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理解零代码开发平台(跟着案例学习信息架构和零代码搭建)

如何理解零代码开发平台(跟着案例学习信息架构和零代码搭建)这样,通过每个角色的业务活动分析,我们整理出他们各自所需要接触的数据和流程,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额外说明一下,在本例中,之所以订单的成本核算可以根据采购单直接获取,是因为这家餐饮企业在财务会计上使用批次成本法,也就是销货成本可以直接对应到某些批次的进货成本。除了这两个运营用户角色,我们再分析一个管理角色——总经理。管理角色对于企业信息和流程的运用一般都会基于运营用户已经处理的数据内容,所以如下图所示,总经理希望分析订单和客户变化趋势,分析利润情况,这两者的基础数据支持都已经在以上运营用户管理的数据基础之上,我们已经无需再扩展更多的数据对象。但是,管理视角可能会提示我们既有数据架构的不足。比如,如果总经理希望考察加工中心的人效数据,则最好能够增加加工中心的出勤信息数据。

(3)梳理不同角色的信息和流程触点

我们以其中三个角色为例,来说明如何梳理不同角色的信息和流程触点。这三个角色是销售专员,厨师长助理和总经理。

销售专员和厨师长助理都是运营用户角色,他们的数据和流程触点往往比较具体,涉及到原始行数据的搜集和录入,也包括发起具体的业务活动。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总结销售专员的最重要业务活动就是接受客户的订单和向加工中心发出加工单;进一步分析,如果要处理客户订单,就不可避免地要建立和维护客户档案,以及产品价目表这两个关联数据对象,否则这个订单是无法有效建立的。(不可能在一个客户的多订单中重复录入客户信息,也不应该在订单中不断重复产品具体信息)。这个进一步分析表达在下图的扩展箭头上。这种扩展分析是我们通过角色业务活动整理数据架构的基本方法。在这个分析图中,加粗和红色的字体表达的就是整理出来的业务数据对象,也就是RPIC方法中的I(Information)。

如何理解零代码开发平台(跟着案例学习信息架构和零代码搭建)(1)

通过如上分析,我们枚举出以下业务数据对象:

  • 订单
  • 客户
  • 产品价目表
  • 加工单
  • 供应商
  • 物料
  • 采购订单
  • 运单

除了这两个运营用户角色,我们再分析一个管理角色——总经理。

管理角色对于企业信息和流程的运用一般都会基于运营用户已经处理的数据内容,所以如下图所示,总经理希望分析订单和客户变化趋势,分析利润情况,这两者的基础数据支持都已经在以上运营用户管理的数据基础之上,我们已经无需再扩展更多的数据对象。

但是,管理视角可能会提示我们既有数据架构的不足。比如,如果总经理希望考察加工中心的人效数据,则最好能够增加加工中心的出勤信息数据。

额外说明一下,在本例中,之所以订单的成本核算可以根据采购单直接获取,是因为这家餐饮企业在财务会计上使用批次成本法,也就是销货成本可以直接对应到某些批次的进货成本。

如何理解零代码开发平台(跟着案例学习信息架构和零代码搭建)(2)

这样,通过每个角色的业务活动分析,我们整理出他们各自所需要接触的数据和流程,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如何理解零代码开发平台(跟着案例学习信息架构和零代码搭建)(3)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架构设计的基础工作。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RPIC方法中的Process和Information

(4)用ER图细化数据模型

第3步已经列出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对象。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细化数据的属性,也就是描述每个数据对象的字段。

描述数据的属性可以基于现有工作流程中的材料,比如现有的IT系统界面,Excel文件,纸质表单等。如果设计者本人不直接从事相关业务活动,还可以访谈相关的职能用户。

下面给出本案例需求所涉及到的数据对象列表和他们的属性。在架构设计上,我们一般用实体关系图(ER图)来表达。ER图的绘制虽然有一些专业约定,但是它并不难理解,所以建议零代码应用深度使用者学习掌握。概括来说,ER图绘制的规则包括:

(1)用表格框来表达一个独立的业务对象,对应着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表。同一性质的主体必须放到同一个数据表中。比如我们不能有客户表和大客户表,也不能有年度客户表这样的概念,客户就是客户,所有属性的客户都应该在一个独立的客户表中。

(2)在表格框的主体部分罗列描述主体的属性,对应着关系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字段。在正式的应用开发设计中,还需要定义字段类型、主键和外键,对于应用平台搭建用户来说,这些技术化的环节全部可以省略。

(3)用连接线建立不同数据表之间的关联。关联主要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类型。比如本例中,客户和订单就是一对多的关系,用

如何理解零代码开发平台(跟着案例学习信息架构和零代码搭建)(4)

表示。而订单明细和产品价目表就是一对一的关系,用

如何理解零代码开发平台(跟着案例学习信息架构和零代码搭建)(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