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场)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场)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驱动下,全球汽车行业的重大变革蓄势待发。有业内专家表示,无论何时,汽车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一定是人才。在开学典礼现场,以“敢说话”著称的李书福直言不讳地指出,学校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不以盈利为目的。“北京吉利学院是一所非盈利性质的民办高校,吉利在教育领域只有投入,没有经济回报,也不追求经济回报。”好在他和同事们的坚持终于取得了收获。22年来,吉利先后创办了三亚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涵盖从职高到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累计培养了15万毕业生。李书福更是多次表示:“实践证明,吉利教育事业为吉利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李书福认为,中国汽车要想有自己的出路,就必须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尤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培养高层次技师技工的职业教育将发挥重要作用。毫无疑问,这对产教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一方面,吉利选派高级工程师到学院担任教师,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场)(1)

“吉利办教育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既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向往,也是因地制宜,为吉利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短短九个多月时间里,第三次公开表达了自己对教育领域的思考。

近日,在北京吉利学院2019年开学典礼上,李书福直言:“学生的成功就是学校的成功,学生的梦想也是学校的梦想,学校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

事实上,李书福的这番呼吁并不令人感到突兀。早在1997年,吉利控股集团进入汽车行业的同时创办了第一所学校。

“最开始,工厂的600亩地被分为三块:一块办学校,一块进行产品试制,另一块就是老师、工程师和专家的生活区。吉利就这样走上了造车之路。”把时间拨回到1997年,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陈老师清楚地记得,由于当时国内汽车人才相对匮乏,整个办学过程十分艰难,“但是我们必须走下去”。

好在他和同事们的坚持终于取得了收获。22年来,吉利先后创办了三亚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涵盖从职高到研究生不同培养层次,累计培养了15万毕业生。李书福更是多次表示:“实践证明,吉利教育事业为吉利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李书福认为,中国汽车要想有自己的出路,就必须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尤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领域,培养高层次技师技工的职业教育将发挥重要作用。

毫无疑问,这对产教协同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一方面,吉利选派高级工程师到学院担任教师,直接进课堂;另一方面,各学院的专业课教师则在暑假期间进入企业工厂,跟岗实践。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一场)(2)

在开学典礼现场,以“敢说话”著称的李书福直言不讳地指出,学校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也不以盈利为目的。“北京吉利学院是一所非盈利性质的民办高校,吉利在教育领域只有投入,没有经济回报,也不追求经济回报。”

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新技术的驱动下,全球汽车行业的重大变革蓄势待发。有业内专家表示,无论何时,汽车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一定是人才。

据了解,针对汽车智能化趋势,吉利在人才培养领域做了相应调整。2016年起,三亚学院开始打造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把“人工智能+大数据”作为学科重点布局。2018年7月,三亚学院投入上亿元建设全国第25个、当地首个超算中心,该中心算力已经升至全国高校第五位。今年4月,浙江吉利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临海首家工业机器人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基地。

“打造一所可持续发展、受人尊敬的大学不是一日之功,更不是一人之功所能实现。它就像一场接力赛,需要大家接力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李书福坦言,尽管22年来吉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协同等领域作出了有益探索,但自己的梦想不止于此。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首任会长陶西平表示,北京吉利学院的办学经验证明,人才培养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长远的发展战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许亚杰)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