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甚是封闭,能通商的外贸城市没有几个。由于珠江的河道宽阔而且深度足够,可以进入庞大的跨海船只,广州成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而沙面自古就是“对外开放”的佼佼者,明代政府在此设立“华节亭”,用于管理外商货物的进出。到了清代末期,广州更是当时中国唯一对外的外贸港口。台湾银行绿树成荫历史建筑红楼

广州的岛都叫做“沙”,因为都是由珠江的沙石冲积而成的沙洲,如二沙、大沙头、海心沙、等。但其实又有多少人知道如今也是一个小岛的【沙面】,最初只是一个半岛,并非四面环水,为何要做这样一个人工岛,背后又承载着多少历史,我一一告诉大家。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

沙面

绿树成荫的拾翠洲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沙面曾经叫做拾翠洲,由于岛上的植被茂盛,有不少逾百年的古树栽种于此,至今也是绿树成荫,茂密的枝叶遮挡着阳光,即使盛夏徜徉在沙面之上,也有一种难得的清凉感觉。

表面上,沙面是片四面环水的市政公园,只有3条桥梁可以进入。仅仅300平方公里,有休憩的长椅、学校、游泳馆、咖啡厅、古建筑等,叔叔阿姨们在这里日常跳广场舞,孩子们玩耍,偶尔有几个网红小姐姐拍照。八条街巷从沙面大街向两边延伸,有东南西北街,方方正正井字形布局,典型的清朝规划风格,岛上是清末民初的建筑群,使这个宁静的小岛相对比市井的广州有种与众不同的气息。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

绿树成荫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

历史建筑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4)

红楼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5)

台湾银行

露天建筑“博物馆”

在封建时代的中国甚是封闭,能通商的外贸城市没有几个。由于珠江的河道宽阔而且深度足够,可以进入庞大的跨海船只,广州成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而沙面自古就是“对外开放”的佼佼者,明代政府在此设立“华节亭”,用于管理外商货物的进出。到了清代末期,广州更是当时中国唯一对外的外贸港口。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英法两国以“十三行被毁,须恢复商馆洋行”为借口,逼迫清政府把沙面划为租界,并在四周挖掘人工河,使其成为一个人工的洲岛,1861年这里正式成为英法租界。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6)

挖掘的人工河

沙面瞬间设立了粤海关会所、英法等十多个国家的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还有传教社、教堂等,这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殖民地”。各国企业为了彰显实力及扩张势力,都耗资建造属于自己的地盘,每座建筑都经过精心设计,采用的材料甚至从本国运输过来,质量与造工都是上乘的,历久不衰。经过了逾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完好地伫立在沙面一方。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7)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8)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9)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0)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才收回沙面,各国列强逐渐撤离,人去留空的建筑物变成座座斑驳的摆设,广州本地的一些居民占据了名存实亡的“跨国企业大楼”,成为沙面的新主人。政府下了重本最大限度地保留这里的历史文物建筑,只能对残破的表面进行批荡,楼房里面的结构、楼道,甚至楼梯地砖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就是一片沉淀了历史,而又鲜活存在的露天建筑“博物馆”。

历史悠久的胜利宾馆

沙面有一家很著名的酒店叫【胜利宾馆】,可以说是广州最早的一批老字号酒店,1957年由郭沫若先生亲笔题馆名为“广东胜利宾馆”,一直是本地四星级酒店,可以说历史相当悠久。

胜利宾馆所在的建筑物是沙面大街54号,前身是汇丰银行,建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是近代重要的金融商贸建筑。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1)

左边是胜利宾馆,右边是未改造的旧建筑

该建筑共有四层,建筑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东南部与西南部做削角处理。下段出入口采用西方灰白色花石古典山花门,山花门上方勾出放射状饰线。三个怆做成山花门状,其他长方形窗上部都开大圆窗。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2)

精致的山花门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3)

窗户都很有欧式风格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4)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5)

胜利宾馆使用了该建筑的东南部来改造,毕竟开业有好些日子,即使再怎么装修,也还是一副老旧的感觉。或者正是这种感觉,本地广州人特别有喜欢,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意结。现在跟本地人聊天,提起胜利,大家都知道你说的是哪里。

顺便告诉大家,在胜利宾馆的正面,开了一家麦当劳,外面有一个超级大的黄色【M】,拍照特别带感,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了。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6)

超有感觉的麦当劳

最美咖啡厅之一

喜欢星巴克不只是因为这里的咖啡豆特别香,也不是奶特别浓,有时更多的是喜欢环境。对于星巴克咖啡厅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专门找特别优雅的位置,清淡平实的外墙装饰,挂一个大大的绿色美人鱼标志,这就是印象中的星巴克。

在沙面星巴克开在沙面大街的中央地带,外墙是带点荧光的湖水绿,非常显眼。建筑本身是法国传教社楼,两层高,整座建筑虽不大,但有小院子、走廊,看上去就像显赫贵族宫廷中的一座别院。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7)

沙面星巴克,像一个别苑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8)

建筑物的颜色与其标志很搭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19)

美人鱼标识

走廊应该是这家咖啡厅的精髓,半圆顶的拱门10个并排,楼底有3米高,传统的吊扇搭配古典的吊灯,还有深沉的百叶木窗,典雅高贵的欧式风格。坐在走廊之中,听着蝉鸣声,吹着夏日的微风,享受一缕午后的阳光,品尝一杯由臻选师精心调制的咖啡,夫复何求。如果能穿搭民国时期的西洋蓬松A字裙,那就更有穿越的感觉。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0)

