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东莞跨省引才进行时③)

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东莞跨省引才进行时③)南方日报、南方 :西南招才主要通过哪些形式来开展的?市科技局:首先电子科大和西南科大的专业领域跟东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关键核心领域相契合。2017年市政府与成电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意向》,2018年市科技局与成电研究生院签署《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书》,电子科技大学“东莞专项”全国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已超过200名,分布在vivo、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大族粤铭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8家企事业单位。2019年市科技局与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签署《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书》,截至目前,共有6名研究生来莞培养实践,主要分布在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大族激光、亿嘉和科技公司分别与电研院签署人才梯队建设和管理体系服务协议。大族激光、福德电子、触点智能的技术代表,为在校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受到师生们的欢迎。东莞引才工作存在哪些

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东莞跨省引才进行时③)(1)

【编者按】

今年,东莞首次组织科技企业走出去招才引智。连日来,东莞市科技局会同市委组织部,组织了一批科技企业赴成都、绵阳与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开展引才专项活动,促进研究生联合培养和产学研考察对接。

跨省引才成效怎样?为什么到西南跨省引才?东莞科技企业有哪些思考和建议?南方 东莞科技频道推出“东莞跨省引才进行时”栏目,敬请关注。

6月18日至21日,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副局长钟靖平率团到访电子科技大学,与学校研究生院举行“东莞专项”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会议,并举行了由亿嘉和科技、优利德等东莞12家联合培养企业、高校导师、“东莞专项”研究生三方参加的校地交流会。

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东莞跨省引才进行时③)(2)

大族激光、亿嘉和科技公司分别与电研院签署人才梯队建设和管理体系服务协议。大族激光、福德电子、触点智能的技术代表,为在校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东莞引才工作存在哪些难题?怎样开拓引才新局面?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

南方日报、南方 :为什么科技局要组织企业和科研机构到西南招才?为什么选择电子科大和西南科大?

市科技局:首先电子科大和西南科大的专业领域跟东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关键核心领域相契合。2017年市政府与成电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意向》,2018年市科技局与成电研究生院签署《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书》,电子科技大学“东莞专项”全国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已超过200名,分布在vivo、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大族粤铭激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8家企事业单位。2019年市科技局与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签署《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书》,截至目前,共有6名研究生来莞培养实践,主要分布在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东莞跨省引才进行时③)(3)

南方日报、南方 :西南招才主要通过哪些形式来开展的?

市科技局:东莞西南招才工作主要通过与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东莞专项”以及通过推动校企专业实践等方式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其中:

“东莞专项”坚持以“项目为牵引,双导师为抓手”为工作方针,搭建校企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一方面为学校专业招生提供了全过程的培养方案,校方通过提前征集企业需求,落实企业的科研项目信息、企业导师资质等信息; 另一方面,为企业用人需求提供了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通过搭建校企产教融合对接平台,挖掘企业技术合作和人才岗位需求,推动校企双方供需配对。自“东莞专项”实施以来,已招生录取了180名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共38名、非全日制142名),推动包括生益电子、气派科技、佳禾智能等51家优质的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培养,推动校企科研项目合作79个,形成了涵盖78位知名的高校导师、80位优秀的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培养机制,为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夯实了基础。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能够深度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实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把成果转化在企业里。

此外,东莞通过研究生专业实践合作,推动西南交大、西南科大、四川大学、贵州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27名研究生在东莞企业开展专业实践,参与近20个校企合作项目。

南方日报、南方 :西南招才促成了哪些项目合作,有什么引才成效?

市科技局:通过近5年的努力的,东莞累计吸引超过200名西南才子来莞联合培养(实践),参与了95个校企科研项目合作,为科教、产教融合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提供了路径探索。以这次对接2023级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为例子,共达成有效的校企名额11名,对接电子科大导师9名,本土大族粤铭激光、赛铂睿思、触电智能、博通新能源等6家本土优质企业,在云平台激光加工设计软件、复合机器人控制系统、自动巡航环卫机器人、感知算法、芯片机械臂的抗高频震动技术、太阳能、体传热和软件管理、锂电池系统在线安全监测等方向达成了合作意向。

南方日报、南方 :当前东莞招才引智工作,存在哪些困难或堵点?

