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中的46个典故解析(滕王阁序中的典故)
滕王阁序中的46个典故解析(滕王阁序中的典故)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长缨”原指缚敌的长绳,今用来比喻克敌制胜的力量。伟人诗词中多次用到“长缨”这个典故。南越与汉和亲。汉武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让他归顺天朝并入京朝拜,做附属于大汉的诸侯国。于是终军出使南越并说服了南越王,答应举国归顺,做大汉的诸侯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与终军年龄相仿,欲像终军一样报效国家,却不得其门而入,没有机会。“终军请缨”作为典故,常表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等意。今多用于以下场合:主动要求参加某些重要而有风险的活动或重要而又困难的任务,或在战场上主动要求参战等等。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主动要求,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其二,所要参加的活动或所要承揽的任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或困难比较大。因此,“请缨”一词一经使用,便自然包含赞许的意味。比如,“白衣天使们纷纷请缨到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工作”“XX大学生们纷纷投笔从戎请缨赴边欲锤炼自己建功边疆”。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终军,西汉少年外交家、爱国英雄。
《汉书•终军传》有云:“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
南越王赵佗
南越与汉和亲。汉武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让他归顺天朝并入京朝拜,做附属于大汉的诸侯国。于是终军出使南越并说服了南越王,答应举国归顺,做大汉的诸侯国。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与终军年龄相仿,欲像终军一样报效国家,却不得其门而入,没有机会。“终军请缨”作为典故,常表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等意。今多用于以下场合:主动要求参加某些重要而有风险的活动或重要而又困难的任务,或在战场上主动要求参战等等。
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是主动要求,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其二,所要参加的活动或所要承揽的任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或困难比较大。因此,“请缨”一词一经使用,便自然包含赞许的意味。比如,“白衣天使们纷纷请缨到抗击新冠疫情一线工作”“XX大学生们纷纷投笔从戎请缨赴边欲锤炼自己建功边疆”。
“长缨”原指缚敌的长绳,今用来比喻克敌制胜的力量。伟人诗词中多次用到“长缨”这个典故。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
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
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还有一首词: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风,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这句话其实包含两个人、两个典故。
“投笔”,即投笔从戎之意。投笔从戎的故事,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班超家境贫寒,常受雇于官府靠抄书谋生。终日劳累,他曾经弃笔而叹曰:'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谋略,总应当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封侯拜相,怎么能长期与笔墨纸砚打交道呢!'周围的同事们听罢此言都笑话他。班超说:'凡夫俗子怎么能够理解仁人志士的远大志向呢?'”
从军以后,班超长期出使西域。凭借着超人的胆魄,班超征战疆场,杀伐果断,谋略得当,经过三十一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拼搏和浴血奋战,终于使西域诸国尽皆臣服于大汉王朝,为西域的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真乃中国历史上不世出的大英雄啊!班超获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宋书•宗悫传》记载:“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李白《行路难》中有借用此典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一典故被简化为成语“乘风破浪”,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也用来形容事业进展顺利发展迅速。
这句话的意思是: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远大抱负,所以自己也怀有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