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平顶山文化历史内涵是什么(平顶山地域的前世今生)

平顶山文化历史内涵是什么(平顶山地域的前世今生)以上内容来自野史、正史等资料和网络。资料收集不易,请尊重劳动成果,不妥之处请您批评指正。谢谢建国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3年,平顶山煤田开始勘探开发。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许昌专员公署平顶山办事处。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为省辖。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同年3月,经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军区党委批准,成立平顶山市革命委员会。1969年,设置新华区和卫东区。1971年,建立西区。1977年,舞钢区划归平顶山市,1979年舞钢区又划归许昌地区管辖。1982年,舞钢区重新划入平顶山市。1981年11月,成立

提起河南的平顶山相信对平顶山有一定了解的各位,都一定会认为,不就是那个在建国后的50年代新建的煤城吗?除了有煤,没有啥文化底蕴。您这样认为就错了,听我侃侃他多舛的历史命运变迁吧。

平顶山地处河南中南部,在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属于省直辖市(从豫D的车牌就可以看出当初的排名)。

据考古和史书记载,早在八千年前,这个地方环境就是人类生活居住的适宜之地。商代为应部落所驻扎所在地。西周初,武王封宗室为“应侯”,都城的所在地就是现在白龟湖水下的滍阳镇(1958年动工,1966年落成的淮河流域防洪设施)。春秋时期没有打过楚国,也没有“斗”过郑国,先后属于楚国和郑国疆域,后来又并入了晋国的领土之中。战国时这一带又属于韩国。哎……真乃是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始皇统一了诸国后,平顶山一带归颖川郡(现在的禹州市)管理,东南部属于昆阳县(今叶县),西部属于城父县(现宝丰县)。三国时这里属于魏国曹操打理。司马炎掌权后又把颖川郡分成若干块,设立了襄城郡,父城和昆阳属于襄城郡管理。随后这一代属于东晋、后赵、前燕、前秦及后秦等国的疆域。南北朝时期这里属北朝。北魏孝文帝在平顶山一代设立高阳和龙山等县。(市区以前的神马大道叫高阳路,还有一个高阳小区,这些名字都是有历史根据。)据史记记,高阳县的行政办公地大概是在市区黄楝树或者诸葛庙的地方。后又在北渡的汴城一代设河山县。公元535年,北魏划分成了两个魏,平顶山属东魏。北周、北齐一带属于两国交界地,现在的姚孟、李堂、井营这条线以西属于北周,东北属于北齐。北周时期这里又设雉(zhi)阳县(现薛庄是行政办公地)。

隋开皇十八年(598)雉阳县改为湛水县(又从此可以看出现在的湛河历史文化也是相当的悠久的),隋大业初年感觉叫湛水县不是太好听,又改成了犨城县(chou,又是以水命名的县城),废除了高阳县和河山县,把他们并入了新成立的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第一个年号),在原犨城县境内又设了滍阳县。贞观元年(627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废了滍阳县,将原来的区域划入鲁山县。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是武则天称帝后的第五个年号)在郏县和鲁山县之间设立武兴县。唐神龙元年,改武兴县为中兴县(也许平顶山市区中兴路就和中兴县有关系吧?),后改为龙兴县。平顶山这一代归龙兴县管理。五代十国时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到了赵氏家族的宋朝,在宋熙宁四年(1071年,宋朝第六位皇帝,是在苏轼,王安石那个时期),废龙兴县并入了鲁山县,1089年又恢复龙兴县的叫法。1120年(苏轼逝后的第24年),龙兴县改宝丰县,平顶山这一代归属于宝丰县区域。

南宋时,平顶山归金朝统辖。1266年废除郏县和宝丰两个县,将原区域并入了梁县,归属梁县管辖。到了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时候,恢复了宝丰建制。平顶山一代大部分归宝丰县,北渡东归叶县,东部湛河以北归襄城县。此后至建国初期,平顶山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建国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3年,平顶山煤田开始勘探开发。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许昌专员公署平顶山办事处。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为省辖。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同年3月,经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军区党委批准,成立平顶山市革命委员会。1969年,设置新华区和卫东区。1971年,建立西区。1977年,舞钢区划归平顶山市,1979年舞钢区又划归许昌地区管辖。1982年,舞钢区重新划入平顶山市。1981年11月,成立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市革命委员会。1983年9月,分属许昌地区的鲁山、宝丰、叶县三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1986年2月,又将许昌地区的襄城县和郏县、洛阳地区的临汝县划归平顶山市。1988年6月,撤销临汝县,设立汝州市。1990年9月,撤销舞钢区,设立舞钢市。1994年8月10日,平顶山市郊区更名为湛河区。1996年12月,襄城县又划归许昌地区。1997年12月18日,设立平顶山市石龙区。

以上内容来自野史、正史等资料和网络。资料收集不易,请尊重劳动成果,不妥之处请您批评指正。谢谢

平顶山文化历史内涵是什么(平顶山地域的前世今生)(1)

平顶山 山顶平

平顶山文化历史内涵是什么(平顶山地域的前世今生)(2)

平顶山香山寺(观音文化之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