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吃饭前要干什么(溥仪的饮食生活)
溥仪吃饭前要干什么(溥仪的饮食生活)因此溥仪一有机会就多吃,暴饮暴食,如果有人劝阻,他非但不听,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但只有一个人可以制止,这就是溥仪的乳母王焦氏。可惜溥仪小时候的肠胃非常差,吃多了就会拉肚子,但溥仪又特别喜欢吃东西,不过因为清代皇室有个习惯,就是怕孩子吃多了容易不消化,就让孩子少吃,这让溥仪每天都饿的半死,有时候饿的只能吃喂鱼的冷馒头,有一次看到贡品中有酱肘子,饿晕的溥仪不顾阻拦,上去就啃,可惜没什么力气,被太监给拿走了。其实溥仪的伙食经历了晚清时期讲究“排场”的花里胡哨的摆盘食物,后来迷恋上了西餐,从此对西餐一发不可收拾,到特赦后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多姿多彩的。溥仪三岁的时候登基,虽然那时候满清已经江河日下,但在众多人心中,溥仪依旧是万人之上的皇帝,不过照顾小皇帝是一件费力的时期,就好比大家照顾小孩子,得付出很大的精力,何况是皇帝。幼年溥仪
关于溥仪的事情,大家或多或少从影视剧和各个书籍中有所了解,是非功过自有后人来评价,不过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时候关于溥仪的饮食生活,看看这位历经清末、民国和新中国的前朝皇帝吃的都是什么。
溥仪
溥仪是出过自传的,他出的《我的前半生》中又不过不少关于自己吃饭的事情,当然很多都是一笔带过,相信大家也没多大的精力去细细品读。
溥仪与《我的前半生》
其实溥仪的伙食经历了晚清时期讲究“排场”的花里胡哨的摆盘食物,后来迷恋上了西餐,从此对西餐一发不可收拾,到特赦后回归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多姿多彩的。
每天饿得半死的少年溥仪三岁的时候登基,虽然那时候满清已经江河日下,但在众多人心中,溥仪依旧是万人之上的皇帝,不过照顾小皇帝是一件费力的时期,就好比大家照顾小孩子,得付出很大的精力,何况是皇帝。
幼年溥仪
可惜溥仪小时候的肠胃非常差,吃多了就会拉肚子,但溥仪又特别喜欢吃东西,不过因为清代皇室有个习惯,就是怕孩子吃多了容易不消化,就让孩子少吃,这让溥仪每天都饿的半死,有时候饿的只能吃喂鱼的冷馒头,有一次看到贡品中有酱肘子,饿晕的溥仪不顾阻拦,上去就啃,可惜没什么力气,被太监给拿走了。
因此溥仪一有机会就多吃,暴饮暴食,如果有人劝阻,他非但不听,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但只有一个人可以制止,这就是溥仪的乳母王焦氏。
王焦氏
喝奶喝到九岁王焦氏对于溥仪来说,有着强大的依赖情节,虽然溥仪当时是紫禁城的主人,但是宫廷中的小太监和宫女对他不是很好,只有王焦氏悉心的照顾溥仪,王焦氏真的全心全意的照顾年幼的溥仪,让自幼离开母亲的溥仪有了“母爱”的感觉。
除此以外,溥仪一直喝王焦氏的母乳喝到九岁,通常溥仪在吃饭之前都会喝王焦氏的母乳,如果这一顿没有母乳,溥仪就会发脾气,什么都不吃,为什么溥仪对王焦氏的母乳如此迷恋呢?
