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于成龙故居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升任湖广下江防道道员,次年,转升福建按察使,康熙十九年(1680年),五十四岁的于成龙出任直隶巡抚。直隶拱卫京师,免不了与王公大臣打交道,而于成龙任上,不畏豪强,不管你是谁,只要犯法,一律从严处置,谁的面子也不给。于成龙为官廉洁,除了俸禄之外,一介不取,从不接受他人贿赂。故于成龙一生都非常贫苦,每天"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转任两江总督后,依然廉洁奉公、勤俭节约,"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尤其一生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于是百姓皆亲切称其为"于青菜",其清操苦节享誉当时。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享年六十八岁。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其宦海二十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二十年后才得一见。陈廷敬的《于

中华数千年历史中,皆有非常奇妙的巧合,也许这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据记载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三个廉吏清官叫"成龙"的名字,其中两个名字一模一样皆叫于成龙,而剩下一位的名字叫喻成龙,除此之外,三位皆有一个共同点:皆是清官廉吏之典范。

一、"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字北溟

于成龙,字北溟,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山西离石人。曾在明崇祯年间参加乡试,但看到明末局势混乱,官场腐败,于是在试卷上痛陈时弊、直抒胸臆,结果正榜无名,勉强考取了个副榜贡生。副榜贡生相当于备取生,不算中举,但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会试之后,于成龙以父亲年老为借口,辞去做官的机会,回到来堡村。满清入主中原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参加乡试,落选,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从国子监肆业后"吏部议叙"到广西罗成县当了知县,因稳定住了当地混乱的局面,从此受到朝廷重视,一路升迁,康熙十二年(1673年),任湖北武昌知府,这时候赶上三藩之乱,吴三桂起兵,湖北战事四起,不久转任黄州知府,在武昌和黄州,数次皆平定叛乱,受到时任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1)

于成龙,字北溟(1677~1684)

康熙十六年(1677年),升任湖广下江防道道员,次年,转升福建按察使,康熙十九年(1680年),五十四岁的于成龙出任直隶巡抚。直隶拱卫京师,免不了与王公大臣打交道,而于成龙任上,不畏豪强,不管你是谁,只要犯法,一律从严处置,谁的面子也不给。于成龙为官廉洁,除了俸禄之外,一介不取,从不接受他人贿赂。故于成龙一生都非常贫苦,每天"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转任两江总督后,依然廉洁奉公、勤俭节约,"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尤其一生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于是百姓皆亲切称其为"于青菜",其清操苦节享誉当时。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病逝,享年六十八岁。于成龙去世时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其宦海二十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二十年后才得一见。陈廷敬的《于清端公》记载:"时署中无亲指,衣食、饭舍皆不备,江宁守于公经理其丧。"出殡时,百姓商贾集体送行,哭声震天,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命塑像祭祀,赠太子太保,谥号"清端",此为对其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雍正时期入贤良祠。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2)

于成龙故居

于成龙堪称天下廉吏模范,深受康熙赏识,谓之"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在康熙年间一提"于青天",就是说这位于成龙,于北溟了。

二、"奉公守法,洁己率属":于成龙,字振甲

此于成龙,字振甲,汉军镶红旗人,生于清崇德三年,辽东盖州人。儿时全家徙居广宁(今辽宁北镇市),十一岁举家从龙入关至北京通州,后移居通州张家湾。十三岁时又移居延庆州,并开始科举学习。十六岁时又移居固安南房上村定居。因八旗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故在十六岁时开始学习满文,并在二十岁进入国子监学习,二十三岁考授吏部做笔帖式。此时,因屡有战功的大伯于得水无子嗣,故将于成龙过继给大伯,康熙七年于成龙荫生授乐亭县令。其三十岁进入仕途,开始了长达三十三年并数次沉浮的宦海生涯。而因幼年时期在不断的迁移中生活,颠沛流离的艰辛生活是当时底层旗人的典型写照。童年的艰难困苦造就了其体恤民生、关爱大众的品格,即使后来成为名声显赫、权顷一时的封疆大吏,依旧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得康熙皇帝的赞赏和百姓的爱戴。(为了区分其同名同姓之二人,下文以其字称呼)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3)

于成龙,字振甲(1638~1700)

于振甲也是一位能员干吏。在任乐亭知县,以及滦州知州时,老百姓安居乐业,深受百姓拥戴。在其被弹劾离任时,全城百姓为其喊冤,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留任。比较巧合的是,当时的直隶巡抚于成龙和其同名同姓,也冥冥中注定了俩人惺惺相惜之情,且后来发展之关联。于北溟改任两江总督时,上表举荐同名同姓的于振甲出任江宁知府。康熙南巡时,也曾亲自召见于振甲对其多加勉励,让其向于北溟学习,并擢升安徽按察使,负责治理河道,且颇有建树。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于振甲出任直隶巡抚。到任后,雷厉风行,很快废除了累民弊政,惩治贪官污吏受到百姓和朝廷一致好评。其也经常微服私访,体查民情,甚至不顾生命危险,深入匪巢。面对仗势欺人的官宦子弟、土匪豪强、宫廷太监等为非作歹之徒,于振甲不畏强权、忠勇果敢,为百姓平冤昭雪,在其治理下,直隶省犯罪者日益减少,百姓皆安居乐业。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4)

于公振甲碑

次年,加封太子少保衔,康熙同时勉励其:"国家设官分职,原以绥靖地方,惠养黎庶。督抚为封疆大吏,表率属员,尤须才守兼优,谙练政务,方于吏治民生实有裨益。巡抚于成龙自为县令以至郡守,素秉清操,爱民尽职。遂从臬司超擢巡抚。简任以来,孤介自持,清廉益著,厘奸剔弊,扶弱锄强。境内谧宁,旗民允服,殊为可嘉。从优特加太子少保,以为廉能称职者劝。"康熙二十九年,任左都御史兼镶红旗汉军都统,康熙听闻其家贫如洗,便赏赐房屋一百九十四间,一家人才享受到团圆之乐。

