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是白起灭的吗?被白起攻破都城后
楚国是白起灭的吗?被白起攻破都城后在都城郢被白起攻占之后,楚顷襄王立即迁都到陈,也即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带。当然,对于陈都来说,距离秦国依然相对较近,所以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所以,到了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选择迁都到巨阳,也即今安徽省阜阳市一带。公元前241年,面对秦国的步步紧逼,楚考烈王迁都到寿春,也即今安徽省淮南市一带。值得注意的是,在迁都寿春之后,楚国在东边还拥有大片的疆域,比如今江苏省、浙江省乃至于山东省南部等地。而这,自然为战国后,楚国抵抗秦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具体来说,对于鄢郢之战来说,让楚国损失了大片的疆域和众多的兵马。众所周知,都城一旦被敌人攻占的话,不仅会造成己方损失惨重,更会挫伤将士们的士气,这带来的后果很可能就是直接灭亡。比如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邓艾仅仅率领大军包围了蜀汉都城成都,就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现在,对于楚国来说,情况自然是更加糟糕了。但是,面对强大的秦国,楚国却坚持到公元前22
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在白起的一生中,不仅在长平之战中消灭了45万赵国大军,导致赵国走向了衰落,还在鄢郢之战中攻占了楚国都城,从而重创了楚国。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先以汉北上庸之军夺取鄢城、邓城等五座城池(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一带),而后秦军越过秦楚边境山区,自断后援,分三路快速突进楚境,直围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秦军穿插到楚军背后,大破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焚烧了楚王的坟墓夷陵(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向东进兵至竟陵,楚军溃不成军,退却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
不过,虽然在公元前278年被白起攻破了都城。但是,楚国却又苦撑了50多年,直到公元前223年才被秦国彻底消灭。
一
具体来说,对于鄢郢之战来说,让楚国损失了大片的疆域和众多的兵马。众所周知,都城一旦被敌人攻占的话,不仅会造成己方损失惨重,更会挫伤将士们的士气,这带来的后果很可能就是直接灭亡。比如在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中,邓艾仅仅率领大军包围了蜀汉都城成都,就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现在,对于楚国来说,情况自然是更加糟糕了。
但是,面对强大的秦国,楚国却坚持到公元前223年。这一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进攻,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这意味着楚国正式走向了灭亡。王翦继续进军江南,占领越国土地。秦国在楚地设立楚郡,不久之后,秦始皇嬴政又分为九江郡、长河郡和会稽郡。
对此,在笔者看来,楚国之所以能继续坚持50多年,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四点。就第一点来说,楚国地域辽阔,可以通过迁都来抵消都城被攻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战国七雄中,对于韩国、赵国、齐国等缺乏战略纵深的诸侯国来说,都城一旦被攻占,确实离灭亡也就不远了。但是,就楚国来说,显然不存在这一问题。楚国巅峰时期,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在战国七雄中,楚国长期是疆域最为辽阔的诸侯国。
二
在都城郢被白起攻占之后,楚顷襄王立即迁都到陈,也即今河南省周口市一带。当然,对于陈都来说,距离秦国依然相对较近,所以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所以,到了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选择迁都到巨阳,也即今安徽省阜阳市一带。公元前241年,面对秦国的步步紧逼,楚考烈王迁都到寿春,也即今安徽省淮南市一带。值得注意的是,在迁都寿春之后,楚国在东边还拥有大片的疆域,比如今江苏省、浙江省乃至于山东省南部等地。而这,自然为战国后,楚国抵抗秦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就第二个原因来说,楚国拥有都城被攻占后的应对经验。春秋末期,吴国和楚国爆发了柏举之战。此战,吴国3万大军,击败了楚国20万大军。楚军失去主帅,惨败溃逃。此后,吴军又连续五战击败楚军,一路向郢都扑去。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不顾大臣子期、子西的反对,带领亲信逃走。昭王西逃的消息传到军前,楚军立即涣散,子期率部分精兵赶去保护楚王,子西则率残兵西逃,吴军于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农历11月29日攻入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胜利而告结束。
当然,因为楚国除了都城之外,还拥有众多的城池,这让楚国最终击退了吴国大军,恢复了原先的疆域。在此之后,楚国显然也吸取了柏举之战的教训,比如楚国都城之外,适当增强其他城池的实力,从而以备不时之需。所以,等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攻占楚国都城之后,楚顷襄王不至于一下子就不知所措,而是立即迁都到陈地。
三
就第三点来说,楚顷襄王迁都后,立即召集楚国东部的士兵,共有10多万人,从而反击秦国,夺回了楚国西部的十五座城池。公元前272年,楚顷襄王又和秦国讲和,让太子熊完到秦国做人质。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鄢郢之战后,楚顷襄王的反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秦国进攻楚国的势头。在向秦国秀出肌肉之后,楚顷襄又选择和秦国谈和,也即一打一拉之后,秦国暂时放弃了一举消灭楚国的打算。
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患病,熊完逃回楚国。同年秋天,楚顷襄王去世,熊完即位,是为楚考烈王。纵观楚顷襄王的一生,虽然在鄢郢之战中吃到了惨痛的败仗,但是,这位楚国君主显然没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积极做出改变和调整。而在楚顷襄王之后,楚考烈王不仅彻底消灭了鲁国,还在邯郸之战中支援赵国,让秦国大军损失惨重。凡此种种,都成为楚国可以继续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换而言之,如果楚国君主是平庸甚至昏庸的,楚国也难以继续坚持50多年。
四
最后,就第四点来说,则是当时的秦国,也很难全力攻打楚国。虽然在鄢郢之战中,白起以少胜多,拿下了楚国的都城。但是,因为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诸侯国还具备反击秦国的实力,这让秦昭襄王投鼠忌器,不敢将精力一直放在楚国身上。尤其是当时的赵国,更是成为了秦国的心腹大患。比如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赵国,双方爆发了阏与之战。一年后,赵国大将赵奢在阏与击败了秦国大军,这让秦国受到了不小的挫折,也为长平之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赵国,攻占了三座城,赵国的左师触龙说服太后派遣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齐国于是发兵营救赵国,秦军开始撤退。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公元前263年),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攻占了南阳(河南焦作修武县以西),占领并断绝了太行山道。自从阏与之战后,秦国逐渐将重心放在了赵国、韩国、魏国等诸侯国身上了。
从秦昭襄王的角度来看,如果不先重创赵国,就准备一鼓作气消灭楚国,无疑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楚国疆域辽阔,秦国至少要出动数十万大军,才有机会消灭楚国,这会导致国内空虚的情况发生。在此背景下,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国完全可以趁势攻打秦国,这会让秦国腹背受敌。综上,楚国能够在都城被攻占后,继续坚持50多年,主要还是依赖于广袤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