王焦氏
这得说道清廷对于母乳的筛选机制了,清廷的皇子皇女们出生的时候,都会召集奶娘充当皇室的御用奶妈,这个奶妈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尤其是面试的时候,奶妈们都会将自己的奶水挤出来放入一个白色瓷盘子里。
几天后,奶水蒸发掉,如果奶水足够好,盘子没有异味也没有杂质,只有满足这个条件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宫廷当奶妈,而王焦氏当年就是这样被选出来的,虽说溥仪长大了,奶水没有什么营养了,但是溥仪就是很喜欢,因此每次吃饭前都会喝奶。
《末代皇帝》剧照
后来王焦氏被太妃们逐出宫廷,这让溥仪很是生气,这件事在《末代皇帝》中有所体现。
味同嚼蜡的宫廷菜稍微长大后,溥仪开始接触原先的宫廷菜了,当然溥仪吃饭肯定不是正点吃的,而是饿了就喊“传膳”,这时候太监们会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送往溥仪居住的养心殿中。
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御膳房老早之前就做好了,就等溥仪喊传膳,因此这些菜要么冷掉了,要么就是充数的,基本都是冷菜冷饭,溥仪自然不会感兴趣,象征性的吃了几口后便不吃了,因此华而不实的宫廷菜在溥仪眼里味同嚼蜡。
看着不错但大都都是冷饭冷菜
1912年3月溥仪的早膳菜单
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肉、炖肚肺、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炉肉炖白菜、羊肉片川小萝卜、鸭条溜海参、鸭丁溜葛仙米、烧茨菇、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跶丝、炸春卷、黄韭菜炒肉、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丝、五香干、祭神肉片汤、白煮塞勒、烹白肉
钻入后宫吃饱肚子因为经常冷菜冷饭,溥仪往往都会去后宫中在太妃们那边蹭吃蹭喝,太妃们有着各自的膳房,想要吃直接吩咐一声就可以现场做,在太妃那边,溥仪很自由,看着年幼的溥仪,都会拿着好吃的给他。
端康太妃
而溥仪也会在太妃们生日的时候吩咐御膳房做出一些菜送给太妃,当然也是冷饭的那种,但至少给太妃们起码的排场和尊敬。
1920年阴历正月十四溥仪的菜单
早膳:大碗清蒸驴肉、大碗熬白菜、小碗溜鸡丝、小碗溜海参、五寸碟烹紫盖、五寸碟酥火烧、五寸碟酱肉、五寸碟素炒白菜、豇豆粥一罐
晚膳:大碗炖樱桃肉、大碗熬冻豆腐、小碗萝卜、小碗油爆肚、五寸碟炒芽韭、五寸碟炒疙瘩缨
点心水果:糖大扁、糖桃占、花生占、大西瓜子、金糕、金丝枣、沙果脯、杏脯、芝麻研奶卷、蜜糕奶卷、豌豆糕、绿豆糕、蜜柑、广梨、苹果、鸭梨、如意苹果、水仙梨花、南荠、温朴、蜜饯海棠、蜜饯橙子、佛手青梅、蜜饯蜜柑
同样还是排场居多
当然这些都是排场上的,事实上溥仪还是喜欢去后宫在太妃那吃。
体验西餐生活说道西餐,溥仪并不是一开始就喜欢的,第一次接触西餐还是和婉容聊天的时候才知道的,当时溥仪和婉容聊天,婉容说她在天津吃过几次西餐,问溥仪有没有吃过,溥仪支支吾吾说没有吃过。
婉容和溥仪
后来在婉容的“怂恿”下,溥仪决定开始尝试一下与众不同的“洋餐”,他让太监在六国饭店打包了一份西餐带回到宫里。
六国饭店