市科技局:

一方面与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相比东莞的高校院所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较大短板,硕士、博士的学位授权点较少,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主要依赖联合培养,人才供给不足以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对接高校院所招引高水平人才渠道有限,招引合适人才成本高;同时,受广、深的虹吸效应影响,高层次人才留用难。

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东莞跨省引才进行时③)(4)

南方日报、南方 :今年东莞招才引智工作,有哪些创新举措?

市科技局: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链条创新体系,整合平台、载体、人才、技术、资金、服务等创新要素,推动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引进国内外高端科研人才工作方面,东莞通过强平台、搭渠道、引项目、提环境和优政策等多种方式,吸引集聚了一批海内外高端科研人才来莞创新创业。

(一)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引才聚才能力

一是以强化散裂中子源科学功能为重点吸引高端科研人才。散裂中子源于2018年在东莞建成并向全球开放运营,已集聚包括陈和生在内超过380名中科院高端科研人才常驻东莞,在一期已建有3条科学谱仪基础上,联合大湾区有关用户共同建设二期12条科学谱仪,目前吸引国内外一批科学家来莞开展六轮超过600项用户课题实验。

二是以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抓手集聚高端科研人才。实验室依托中科院物理所、高能所,由王恩哥、赵忠贤、汪卫华等院士担纲组建,已集聚双聘和全职科研人员超过900名,包括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一批新材料领域的高端科研人才,推动了25个高水平科研团队进驻样品开发工场,为东莞新材料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和产业技术攻关提升提供智力支撑。

三是以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吸纳高端科研人才。东莞与国内著名高校院所共建32家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了来自海内外各类科技人才3300多名,一批高层次科学家率团队扎根东莞,其中,“智能终端精密构件制造装备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李泽湘教授组建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已孵化机器人创业公司60余家,引进港澳企业和团队超过500人,累计产值达28亿元。

(二)深入实施科技人才项目引才聚才

一是以实施省市创新科研团队项目引进海内外高端科研人才。共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91个,引进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制造、电子信息方面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500多名。2022年以来,围绕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出台了科技人才政策体系,聚焦前沿科学和重点产业发展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采用落地租金补助 “里程碑”式奖励支持科技人才来莞创业落地。

二是以实施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计划吸引青年人才来莞交流培养。从2017年开始,东莞启动并实施了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计划,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采用“企业导师 高校导师”双导师制,设置新工科教育精品课程,按照“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来自153所国内外高校院所超过2617名研究生来莞培养(实践),其中博士407人,硕士2210人,已为东莞22家新型研发机构和438家企业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促成一批青年科技人才留莞创新创业。

三是以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服务科技人才。东莞理工学院5年来累计派出91支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精准对接服务高新园区、专业镇和“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7项。去年以来,东莞围绕创新链重构科技计划体系,共设立6大专项21类科技计划项目,为科研人才在莞创新创业提供支撑。

(三)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氛围引才聚才

一是打造一批引才引智品牌活动。通过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高层次人才活动周、海外人才专家东莞行、“人才东莞”推介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集聚东莞,为东莞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其中,院士峰会自2018年首次落户东莞以来,已累计邀请了218名海内外院士、超过700名专家学者出席活动,成为大湾区院士专家学术交流、技术对接、成果转化的重要品牌,让东莞城市形象深入人心,越来越多院士专家认识东莞、了解东莞,进而与东莞开展合作。

二是优化外籍高端人才审批和服务。为做好外籍高端人才服务工作,市科技局成立了东莞市科技人才服务中心,相关业务全部进驻市民服务中心实行即来即办方式办理,极大地缩减了办理时长。截至2022年2月,在莞工作外国人数量为4827人,数量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三是落实境外高端人才认定及个税补贴政策。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为东莞高校院所、创新平台和科技企业的引进海外人才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近两年受理境外高端人才个税补贴申请达1838人次,累计发放个税补贴超过1.87亿元。

【记者】吴擒虎

【实习生】郑家琪

东莞市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东莞跨省引才进行时③)(5)

【作者】 吴擒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