很带感的走廊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1)

古典百叶木窗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2)

【咖啡攻略】

地址:沙面星巴克臻选,沙面大街50-52号

这家星巴克是臻选系列,菜单上的咖啡品种都比较昂贵,基本上40元起,但其实普通的咖啡也是可以点的。我个人很喜欢这里的面包与蛋糕,甜而不腻,非常好吃!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3)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4)

露德圣母堂

沙面露德圣母堂坐落于全国文物单位“沙面岛的建筑群”中,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占地面积839.75平方米,可容纳200人。堂内所有门窗都镶嵌七彩玻璃,花园南边建有一座圣母山,安放露德圣母像。

以上是对这座【露德圣母堂】的简介。因为露德堂是哥德式风格的典型欧式教堂,位于大街中央,外面有一块大空地,很适合拍照,因此有不少人来这里拍婚纱照,现在也成为网红打卡地之一。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5)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6)

教堂正面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7)

典型哥德式建筑

但露德堂不仅仅外表好看,其实她有一个或许大家都不知道的故事:露德圣母与基督耶稣不一样,她是生于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间的一个小镇露德的一名贫穷妇女,受神明的召唤,嘱念玫瑰经,为罪人祈祷,并使山间流出一道清澈的灵泉。这道清泉治愈了许多临危的病人,因而得以传颂。

法国人非常信奉露德圣母,尤其每每遇到难愈的病疾。1890年的广州正是鼠疫爆发之时,鼠疫可以说是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法国刚到步广州,不会就此撤离,于是法国领事馆的教徒在沙面修建了这座【露德圣母堂】,规模很小,结构也简单,单纯为祈祷而建。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8)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29)

【露德圣母堂】

地点:沙面大街号

开放时间:平日6:00-17:00,主日与公假6:00-17:30

门票:免费开放

被称“红楼”的海关宿舍

在沙面大街的东面,有一座建于1907年的三层红砖楼,楼柱是方形的,内里结构间隔分明,大气简约,这里就是当时的海关宿舍,由于外表主色调为红色,俗称“红楼”,也可以叫东红楼。

宿舍的屋檐没有精致的雕刻,朴实无华,外墙也没有批荡,历史遗留的红砖清晰可见,却原始得很有味道。如今是一座普通的民宅,因为不得入内参观,还有一个保安叔叔看守着。我在楼梯前怎么拍照都可以,但若要走多几步上去他就会来阻止。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0)

东红楼的海关宿舍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1)

红砖墙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2)

朴实无华的建筑风格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3)

只可以在这条阶梯上拍照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4)

红楼介绍

这旁边还有一栋黄色的老房子,感觉更加平实,那是印度人的住宅。当年印度作为英属殖民地,印度人跟随英国人在海外奔走,从房子的规模能看得出来当时在此的印度人还蛮多的。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5)

印度人住宅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6)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7)

友好园背后的真实沙面

而今沙面中建筑物还有一部分改造成特色的商铺、咖啡厅、影楼或展厅,还有一部分作为政府对外机关的办事处,如外事贸等,整个岛以“友谊”为主题,代表我市与其他国外城市的交情,因此这里有个名字叫“友好园”。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8)

友好园

2010年政府对沙面进行了“大改造”,老房子穿衣戴帽,改善绿化,还在各个角落放置了铜像,用另一种形式向游人诉说着现代与历史相融合的沙面。铜像确实栩栩如生,许多游人都忍不住合影,我也来一张吧!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39)

老师与学生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40)

孩子寄信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41)

拍照

然后如此光鲜亮丽的只是沙面的外套,背后还有一个更真实的生活状态。

沙面很有小资的感觉,改造有功,其实这里大多数的建筑还是作为普通民宅之用。一来这里的民宅属于文物保护,不能大力改造,二来住在这边的居民其实并不富裕,因此这些楼房内部非常老旧。虽然我不能入内,透过缝隙也看到内里的住宿环境其实很一般,老掉牙的楼梯踏上去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木门用力一关能有灰尘散落。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42)

居民楼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43)

历史痕迹很重的楼梯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44)

老旧的玻璃窗户

沙面华丽的外表与真实的里子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慨叹。希望大家来到沙面的时候,不仅仅是打卡,也可以用心去逛逛,或许能发现更多不一样的痕迹。

【沙面攻略】

交通指南:可坐地铁【黄沙站】F出口下,地铁【文化公园站】A出口下,或多辆公交车在【六二三路】或【文化公园】下车。

入岛指南:文化公园靠近沙面岛的东端,可从东边的小桥进入,从东往西一路沿途参观,大多数景点集中在沙面大街上。六二三路位于沙面对出的马路,有两条小桥进入沙面的核心部分,那是中间位置,向左向右参观都可以。

住宿指南:岛上住宿的地方不多,有四星级的胜利宾馆和几家比较差的招待所。

如果兜里有料推荐住白天鹅宾馆,本地五星级酒店,非常有岭南特色,位置一流坐落在白鹅潭之上,一线江景,而且还是《亲爱的,热爱的》的取景地,可以住杨紫同款套房,价格一般是1500元起。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45)

广东租界(广州租界史的缩影)(46)

广州沙面建筑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