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60年来,这是头一次。打头炮的,便是《十五贯》。这一次,将会出现5个况钟和5个娄阿鼠,浙昆五代人,都会登场。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那篇著名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一晃,60年过去了。2016年的此时,我们需要一次回眸,一场致敬。为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暨浙江昆剧团建团60周年、《十五贯》晋京演出60周年,“浙、沪、苏”长三角三地联动杭州站昆剧演出,将在4月1日到3日,在杭州剧院连演3场。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1)

《大众电影》刊登的《十五贯》剧照

1956年发生的3件事,让浙江昆剧团,以及六百年昆剧的命运发生了转折——

1956年4月1日,当时的浙江省文化局批准,“国风苏昆剧团”从“民营公助”转为国营单位,并改名“浙江昆苏剧团”。

4月10日,濒临倒闭的剧团,为了“救活”自己改编排演《十五贯》在北京首演。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各看了两场。

5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那篇著名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

一晃,60年过去了。2016年的此时,我们需要一次回眸,一场致敬。

为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暨浙江昆剧团建团60周年、《十五贯》晋京演出60周年,“浙、沪、苏”长三角三地联动杭州站昆剧演出,将在4月1日到3日,在杭州剧院连演3场。

打头炮的,便是《十五贯》。这一次,将会出现5个况钟和5个娄阿鼠,浙昆五代人,都会登场。

60年来,这是头一次。

就算你不是戏迷,没看过现场,但一定听过它的名字,就像越剧有《红楼梦》,黄梅戏有《天仙配》,豫剧有《朝阳沟》,《十五贯》便是昆剧的代表作。

还有周恩来那句经典的话:“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在各个版本的描述里,反复出现。

但是,还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细节,那些人,那些情,落英缤纷。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2)

老《十五贯》剧照

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昆剧凋零,台上唱的比台下看戏的人多,也没有正规的昆剧团。从浙昆的前身“国风苏昆剧团”的名字里,就能看出“混搭”——苏,是苏滩,昆,是昆曲,这名字,是时任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的田汉取的。 1953年,在看了一出“又素又荤”的《游园惊梦》后,他把“国风剧团”改名为“国风苏昆剧团”。

虽然有些“乱”,但艺术家的专业和对昆曲的坚守,让田汉很感动,他马上给当时的浙江省省长沙文汉写信,邀请剧团到北京演出。

《十五贯》并不是一炮而红的。

要知道,在这之前,很多人已经几十年没看过昆剧了,对这久已衰落的剧种很陌生。

4月8日,《十五贯》来到北京前门外的广和楼剧场,先在内部做了一场试演。

田汉和梅兰芳都来了,散场后,田汉特意来到后台,给演员们打气:“别看这个场子又旧又简陋,你们知道吗,这个广和楼以前叫查楼,两百多年前,洪升就在这里演他的《长生殿》。你们这次到北京来也在这里演,既演《十五贯》又演《长生殿》,昆曲就从这里重新兴起,那不是很有意义么?”

“南昆已陷泯灭的边缘,这出戏把这个剧种救活了。”他回家后,连夜写了剧评《看昆苏剧团的“十五贯”》,登在《光明日报》上。

真的被他说对了。

但是,4月10日公演的《十五贯》,还是因为水土不服,1000张票只卖出了40张。

“要有信心,不要因为最初的冷场就轻易换戏。”时任浙江省文化局局长,并主持剧本改编的黄源,这样叮嘱带队去北京的省文化局副局长陈守川。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3)

之后,“满城尽说《十五贯》”的过程,看一组数据就很清楚了:从4月10日到5月27日,《十五贯》在北京共演出46场,观众达到7万多人次,之后的全国巡演,共演了98场,14万人观看。之后又拍成电影,全国500多个剧团演出《十五贯》……

那些年,《十五贯》登上了时尚杂志《大众电影》的封面,各种画报、漫画、说明书、数不胜数,还被译成英、法、西班牙文,如今的孔夫子网上,还能看到法文版的收藏,被粉丝出高价拍下。

前不久,一位研究生找到黄源的儿子黄明明,说正在写《十五贯》的论文,希望看看当年的第一手资料。而我们,翻着泛黄的书页,再次走进60年前的现场。这些,都是这个时代,对于一部经典戏的关注。

