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元顺帝在任多少年:元朝最后一名皇帝元顺帝真是死于痢疾发作
元朝元顺帝在任多少年:元朝最后一名皇帝元顺帝真是死于痢疾发作至正二十年(1360年)十二月,漠北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起兵作乱,直逼上都,并遣使告诉顺帝:“祖宗以天下付汝,汝何故失其太半?盍以国玺授我,我当自为之!”次年被镇压。自脱脱被逐杀以后,元顺帝彻底堕落,他受哈麻蛊惑,声色犬马,沉溺密宗,修炼所谓“男女双修之术”,还在宫中建清宁殿,绕殿一周建百花宫,每五日一移宫,朝政则交给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至正十六年(1356年),哈麻企图让顺帝禅让于皇太子,被其妹夫秃鲁帖木儿捅给顺帝,元元顺帝大怒,说:“朕头未白,齿未落,遽谓我为老耶?”遂贬斥哈麻。“上都五月雪花飞,顷刻银装十万家。说与江南人不信,只穿皮袄不穿纱。” (杨瑀《山居新语》)这样的气候不应该是痢疾流行的季节。况且当时他的医疗卫生条件不坏,奉梓宫北走的官员中就有御医。不要说应昌宫室完备(未受明军攻击前),药材储备必然丰富,当地自古特产就有甘草、石榴皮等,正是治疗痢疾的良药。奇皇后影视形象(图片来源
元顺帝逃亡应昌(图片来源网络)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是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
公元1368年,明军攻破大都,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元顺帝逃亡上都,后转至应昌。并两次组织元军反攻,未成。1370年4月28日,元顺帝病逝于应昌。明太祖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谥号顺皇帝。
但元顺帝之死却非常的可疑。明实录洪武三年四月卷中失载了元顺帝死亡的情况,按照《元史顺帝纪》的说法:“四月丙戌,帝因痢疾殂于应昌。寿五十一,在位三十六年。”以常理来说,痢疾发作致死应是一种急性食物中毒。此病多发于夏秋季。而塞外的农历四月,气温仍然很低。元朝诗人范玉壶在描述位于应昌以南上都开平初春的诗中写到:
“上都五月雪花飞,顷刻银装十万家。说与江南人不信,只穿皮袄不穿纱。” (杨瑀《山居新语》)这样的气候不应该是痢疾流行的季节。况且当时他的医疗卫生条件不坏,奉梓宫北走的官员中就有御医。不要说应昌宫室完备(未受明军攻击前),药材储备必然丰富,当地自古特产就有甘草、石榴皮等,正是治疗痢疾的良药。
奇皇后影视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而元朝皇后奇氏与太子多年谋求元顺帝“禅让”而取大位的历史,更加让人怀疑元顺帝死亡的真正原因。元顺帝死于四月二十八丙戌。而李文忠活捉报国丧俘虏的地点在应昌百余里南,时间是五月辛丑,也就是五月十三日,在元顺帝死亡后的第十六天。哪里有欧亚各帝国的宗主、黄金家族的大罕死后十余天,而丧闻不出百里的道理?!这很可能就是政变之后封锁了消息。
自脱脱被逐杀以后,元顺帝彻底堕落,他受哈麻蛊惑,声色犬马,沉溺密宗,修炼所谓“男女双修之术”,还在宫中建清宁殿,绕殿一周建百花宫,每五日一移宫,朝政则交给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至正十六年(1356年),哈麻企图让顺帝禅让于皇太子,被其妹夫秃鲁帖木儿捅给顺帝,元元顺帝大怒,说:“朕头未白,齿未落,遽谓我为老耶?”遂贬斥哈麻。
至正二十年(1360年)十二月,漠北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起兵作乱,直逼上都,并遣使告诉顺帝:“祖宗以天下付汝,汝何故失其太半?盍以国玺授我,我当自为之!”次年被镇压。
此时奇皇后与皇太子渐萌异心,企图让元元顺帝禅位。他们害死了反对内禅阴谋的左丞相贺惟一,又以宦官朴不花、丞相搠思监为倚靠,赶走直言进谏的陈祖仁、李国凤等大臣,逐渐控制了朝廷。
而翻阅蒙古历史,发现古代蒙古人似乎颇钟爱下毒杀人的把戏。上至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尔人毒杀,下至也先太师毒杀阿拉知院的儿子等等。
至于俘虏中的后妃宫人,按照明朝记录里没有元顺帝著名的高丽皇后奇氏,而元顺帝所宠爱的所谓“宫中七贵”,从名字就可以猜出香艳无比的“龙瑞娇、程一宁、戈小娥、张阿玄、支祁氏、英英、凝香儿”(喜蕾《元代高丽贡女制度研究》转引陶宗仪《元氏掖庭纪》)也没有包括在内。
元顺帝年轻时影视形象(图片来源网络)
随北元太子逃走的数十人,按常理和蒙古的习俗去推断逃跑的自然没有女人和老人。《元史顺帝纪》云:“四月丙戌,帝因痢疾殂于应昌。寿五十一,在位三十六年。太尉完者、院使观音奴逢梓宫北葬。” 也就是在李文忠大军抵达之前,元顺帝的梓宫已经北去了。那些目睹并参与元顺帝朝宫廷阴谋、荒淫、荣华与幻灭的美丽女人应该也随着元顺帝的梓宫北走了,流落在茹毛饮血的茫茫草原中自生自灭了。
总之,元顺帝死亡存在着疑点。但从《北巡私记》和《庚申纪事》的相关记载来看,元顺帝逃亡北方后,身体一直不好。至于痢疾,好像当时在草原春季颇为流行。《北巡私记》的作者本人刘佶跟随元顺帝出逃,就曾在洪武二年五月十四日“苦痢请假养疴,至六月初旬始愈。”元顺帝本人也多次“不豫”。以此来推测,元顺帝已然病入膏肓,通过政变来夺权似乎也无必要。姑妄言之,元顺帝死亡原因真的是痢疾发作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