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犹太难民最多去了哪里(讲述和捍卫历史)
二战时犹太难民最多去了哪里(讲述和捍卫历史)为何这样执着于收集犹太难民的名字?索尼娅回忆称,其父亲曾在集中营待过四周时间,给他一生留下了创伤,在那里,犹太人没有名字,只有数字,“我父亲一生都没有忘记他的数字。纳粹在集中营里剥夺了犹太人的权利,哪怕是拥有自己名字的权利,而避难上海的故事正好相反。我觉得我有责任让每一个(因为上海)而幸存的名字为人所知。”“当时很多研究机构对当年上海犹太难民的数字认定并不统一,因此这个名单墙十分重要,并且还在不断追记。2014年名单墙上有13732个名字,后扩建时更新为18578个,现在索尼娅在不断收集,已经有将近两万个名字。”陈俭说。索尼娅的父母是1939年初从德国柏林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我和弟弟都出生于上海,在1947年回德国之前我们一直住在虹口区,”索尼娅说,在申领到护照之前,她的出生证上只写着Baby而没有名字。“索尼娅是在上海出生的很多犹太人中的一位,我们都叫她Shanghai baby,”上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里的名单墙 樊中华 摄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里的名单墙 樊中华 摄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樊中华)坐落于上海虹口区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里,一面密密麻麻刻满名字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墙”总能第一时间吸引参观者的目光,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还在不断加长的名单,是出自于一位前上海犹太难民索尼娅之手。
5月31日,2022第二届“丝路友好使者”盛典在线上举行,来自德国的索尼娅·穆尔伯格(Sonja Muehlberger)女士获得了“丝路友好使者”荣誉称号。
索尼娅的父母是1939年初从德国柏林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我和弟弟都出生于上海,在1947年回德国之前我们一直住在虹口区,”索尼娅说,在申领到护照之前,她的出生证上只写着Baby而没有名字。
“索尼娅是在上海出生的很多犹太人中的一位,我们都叫她Shanghai baby,”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介绍说,索尼娅多年来致力于上海犹太难民历史的研究,并一直在国际上讲述这段历史。2014年,纪念馆竖立名单墙时,所引用的名单即是索尼娅的研究成果。
索尼娅一家四口在上海虹口居住期间的难民登记表(原件已捐赠给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索尼娅供图
“当时很多研究机构对当年上海犹太难民的数字认定并不统一,因此这个名单墙十分重要,并且还在不断追记。2014年名单墙上有13732个名字,后扩建时更新为18578个,现在索尼娅在不断收集,已经有将近两万个名字。”陈俭说。
为何这样执着于收集犹太难民的名字?索尼娅回忆称,其父亲曾在集中营待过四周时间,给他一生留下了创伤,在那里,犹太人没有名字,只有数字,“我父亲一生都没有忘记他的数字。纳粹在集中营里剥夺了犹太人的权利,哪怕是拥有自己名字的权利,而避难上海的故事正好相反。我觉得我有责任让每一个(因为上海)而幸存的名字为人所知。”
2000年,索尼娅意外得知维也纳有一份上海犹太难民名单,并几经辗转找到了它。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了名单的整理和甄别工作,20多年过去,索尼娅始终保持着对这项工作的热情。
1998年5月索尼娅第一次回到当年在上海的最后一个居住地许昌路954号 索尼娅供图
“我总是对我的出生地很感兴趣,收集了很多关于那段历史的信息,”索尼娅说,在柏林,有一个由当年上海犹太难民组成的“上海外侨”群体,通过这个“信息网”,她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名字。
同时,近20年中,索尼娅多次在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参加各种关于大屠杀,关于犹太难民避难上海的历史的研讨会和报告会,向世界各地听众讲述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从1998年开始,她先后9次回到上海,参加犹太难民在上海的重聚活动和学术活动,参与关于上海犹太难民的纪录片拍摄等,“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讲述这段历史,让这些人都拥有自己的姓名。”
“作为大屠杀的幸存者,我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共同维护和平是这个奖项的目的,也是我们共同的希望,”谈及此次获得“丝路友好使者”荣誉称号,索尼娅说,作为当事人我可以讲述很多犹太难民在中国的故事,“讲述历史和捍卫一些准则同样重要。”
“我从来没有忘记在上海的事情,我父母也把和那段经历有关的东西保存得很好。”在索尼娅眼里,童年在上海的经历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她总被认为比德国人更加活泼有亲和力,可能是源于“小时候住的地方有35个国家的人,所以从不害怕面对不一样的人,”索尼娅说,“如今虽然上海变化很大,但对我还是有种熟悉的感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