当年,欧阳予倩看完戏,在归途列车上他说:“谁说中国老戏,特别是昆腔戏没有现实主义?这就是现实主义。”

《十五贯》的崛起与开创

一出戏风行的偶然与必然

昆剧传字辈艺术家,取“传”字,便是希望把昆剧代代相传。

《十五贯》演出60年,到现在还在演,“况钟”周传瑛的儿子周世瑞,“娄阿鼠”王传淞的儿子王世瑶,又把戏教给了下一代。

而当我们在黄源的儿子黄明明家里看到的,又是另一种“传”。

从1956年首演开始,各种《十五贯》的戏单一一“穿”上塑料套,没有一点灰尘。还有从1955年开始,黄源主持整理的《十五贯》初稿、整理本、第一版、电影分镜头等油印剧本,各个剧种,各种语言的《十五贯》剧本、连环画,厚厚的60多份群众意见的原稿,以及周恩来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稿原件和手抄本……分门别类,装入两个“档案盒”中,干干净净。

制药厂里的排演

其实,“国风”最初准备晋京的剧目,并没有《十五贯》,只有《长生殿》。

“黄部长(黄源曾兼任浙江省委文教部副部长):前你陪同印度电影代表团,我与你同外宾照的活动照片,印好,特请你查收。张俊祥,11月6日。”黄明明保存的这张关键性的便笺,道出了一次转折。

1955年11月,时任上海市电影局局长的张俊祥,陪印度电影代表团来杭州。外宾走后,11月21日,黄源陪他去看“国风”的演出,在杭州东坡剧院,很巧,演的正是《十五贯》。散场时,张俊祥舒了一口气说:“这出戏真激动人心啊!”

当晚,黄源就查了《缀白裘》里《十五贯》的几出折子戏,而后,专门向梅兰芳借了剧本《十五贯》对照。随后,他和作家郑伯永,以及浙江省越剧团编导陈静一起,讨论改编思路,之后,便成立了剧本整理小组。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4)

演员们排演《十五贯》

怎么改戏,是个很大的问题。

《十五贯》本不算一出好戏。双线展开,剧情冗长,全本26折要演12个小时,至少得两三个晚上。打开黄源整理的第一稿剧本,第一页上方,他把原本11折里的“商赠”和“男监”去掉,又突出了人物形象,尤其是况钟,原来的剧本太过神化。

“判斩一场,况钟听见犯人喊冤后,由问话中发现时间地点不符,才开始怀疑犯人冤枉,而不是像从前由鬼神启发而怀疑的。”当年梅兰芳对这一点改编,十分赞同。

作家汪曾祺也曾说,整理传统戏最成功的一部是昆剧《十五贯》,“它所达到的水平,比《将相和》、《杨门女将》更高一些,因为它写了况钟这样一个人物,写得那样具体,那样丰富,不带一点概念化和主题先行的痕迹。”

但是,演员们一开始是持怀疑态度的——这样一改编,剧团的情况就会好转了吗?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5)

黄明明收藏的各个剧种改编的《十五贯》剧本

这出戏大家并不陌生。黄明明收藏了一张1928年8月2日的《申报》(复印件),上面印着周传瑛等传字辈要来“大世界”演《十五贯》的介绍。后来,“国风”把戏删减为11折,但看戏的人,依旧不多。

因为没有排练厅,他们借了上海蔡同德制药厂杭州制药工厂的厂房,这个地方,就在现在的华侨饭店附近。厂里停工时,他们就排练,当时还是石板地,黄源每天也从早泡到晚,边排边改,回到家,身上还有一股浓浓的药味。

从剧本脱稿到排练完成,包括作曲和舞美工作,只花了20天时间。

当年的“字幕组”

1956年1月1日,首场审查演出要开始了,地点,就在胜利剧院。

邀请的观众,是全省搞戏改的干部,以及各剧种的主要演员,能不能通过审查,黄源心里还是有点七上八下,于是,他动了一点脑筋。

他特地安排了下午先按老本演,晚上演新本子。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6)

为了让大家看得懂,他还在台前,设置了一个字幕条,把唱词和念白,用幻灯片一张张打出来——是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看戏时常见的字幕条,如今发展成了台两边各一条。当年,《十五贯》是首创。