不过第一次吃西餐让溥仪感觉非常不好,太监带回来了西餐中各种碟子和碗摆满了一大桌,菜很多,但是不知道什么吃,让太监试了一下,结果说很难吃,而溥仪尝试之后也觉得非常难吃,于是溥仪的第一次西餐体验就这么结束了,给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重燃西餐热情虽然第一次西餐体验并不是很好,但是在他老师庄士敦带领下,重燃西餐的热情,于是在报纸上刊登《清室添设番菜厨房》,高薪聘请会煮西餐的厨师,准备正式开始他的西餐生活。
庄士敦与溥仪
不过溥仪觉得中国人做西餐比不上洋人,于是让跟着庄士敦来到中国的洋厨师带到宫中,专门负责溥仪的西餐,并且让景德镇专门烧了一套白地紫龙纹饰的西餐套件,非常齐全。
虽然一开始吃不惯西餐,但是溥仪还是乐于尝试,先吃冰激凌,后来开始接触新的西餐,逐渐习惯后,每日都吃西餐,在溥仪的餐桌上出现比较多的就是各种面包、奶油、牛排、熏鲑鱼、玉米浓汤、各种百花撩乱的西式餐点等等。
逐出宫廷的饮食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廷,寓居天津,但溥仪依然喜欢吃西餐,当时溥仪家中配备了二十个厨师,其中6个是负责西餐的,不过溥仪并不是经常在家吃饭,而是喜欢和婉容出去吃,通常去的有两家,分别是利顺德和起士林。
溥仪居住的静园
利顺德常点食物:煮鳕鱼、清鸡汤、油酥盒子、炸比目鱼、牛里脊肉扒素菜、烤火鸡、生菜沙拉、奶油栗子粉、英式小点心、红酒香槟
百年历史的利顺德
利顺德老菜单
起士林常点食物:炸猪排、罐焖牛肉、奶油芝士烤杂拌、奶油酸牛柳、红菜汤、德式糕点、奶油冰淇淋、果料刨冰
如今的起士林
其中红菜汤是溥仪最喜欢的一道菜。
起士林保留了很多传统菜,其中红菜汤是溥仪最喜欢的
伪满时期到了东北后,溥仪对于西餐依旧热心,在自己的伪满皇宫内专门设立了一个西膳房,通常情况下,溥仪每个月至少有十天时间内吃西餐,为了满足溥仪对西餐的要求,负责西餐的人会专门在天津、上海和北京等地为溥仪购买正宗的食材。
溥仪的西式餐厅
而溥仪经常吃的就是两个菜、一个汤、一个点心、面包、水果、鸡尾酒、葡萄酒等等,非常的西化饮食。
除了西餐外,溥仪喜欢喝点饮料,这些饮料都是伪满宫内茶坊提供,溥仪经常喝的饮料有梨汁、苹果汁、橘子汁、山楂汤、藕汤、柠檬汤、杏仁茶、豌豆黄等等,都是水果鲜榨的,偶尔也喝点咖啡。
溥仪
到了伪满后期,溥仪开始吃素了,因为常年信佛的原因,到了后期,溥仪要求厨师做饭不要放葱蒜,素食方面他喜欢吃溜豆腐、菠菜汤、银耳汤、土豆泥、索炸丸子、鸡蛋、细粉、茄子馅饺子。
茄子馅水饺
虽然是素菜,溥仪对食材也是非常讲究的,吃的豆腐所要磨的黄豆需要一粒一粒挑选出来,吃的米也要一粒一粒挑选出来,而且后面溥仪疑心病很重,加上很重的洁癖,他配备一个几千倍的显微镜来检查饭菜卫生,如果发现食物上有黑点,轻则罚,重则打,如果觉得好吃,也会给厨师点赏钱。
特赦后的饮食进入新中国后,溥仪的饮食和其他人并无太多的区别,特赦后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吃饭。
在植物园工作的溥仪
溥仪自从特赦后,开始认真地在植物园工作,在溥仪家附近,有一个早餐店,因为味道不错,而且是溥仪上班必去的地方,因此溥仪经常光顾这家店,和老北京人一样,溥仪通常会点上一碗豆汁然后加两个油饼,如果没有豆汁,他会喝一碗甜豆浆。
豆汁
毕竟溥仪有着“前朝皇帝”的身份,听闻溥仪来这里吃早饭,很多人都过来围观,导致溥仪再也不敢去那家店了,后面溥仪也不再固定的光顾一家店了。
总体来说,溥仪的饮食生活虽然有前期各种排场,但是他最喜欢的可能就是在天津的那段时间里,和婉容一起在各个西餐厅内自由的吃饭和生活,可惜还是放不下自己的皇帝梦,最终沦为阶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