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1、长三角第三座人口破1200万城市诞生根据杭州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末杭州常住人口为1196.5万人,2021年新增23.9万人。根据“浙江统计”发布的公报,2021年末,浙江全省常住人口为6540万,较上一年增长了72万,比全国增量多出了24万。可想而知,肯定有不少省份过去一年常住人口是负增长的。更不容易的是,全省11个地级市都实现了常住人口的正增长。(此处应有)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1)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2)

大家好,我是人艰不拆、眼泪已干的三土。

(为了审核通过,此处删掉一千字)

前不久,“2021年全国人口仅增长48万”一事引发各方高度关注、议论甚至恐慌。但正如我在七普数据公布前写的文章《生在长三角,我为何不担心七普人口数据?》中所说,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在或生活在长三角,全国的情况虽然严峻,但至少长三角,永远不会缺人。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3)

而最新公布的2021年浙江各市常住人口数据,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根据“浙江统计”发布的公报,2021年末,浙江全省常住人口为6540万,较上一年增长了72万,比全国增量多出了24万。可想而知,肯定有不少省份过去一年常住人口是负增长的。

更不容易的是,全省11个地级市都实现了常住人口的正增长。

(此处应有)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4)

根据杭州市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0年末杭州常住人口为1196.5万人,2021年新增23.9万人。

1、长三角第三座人口破1200万城市诞生

作为省会,杭州在“抢人”方面一直领跑全省。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增长了26.79万,占到全省增量的37.2%。杭州也由此成为长三角第三个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大关的城市,达到1220.4万。

但相较2019年巅峰期的56.5万,2021年的人口增量回落了一半,也低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值32.3万。按这个速度,杭州总人口要想超过苏州(苏州2021年常住人口数据尚未公布,七普数据为1274.83万人),可能还得再等上几年。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5)

说到杭州,这里多扯几句,算是背景知识科普。

昨天看到某号推送的一篇文章,标题很悚动,叫作《杭州两年新增常住人口184.4万人》。作者以“七普统计的时间节点,是到2020年10月(确切的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并非当年年底”,所以数据不准确为由,简单地将2021年的人口数据减去2019年的,得出了“杭州两年新增常住人口184.4万”的结论。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6)

的确,“2020年底,因为有‘七普’数据,杭州并未公布当年年底的常住人口数据”,所以直接拿2021年人口数据减去2020年七普数据,得出的2021年城市人口增量,是存在一定误差的。

举个栗子,2020年七普时,浙江省常住人口是6457.76万,如果简单地拿2021年常住人口6540万减去6456.76万,那么过去一年浙江常住人口应该增长83.24万才对(有些图表也的确是这样标的,所以我才自己动手重新作了一张)。但事实上,截至2020年底,浙江常住人口已经增长到6468万(比七普时又多了11.24万),所以才会得出2021年常住人数增长72万的结论。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7)

但是,相较直接拿2021年的数据减去2019年的数据,便武断地说“杭州两年新增常住人口184.4万人”,上面那种计算方式的误差还是要小一些。

这是因为,2011年至2019年(包括这次的2021年)的人口数据,都是5‰抽样推测数据,存在误差。而2020年进行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纠正的正是过去十年基于5‰抽样数据产生的误差。

换句话说,杭州并不是2020年(七普数据为1193.61万)突然比2019年(1036万)增长了157.61万人,而是通过全面普查补齐了过去十年因为5‰抽样少报漏算的部分数据。

既然2020年并没有比2019年增长157.61万人,何来2021年比2019年增长184.4万人的说法?