新老一对比,效果一下子出来了。这出戏在胜利剧院一连演了23场。有意思的是,当时省文化局还专门设了一个电话,听听大家的即时意见。要知道,当时有电话的人家很少,但那段时间,却接到了200多个热线。

《十五贯》终于可以对外公演了。

第一站选哪里呢?黄源和剧团商量,去上海。

大上海盛行最早的剧种,就是昆剧,周传瑛、王传淞正是从那里走出来的。要想红,就必须先过了这个“码头”。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7)

2月14日,永安公司7楼顶端的永安剧场,《十五贯》连演25场,初一到初四场场爆满。

戏开演前,观众手里都发到了一张剧团特制的朱印意见表,如果散场后写完,就收回,如果来不及,就带回去写。

黄明明有个厚厚的文件夹,第一页写着“各地观众对《十五贯》的意见”,里面满满当当夹着60多张“豆瓣剧评”,有的写不下,就写在400字方格纸上。

公安部门也组团来看了,有人提出来:你是斧头杀人的,这个血应该怎样喷射,角度如何,才符合实际。

谁先演

“有一天,剧团领导要求我们理好发、洗好澡,穿得干净一点,说是要进中南海,有一场重要演出,到了中南海怀仁堂,才知道毛主席来看我们的戏。”

周世瑞是周传瑛的大儿子,当年,他跑龙套,在《十五贯》里演衙役等3个小角色,这个情景,历历在目。

1956年5月17日,周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专门召开了一整天《十五贯》座谈会,当年“速记稿”,也被黄源珍藏着。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8)

浙江昆剧团十五贯舞台剪影

黄明明说,60年来,这出戏有两次高潮,一次是1956年,另一次就是1977年-1978年的重演。“四人帮”粉碎以后,我国第一部被解放的戏,就是《十五贯》。

但是,这部戏在大江南北重演了上百场,却主要都是江苏昆剧院演的。这里,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插曲。

江苏昆剧院的林继凡是王传淞的弟子,黄明明的朋友。“文革”后期,他带了一批演员到杭州,在西湖电影院斜对面一个招待所,他们把床掀掉,腾出场地学《十五贯》。本子从黄家借,又每天蹬着三轮车,把王传淞、周传瑛等老师接来教戏。

戏学完了,“四人帮”粉碎了,他们准备排演。但是,江苏省委专门打了一个公函,给浙江省:这个戏是你们浙江搞的,是不是你们先演?

而在1978年上海昆剧团复演《十五贯》的戏单上,标题处,特意加了一句话:向浙江昆剧团学习剧目。

这种尊重,颇让人感动。

1978年后,浙昆恢复演出《十五贯》,60年来,一共演出了1500多场,如今,还在继续。

《十五贯》跨时代的意义

清官、乌纱帽与为民平反

昆曲《牡丹亭》从“青春版”开始风靡当下,不过10多年的时间。而一出清官雪冤案的《十五贯》,在中国火了60年,每个时代都能扣准脉搏,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60年前,它的轰动不止于挽救一个剧种,实际上因为它的成功,使得大量传统剧目回归舞台,戏剧演出市场得以复苏。

60年后,这接地气的悬疑剧依然在拉拢现代人和昆剧的距离。

一个清官冒着丢乌纱帽的风险,也要将一桩杀人案调查个水落石出,像况钟这样的官放到今天,依然是老百姓尊重并期待着的。如果说《牡丹亭》的爱情与生死主题是永恒的,那么《十五贯》所探寻的尊重生命、追求司法公正的主题至今也是不过时的。

当年带动大批传统剧回归

60年前,《十五贯》轰动到什么程度?《人民日报》发文表彰,京城的政界和艺术界名流都高度评价,这股现象级的旋风究竟为何形成呢?

