和孩子间这道屏障尤其“厚重”。
很多很多父母很烦恼孩子太宅,喜欢iPad、手机、电视。其实不是孩子依赖电子产品,而是她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更有趣的事可以做。
孩子在8岁前,自主能力薄弱,只能在父母周围晃荡,父母带他去看的东西,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而这个年龄,是孩子认知世界的重要阶段。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天生的观察家和科学家。
一个每天在家看电视、玩游戏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会依赖电视和手机,孩子在这个年龄应该发展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创意能力都将被扼杀。
综艺节目《爸爸回来了》中,王中磊也是个手机控,他与儿子威廉独处时一直在看手机忙工作。
威廉的话题他总是提不起兴致,最终威廉只能失望地去别的地方打发时间。
直到王中磊放下手机,“专一”地给威廉做了一顿糖醋排骨之后,威廉的脸上才绽放出满足。
在儿童心理学中,孩子对父母有强烈的“占有欲”,父母只要给予他们较为认真的回应,就能提升孩子内心的依恋程度,与父母关系更好。
所以我们父母在和孩子共处时,不妨放下手机,多多与孩子进行对视,仔细听他们的每一句话,给出最及时的反应,这样的陪伴,才会让孩子感受到你在他的身边。
叮当派是专业温暖走心的学科兴趣启蒙专家(5-8岁、9-12岁)以紧贴新课标的大语文、英语、科普为强项,提供权威学科漫画、教辅、音、视频课程,获奖进口童书、益智玩具 创造专业、快乐学习方法让孩子30天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