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朱元璋真的是个好皇帝吗?朱元璋除了皇帝外

朱元璋真的是个好皇帝吗?朱元璋除了皇帝外竹,“崇柯振而云霭生,繁叶动而风飙起”,历来为诗人所吟咏,宋徐庭筠《咏竹》诗“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写出了竹的劲节虚怀。简析:咏竹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他是一个贫穷的放牛娃,一个落魄的和尚,一个被迫投军的反贼,一个威武霸气的元帅,一个雄踞一方的诸侯,一个勋业盛伟的皇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朱元璋。

他走过一条艰辛的创业道路,他创造了一个强硬的朝代,他取消了一个沿袭千年的制度,他创建了惩治腐败的严刑峻法,他设立了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机构,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朱元璋。

可你不了解的朱元璋是什么样的?这位草根出身的帝王又有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身为诗人的朱元璋,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朱元璋真的是个好皇帝吗?朱元璋除了皇帝外(1)

明太祖朱元璋坐像

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简析:

竹,“崇柯振而云霭生,繁叶动而风飙起”,历来为诗人所吟咏,宋徐庭筠《咏竹》诗“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写出了竹的劲节虚怀。

朱元璋不同于其他诗人的是,他没有从竹的外貌入笔,而是着重描写竹子所遭受的“压迫”,大雪压身,枝叶低垂,但竹子却不甘卑屈,即使“低”,却“不着泥”,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凌云壮志。元朝末年,吏治腐败,赋税沉重,民不聊生,寻常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朱元璋的父母饿死,连入殓的棺材都没有,从小生活在压迫中的朱元璋,没有自甘沉沦,而是勇敢的向统治阶级发出怒吼,用手中的利刃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大明王朝。

鲁迅先生说:“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死亡”,朱元璋无疑是前者,在元朝的等级制度中,汉人的社会地位极低,在这种环境下,锻炼了朱元璋坚韧的品质和敢于同命运搏击的进取精神。“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写出了大雪融化后竹身的挺直,“雪”就是元朝的压迫,生活的碾压,命运的打击,纵然带给人无尽的苦痛,但这些都是短暂的,一旦旭日东升,普照乾坤,再厚重寒冷的大雪也必将消融,到那时竹子又会恢复往日伟岸的身姿。“依旧与天齐”更是写出了一位帝王的气魄胸襟,囊括宇宙,包藏天地。

大雪压身而不沾泥,这首诗写的是朱元璋的坚韧。

朱元璋真的是个好皇帝吗?朱元璋除了皇帝外(2)

郑板桥画

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简析:

朱元璋这首《咏菊》与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首诗都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了菊花英雄的气节和品格,把菊花比喻成被剥削,压迫的人民,鲜明地表达了农民起义领袖吞吐天地的精神风貌。

不与百花同发,自在深秋独放。不同于百花在温暖的春天开放,也不同于百花在秋季凋落,菊花有自己的坚守,凌霜盛开,彰显着菊花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它不愿与那些贪恋暖阳的娇弱花朵为伍,它是一位敢于斗风战霜的勇士。朱元璋是一位敢于向统治阶级挑战的人,他不同于那些慵懦软弱的人,他是深秋独放的“菊”,是一位“吓杀百花”的强者。

朱元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采用李善长“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不急于展示一时的成功,而是期待最后的胜利。他一步步瓦解统治者的力量,一点点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和元庭的抗争中,朱元璋审时度势,当战则战,当退则退。菊花身披黄金铠甲,傲然屹立在萧瑟的西风之中,形象是何等的雄武英伟。朱元璋这首诗以菊喻志,通过描写菊花的独特形象、歌颂菊花的品质精神,抒发了朱元璋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

一身黄金战甲,要与西风一战。这首诗写的是朱元璋的勇猛。

朱元璋真的是个好皇帝吗?朱元璋除了皇帝外(3)

吴昌硕画

不惹庵示僧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简析:

朱元璋曾为了生计而在於皇寺出家,这位草莽英雄或许把寺庙作为了寄托心灵的场所,战胜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的吴政权得到了短暂的修养,在一次外出走访民情的旅途中,经过一座名为“不示庵”的寺庙,作为自己曾经的栖身之所,朱元璋的心里暂时卸下了防备,他想去寺里参拜佛像,可是自己一身的行伍气息却吓坏了寺僧,不肯开门放自己进去。此时的朱元璋已是吴王,是雄踞一方的诸侯,他在战场上走马纵横,气吞寰宇,却不想被一扇门挡住去路,于是写了这首诗。

疆场上跨马提刀,这是何等的英雄事迹,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朱元璋的起义队伍日渐壮大,他从一个兵变成将军,又从将军变成元帅,又从元帅变为吴王,距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只差一步,因为时常在战场拼杀,朱元璋的眉宇间有常人所没有的逼人英气,那些只知读经参禅的僧人哪里识得。

杀尽百万雄兵,三尺宝剑犹腥,这首诗写的是朱元璋的英武。

朱元璋真的是个好皇帝吗?朱元璋除了皇帝外(4)

无题

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似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简析:

在世人的眼中,皇帝是权力的象征,谈笑间便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从来都是普通人羡慕皇帝,哪有皇帝羡慕普通人。可大家都不曾看到,皇帝夙兴夜寐的忧劳,朱元璋的这首诗,就写出了皇帝不同于常人的疲倦。明朝因为胡惟庸案,朱元璋取消了从秦朝开始就沿袭的宰相制度,这一举措虽然使得皇帝的权力更集中,但也增加了皇帝的政务负担。

“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历史上任何一个勤于国事的君主都承担着沉重的压力,他们要使自己的国家繁荣安定,要使自己的臣民富足幸福,这两件事都是不容易做到的,在繁忙的政务和沉重的国事中,朱元璋也发出了“何似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的感叹,富有四海,权倾天下的他只想睡一个好觉,有一场好梦,卸下一身的疲倦。但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深知统治者的懒惰会为国家带来什么样的危难,会给百姓带来什么样的苦痛,他就是在朝廷腐败,官吏压迫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他能体会百姓的艰辛。

何似江南富翁,日高三丈犹睡。这首诗写的是朱元璋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朱元璋真的是个好皇帝吗?朱元璋除了皇帝外(5)

感谢您的点赞,期待您的关注。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