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营心在汉代,我从汉朝来车辚马萧
身在曹营心在汉代,我从汉朝来车辚马萧谢谢您的收听。至此想必您对这次展览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希望您有机会到我们济南市博物馆来一睹《我从汉朝来——文物世界中的汉代济南》专题展览的风采。与秦始皇兵马俑所不同的是,危山兵马俑的写实性已大大减弱。秦俑为世人展现的是庄严肃穆的送葬队伍,陶俑对骁勇善战的帝国战士刻画逼真至极,似乎每一掊陶土都赋予他们威武而奋发的精神面貌;而至汉代,陶俑的面目开始变得温和而写意,尤其二号坑出土的侍女俑婀娜多姿,眉目温顺,被考古工作者戏称为“危山一号美女”。也许是统治者开始意识到陪葬的兵马俑只具有象征意义,也许是汉代物阜民丰的大地更需要温和的社会环境,他们历经时间的洗刷和漫长等待,在沉默的地面下,重现只属于大汉王朝的精神气魄。在以往的经验中,能够陪葬车马俑的陵墓一定规格极高,多为皇帝或王侯的陵墓。同时,从地势上看,位于危山之巅的墓顶应该是主墓室,整个陵地气势宏大,应为汉代规格很高的墓地,出土
为丰富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济南市博物馆在展示本馆精品展览、线上展馆、3D文物、文物动漫片等数字资源的基础上,推出2021年“云上博物馆展览故事”系列,满足公众足不出户在线参观的需求。
今天,济南市博物馆讲解员为您讲述《我从汉朝来——文物世界中的汉代济南》展览故事:车辚马萧——危山兵马俑。
危山汉墓位于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南面的危山北坡上,在2002年——2003年的考古发掘中因发现兵马俑而备受瞩目。危山汉墓中的172个俑、4辆马车以及55匹马组成的贵族出行仪仗队列,在黄土拂尽后,为世人诉不尽的便是千年守卫的济南国风云。陪葬坑南北长9.7米,东西宽1.9米,深约70厘米。传出的是兵车隆隆响,战马萧萧鸣。说起兵马俑,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陕西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秦陵兵马俑的写实、恢宏、大气,令我们印象深刻,而危山兵马俑是继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之后,发现的又一兵马俑坑,也是山东地区发现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兵马俑陪葬坑,它被列为2003年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危山兵马俑阵的排列按照汉代贵族体制安放,前队为骑兵、中部为车队、后队为步兵。骑兵队列每排五人,共计三十人,骑马俑气宇轩昂、栩栩如生,陶马轮廓分明、雄健有力;中部车队是由三驾马车组成,前两辆是驷马立车,由四匹高头大马拉车,后面一辆是双辕轺车,马车两旁有护卫跟随;后面的步兵方阵由百余个陶俑组成,陶俑通高约四十厘米,每排大约十个,身前均摆放陶制盾牌,虽然是形体最小的俑,但个个威风飒爽、神情冷峻。
与秦始皇兵马俑所不同的是,危山兵马俑的写实性已大大减弱。秦俑为世人展现的是庄严肃穆的送葬队伍,陶俑对骁勇善战的帝国战士刻画逼真至极,似乎每一掊陶土都赋予他们威武而奋发的精神面貌;而至汉代,陶俑的面目开始变得温和而写意,尤其二号坑出土的侍女俑婀娜多姿,眉目温顺,被考古工作者戏称为“危山一号美女”。也许是统治者开始意识到陪葬的兵马俑只具有象征意义,也许是汉代物阜民丰的大地更需要温和的社会环境,他们历经时间的洗刷和漫长等待,在沉默的地面下,重现只属于大汉王朝的精神气魄。
在以往的经验中,能够陪葬车马俑的陵墓一定规格极高,多为皇帝或王侯的陵墓。同时,从地势上看,位于危山之巅的墓顶应该是主墓室,整个陵地气势宏大,应为汉代规格很高的墓地,出土兵马俑阵的陪葬坑和主墓室应该同为一体。我们不禁遐想,与主墓室墓主人一同沉睡在危山之巅的究竟是怎样的历史之谜?根据史料记载,济南在西汉时期大部分时间为郡,只分封存在过两个诸侯国,一个是吕后时期的吕国,另一个就是济南国。而洛庄汉墓的发现,基本上已确认墓主人是西汉初期吕后的侄子——吕国国王吕台。那么根据墓葬的年代、历史记载、以及陪葬品来看,危山汉墓的墓主人很有可能是汉景帝时期,参与七国之乱后兵败自杀的济南国国王刘辟光。如此,则该墓的下葬时间应为汉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而这一年,正是刘辟光兵败自杀之年。据《章丘县志·古迹考》记载:“平陵王墓在县西南四十里危山之巅,墓旁有祠。”而根据当地民间传闻,此墓有“铁墓顶”之说,据说刘辟光在叛乱时犹豫了一下,汉景帝因此得以有时间来调兵遣将,在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依然决定厚葬刘辟光,便令人把他葬在危山,为使他不再起祸,就命人以铁水灌入墓中,意思是要稳住他、镇住他。自此,铁墓顶的秘密连同千年的风云变迁,一起深埋在危山之上,只留下这悠远的传说千年吟唱。
至今,危山汉墓的主墓室还未曾发掘,“铁墓顶”神秘依旧,里面会不会有墓主人是刘辟光的直接证据?会不会有金缕玉衣等珍贵文物?一切的未解之谜,都要等主墓室发掘之后才能得到最后的解答。
至此想必您对这次展览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希望您有机会到我们济南市博物馆来一睹《我从汉朝来——文物世界中的汉代济南》专题展览的风采。
谢谢您的收听。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可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