许多文艺评论家认为,《十五贯》当年超乎寻常的影响力,与当年的时代政治背景密切相关。

一个清官,深入实地考察冤案,为民平反的故事,契合了当时社会“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愿望。

在“文革”时期,“造反派”的揭发材料里也认为,改编者黄源等人有意识地用《十五贯》借古讽今,改编的初衷就是用以反对当时“肃反扩大化”的偏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傅谨认为,“或许当时确实有一部分官员希望通过这出戏来批判主观主义和官僚作风,以婉转曲折地表达他们对‘肃反扩大化’的不满情绪。不过,这不足以解释昆曲《十五贯》获得的成功。有无数比《十五贯》更切近当时政治需求的剧作,获得过比《十五贯》更多的赞誉。但政治热潮一过,转瞬间就被人们忘记。而《十五贯》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是没有从原作之外强加进去一些它本来无法承受的主题。整理改编者只是从原作中发现了它的积极因素。”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9)

浙江省昆曲团《十五贯》剧照

“1952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以农民起义英雄以及底层民众为主角的剧目如《雁荡山》等得到了新社会的认可;而以‘正确区分爱情和色情、神话和迷信’为理由,《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爱情题材的剧作也获得了存在的合法性;《牛郎织女》等神话题材剧目也因为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想象,被允许继续上演。”傅谨说,“但这次展演没有解决‘戏改’带来的所有问题,剧目题材依然受限严重。”

中国人喜爱的“清官戏”,因为歌颂的主人公是“封建官僚阶级”成员,当时也被认为是不适合上演的。

“所以《十五贯》的出现背景,恰是戏剧界对上世纪50年代初的‘戏改’以来上演剧目贫乏,剧场上座率下降,因而导致戏剧萧条,艺人生活普遍陷入困境的状况,提出越来越强烈的批评之际。《十五贯》获得了各方肯定,终于为清官戏的上演找到了充足的理由。自此以后,除爱情戏以外,大量的‘袍带戏’也终于有了存在的合法性。”

“接地气”的艺术跨越时代

如果说《十五贯》60年前的成功含有一定的时代因素,那么60年来它的长盛不衰就更值得当下的艺术工作者思考了。

“随着人们精神追求和思想观念的巨变,依然能立在当代的戏剧舞台上,让我们为之感动,我想它留传的唯一理由,应该就是永远的艺术性。”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艺术研究所所长朱为总说。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10)

《十五贯》剧照

上世纪50年代的新版《十五贯》,首先从演出时间上缩减到一个晚上能演完,删去了双线结构,还把原来剧本中的“双熊奇梦”、“因果报应”等神秘色彩剔除了。重点突出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坚持真理的现代价值观。

《十五贯》的剧情本身是跌宕起伏,也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主要演员的表演也称一绝。“例如饰演况钟的周传瑛先生,在昆界素有‘褶子、扇子、翎子,三子唯传瑛’之誉。他在《十五贯》中表现出来的人物内心激烈的自我矛盾,是这出戏十分精彩的部分。而饰演娄阿鼠的王传淞,是昆界传字辈的名丑,特别擅长阴阳诡谲、奸诈刁钻的人物。《十五贯》里娄阿鼠只有两场戏,却能让观众过目不忘。”

朱为总最感慨的是,在20世纪末昆曲最低潮的时期,“杭州人可能都不知道杭州有浙江昆曲团。但是很多人会记得,《十五贯》里的娄阿鼠演得好!我想50年代的人做梦也想不到,当年一出所谓‘政治戏’,时隔几十年之后,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是这出戏里的一个坏人。”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11)

实际上,朱为总参加过1978年浙昆恢复成立之后《十五贯》的再度修改整理。“我们改来改去,始终觉得不如1955年版的戏好看。这些新改的《十五贯》都是演不了几场,就回归到原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老版上去了。可见,经典的戏,就是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的。好的东西一定雅俗共赏,它的世代流传,一定是因为永远的艺术性。”

感谢浙江昆剧团、黄源儿子黄明明对本次报道的支持

【浙江新闻 】

为什么说十五贯撑起整个昆曲(昆曲十五贯风行记)(12)

《十五贯》的故事来源

《十五贯》的故事来源于《错斩崔宁》,这是一部宋人话本小说,故事来源于民间,作者不详。

小说讲的是宋高宗时期,南宋临安城一户人家的故事:刘贵得岳丈赠钱十五贯欲做生意,酒后戏言招致杀身之祸,崔宁携十五贯归乡,途遇被害人刘贵的“小娘子”陈二姐,一路同行,因而两人被误认为凶手,被临安府尹草菅人命,最后,刘贵的“大娘子”巧识杀夫仇人,报仇雪恨。

这个话本最早收入《京本通俗小说》,后被明末冯梦龙选入了《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稍加修改,改名为《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又被清代剧作家朱素臣改编为传奇《双熊梦》,浙昆的《十五贯》便改编于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