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画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高清(现代各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系列)

画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高清(现代各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系列)200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80周年生日。“《清明上河图》专题展---宋代风俗画展”在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隆重举行,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在特制的高科技展柜内向世人全卷展示,与《清明上河图》真迹同时展出的还有6件仿本和1件临摹本。这件惟一的临摹本便是冯忠莲所绘。1966年,文革开始。临摹工作被叫停。直到1976年,故宫博物院再次启动《清明上河图》临摹工作。冯忠莲正式从荣宝斋调至故宫博物院,继续中断十年的临摹工作。因为中断了十年,以前临摹的部分绢素、色彩都发生了变化,画面的衔拉接出现了问题。冯忠莲凭着她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使摹件前后一致,丝毫看不出间断已久、重新衔接的痕迹。1980年,《清明上河图》临摹终于完成。此后,这件临品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在很多重要的展示活动中,它都替代原作出现,已然国宝。冯忠莲历经20余年艰苦工作,一幅几乎和原图一样的

画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高清(现代各种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系列)(1)

为妥善保存《清明上河图》这件珍品又能为世人观赏,著名女画家冯忠莲受命临摹此画卷。她于1962年开始,断断续续,历时18年才把这幅巨制临摹下来。临摹大师冯忠莲“复制”的《清明上河图》成为故宫博物院馆藏摹本国家一级文物。

冯忠莲,国画家,古画临摹师,广东顺德人。是荣宝斋和故宫博物院的古画描摹专家,著名画家陈少梅先生的夫人。1919年8月14日出生于天津。

1958年,冯忠莲接受了复制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的任务。因为涉及国家文物安全,在荣宝斋复制《清明上河图》的画室管理很严格,每天由解放军战士把真迹《清明上河图》运抵荣宝斋冯忠莲画室,其他人员不得接近。冯忠莲当时的工作状态连她的儿女们都不得而知。

临摹是古书画复制的传统技法,临是看着原作画,摹是下面有稿子,要丝毫不差地照着稿子画下来,临摹便是两者的结合。工作要求极其精细复杂,必须一丝不苟,对临摹者的体力和眼力都是严峻的考验。“我现临摹的是宋代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过于工细,这是世界闻名的作品,而且大家都在期望我能复制出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时间过紧。因此每天一分钟都不停的(地)在工作,实在感到疲倦,回家就很想躺下了。有时太累了,胸口出不来气,总想大声喊几下才好。”这是冯忠莲写的家书中一段。从中可看冯忠莲当时压力之重。日复一日,每天,冯忠莲来到清寂的“西冷宫”,待工作人员展开《清明上河图》原作,仔细描摹勾勒,晚上,工作人员将原作收起,她才拖着沉重的步履回到家中。

1966年,文革开始。临摹工作被叫停。直到1976年,故宫博物院再次启动《清明上河图》临摹工作。冯忠莲正式从荣宝斋调至故宫博物院,继续中断十年的临摹工作。因为中断了十年,以前临摹的部分绢素、色彩都发生了变化,画面的衔拉接出现了问题。冯忠莲凭着她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使摹件前后一致,丝毫看不出间断已久、重新衔接的痕迹。1980年,《清明上河图》临摹终于完成。此后,这件临品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在很多重要的展示活动中,它都替代原作出现,已然国宝。冯忠莲历经20余年艰苦工作,一幅几乎和原图一样的《清明上河图》在她的笔下灿然问世。

1988年6月,冯忠莲的学术专著《古书画副本摹制技法》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12月,冯忠莲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为当时仅有的两位女馆员之一,另一位是胡絜青。1991年9月,中央文史馆馆员书画展在香港举行,她有17件作品参展,备受赞誉。

2001年5月6日,冯忠莲在北京悄然离世,享年83岁。2001年5月,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了《冯忠莲画集》,人们才有幸一睹这位传奇画家和伟大母亲的深厚笔墨功力。

2005年10月10日,北京故宫博物院迎来建院80周年生日。“《清明上河图》专题展---宋代风俗画展”在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隆重举行,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在特制的高科技展柜内向世人全卷展示,与《清明上河图》真迹同时展出的还有6件仿本和1件临摹本。这件惟一的临摹本便是冯忠莲所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