2、浙江“人口第二城”即将易主

和杭州人口的逐年飙升形成反差的,是曾经的“浙江第一人口大市”温州,如今早已失去了人口吸引力。

2021年,温州常住人口较2020年七普时增长了7.2万。光看增量,似乎还行,全省排名第四。但考虑到温州900多万常住人口的庞大基数,这点增量实在不算多。不仅只有竞争对手宁波的51%,甚至比嘉兴还少了4.31万,而后者的人口总量才551.6万。

目前,宁波常住人口已经达到954.4万,温甬之间的差距仅剩10.1万。根据两地最近几年的增速推测,温州常住人口极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被宁波超过,沦为“浙江第三城”。

相较排名的变化,温州人口更大的隐忧在于市辖区人口的减少。

七普数据公布后,浙江最为骄傲的一点是各地市人口数据全部“飘红”。全国做到这一点的省份只有三个(另两个是贵州和西藏),在沿海主要经济大省中更是独一份,连人口第一大省、十年增长了2000多万人的广东都没做到。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8)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9)

但如果我们将人口数据进一步细分到县一级,就会发现,浙江其实还是有9个县市区人口负增长的。

其中,温州一市就占了三分之一。

更要命的是,这三处人口净减少的地方并不是大家想当然以为的泰顺、文成等西南山区落后县,而是鹿城、瓯海这两个主城区,以及瑞安这个撤市设区呼声最高的“预备区”。

温州也因此成为浙江唯二市辖区人口减少的城市(另一个是舟山普陀区)。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10)

9个人口负增长的县市区分别为:平湖、嵊州、普陀、嵊泗、淳安、龙游、鹿城、瓯海、瑞安。

考虑到人口既是城市吸引力的体现,也反过来推动着城市的发展,所以面对跟A股一样绿油油的温州市区人口数据,不能不为温州的“浙江第三城”位置担忧,毕竟后面的挑战者已经隐隐显露头角。

3、杭甬嘉新“铁三角”渐露雏形

真正对温州“第三城”位置构成挑战的,不是GDP排在其后的绍兴,而是嘉兴。

作为一个嘉兴人,其实我不太愿意“吹捧”嘉兴,以免给读者留下护乡团、不客观的印象。不过最近两年和不少学界、产业界的朋友交流,感觉越来越多人看好嘉兴的未来。

拿人口数据来说,2021年嘉兴常住人口增长了11.51万,仅次于杭州和宁波,不仅远高于温州(7.2万)金华(6.93万)、绍兴(6.6万)、台州(3.81万)等GDP前后位的竞争对手,甚至还领先隔壁江苏省会南京(10.37万)。

至于其他重要的数据指标,嘉兴很多也都已超过甚至碾压温州了。

比如体现政府“钱袋子”厚实程度的地方财政收入和国内税收收入这两项数值,嘉兴都已经反超温州,跻身浙江第三。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11)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12)

再比如上市企业这块,不论是总量(嘉兴50家 VS 温州28家),还是市值超500亿的头部企业数(嘉兴7家 VS 温州1家),嘉兴都呈现压倒性的优势。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13)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14)

至于绍兴、台州,虽然上市企业总数多于嘉兴,但质量显然不如后者。

截至2021年底,嘉兴共有3家企业市值超过千亿,市值在500到1000亿之间的也有4家。而绍兴仅有4家市值在500到1000亿之间的企业,超过千亿的一家也没有。台州就更惨了,连一家500亿以上市值的企业都没有,温台模式还能适应新时代的城市赛跑吗?

4、四城出生率低于死亡率

不过,相比温台,这4座浙江城市的前景似乎更令人忧虑,它们分别是:

湖州、绍兴、衢州、舟山

还是回到本文关注的人口数据来。2021年,上述4市均出现了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的危险征兆。也就是说本地人口在实质减少,之所以总人口还在增长(虽然数量也很少),主要归功于外来人口的涌入。

浙江省各市人口流入排名:浙江最新人口数据公布(15)

这一方面印证了我在本文开头强调的,无论中国的人口形势多严峻,但至少长三角还是相对安全的。

但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即便是长三角城市也还是得精挑细选,像舟山、丽水这种人口总量、增量太少的,或者湖州、绍兴、衢州等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的,还是要小心。

我的态度是,能来杭州的就尽量来杭州,次一点的就去宁波,如果想选个工作生活节奏慢点的三线城市,嘉兴恐怕是首选。

对此,不知各位怎么看?

(更过长三角区域城市分析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三土城市笔记”或“三土演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