康熙亲征噶尔丹期间,特命丁忧中的于振甲督运中路大军粮饷,凡内外一应文武大小官员俱听其调遣,时有"六部不得掣肘"之旨。由于转运及时,助清军一举剿灭噶尔丹。回京后康熙帝慰劳于振甲曰:"卿辈辛苦,得成大功!”特加军功四级,授拜其喇布勒哈番(骑都尉)一职,可世袭。次年于振甲以总督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职务管直隶巡抚。这是其第二次担任直隶巡抚,不过此次是以总督之名任职,在任期间浚通浑河、无定河,竣工后,康熙帝亲自视察,龙颜大悦,经于振甲提名,康熙御赐永定河,此乃大名鼎鼎的北京永定河。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5)

康熙《察永定河》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时年六十三岁的于振甲因积劳成疾在河道总督任上去世。赐其谥号曰:襄勤,并多次派人祭奠。雍正八年(1730年),诏入祀贤良祠。

三、"有龙图之目":喻成龙,字武功

据《建德县志》载:"喻成龙,金州人,才猷练达,陛本府别驾,转潞安同知,陛本府知府,丁尤服关,辅临江府,晋山东监道,转按察司,陛布政使司,三任山东,转工部侍郎,授安徽巡抚,历湖广总督,刚明果断,遇事立剖,人莫敢欺,所至,有龙图之目。"

喻成龙,字武功,清汉军正蓝旗人。历任安徽建德知县、山西潞安府同知、池州知府、山东布政使。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任太常寺卿,协同左都御史于振甲督运中路军粮,平定噶尔丹叛乱。因功授大理寺卿。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转任兵部督捕侍郎,不久调任工部左侍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提拔为湖广总督,负责督修高家堰,深受康熙赞赏。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6)

康熙御赐喻成龙"廉善是推,贪黩毋宥"碑亭

喻成龙年二十时,以恩荫任江南建德令,廉明仁爱,屡受提拔。正赶上吴三桂、耿精忠叛乱,喻成龙虽已离任,但抚军对他的才能非常欣赏,就让他留下协助分兵剿敌。喻成龙亲冒弓矢,勇猛战斗,所向披靡。打扫战场时缴获了一本当地官员附逆的姓氏簿,喻成龙没有声张,悄悄烧掉,因此保全了很多官员的性命。官员百姓不忘厚爱,为他勒石塑像,很多年后,兰台山地方仍然还在不断祭祀他。

授池州郡丞,督促军需,因劳绩显著,升任本郡郡守。那时兵事频繁,喻成龙勤勉实干,不辞劳苦,督造了大量战船。尤其关注百姓生活,令所属各地建筑义仓广积粮谷,以备灾荒之年,储粮至数十万石。每遇歉收灾荒年头,开仓赈济,百姓因此免却饥饿之虞。又创建书院,置买学田,购积藏书,大兴文教事业,每逢政务闲暇就与生童讲论学问,引导他们从事经济实学。池州在江南不算什么大地方,经喻成龙数年辛勤治理,一时彬彬称盛。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7)

补授江右临江府知府。虽然此地地瘠民贫,喻成龙加意抚慰,循声大振。不久,擢升山东省盐运,转任臬司、藩司。长期连任,在山东政绩卓著。有一年辽东歉收,朝廷令山东地方由渤海运输米粟救济灾荒,特下诏委派喻成龙率粮船百艘星夜兼程进发辽东。老天作美,连续几个月海上风平浪静,船队安全抵达后,救活辽东民众成千上万。一年之内,喻成龙晋升冏卿、廷尉、少司空,三迁显官。别人都艳羡不已,以为殊荣,喻成龙却更加谦谨悚惕。

乙亥岁,北方边境军情紧急,他又奉朝廷之命负责运输粮草。两经浩瀚沙漠,直达青海绝塞,全力保证了军粮供应,后转升少司马。奉皇上命令视察河道堤防,屡屡建言,奏报治理方案被批准后,大举展开修筑工程。同事九人,凡有所筹划建树,大多出于喻成龙处分裁断,漕运遂恢复畅通。回朝覆命,皇上详细了解情况,顾问谆谆,喻成龙条对悉当。不久,简任湖广总督,随驾南巡。蒙恩赐华衮、匾对、诗章字帖甚多。解职归田间,以读书吟咏自娱,有诗集行世,著有《塞上集》、《九华山志》十二卷、《西江草》一卷。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而卒。

历史上康熙的重要大臣都是谁,康熙年间的三位(8)

康熙帝像

喻成龙本人才谋兼备,见多识广,而通晓人情事故,处事刚明果敢,为官清廉,如龙图(包拯)再世。为官期间,生活简朴,从不贪图享受,每日粗茶淡饭,遇到岁荒之年,便以糠屑杂米煮成粥为食,节省余米赈济灾民;南乡人多有饮茶习惯,其仆从无以得茗,即使是在湖广总督任上,也是每日吃粗米,啖青菜。其品行也和其他两位于成龙一样,一心谋国,从不营私;只知恤民不知爱身,舍小家为大家,爱民如子,为官处世,恪守清廉,从不纳礼受贿。在任期间严厉打击盗贼贪吏,拯救民生,富泽百姓。

清康熙年间的三位"成龙",皆为清官廉吏,彼此之间又颇有渊源,可谓是巧合至极。三人为康乾盛世付出了毕生贡献,而其后人应铭记此三位廉吏之风骨典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