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国里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里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参考书籍:《三国志》此后,曹髦率领几十名侍卫莽撞地冲向司马昭的府第。他们刚刚离开皇宫,就被忠于司马昭的军队团团围住。最终,曹髦被杀,曹魏帝国被司马氏取代变得难以避免。曹髦从怀中掏出诏书,狠狠地向地上一扔,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即便是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谁胜谁败还说不准呢!”然后,他跑去找太后商量。王沈、王业二人急忙出宫报告司马昭,司马昭听后立即作了相应的部署。曹髦口中所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后来被演变成了一句成语,叫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这也是由曹髦所首创的一句成语。曹髦是曹魏帝国的第四任皇帝。在他称帝之前,曹魏帝国已经被司马氏所控制。曹髦对此非常不满,与大臣王沈、王业和王经等人密谋铲除司马昭。只可惜曹髦找来的这三位大臣中,王沈和王业就是司马昭的心腹,只有王经对曹髦较为同情。曹髦的行动尚未开始,王沈和王业二人就已经将消息告诉了司马昭,这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三少帝纪》注引《汉晋春秋》,时间是在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主人公是曹魏皇帝曹髦。原文如下:

三国里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1)

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乃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王经曰:“昔鲁昭公不忍季氏,败走失国,为天下笑。今权在其门,为日久矣,朝廷四方皆为之致死,不顾逆顺之理,非一日也。且宿卫空阙,兵甲寡弱,陛下何所资用,而一旦如此,无乃欲除疾而更深之邪!祸殆不测,宜见重详。”帝乃出怀中版令投地,曰:“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所惧?况不必死邪!”于是入白太后,沈、业奔走告文王,文王为之备。帝遂帅僮仆数百,鼓噪而出。

三国里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2)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皇帝曹髦知道自己的威严日渐衰落,非常气愤。于是召集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说道:“司马昭的野心已经很明显,连路人都非常清楚。我不能坐以待毙,今天就要带着你们一起去对付他。”王经劝道:“鲁昭公不堪忍受季氏的专权,讨伐不成,被迫出逃,被天下人耻笑。如今司马氏专权已久,朝野内外都被其控制,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况且宫中防备空虚,人员和武器都严重匮乏。陛下凭什么取胜呢?一旦无法得手,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避免不测,此时应该慎重。”

三国里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3)

曹髦从怀中掏出诏书,狠狠地向地上一扔,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即便是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谁胜谁败还说不准呢!”然后,他跑去找太后商量。王沈、王业二人急忙出宫报告司马昭,司马昭听后立即作了相应的部署。

三国里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4)

曹髦口中所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后来被演变成了一句成语,叫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为野心非常明显,为人所共知。这也是由曹髦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三国里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5)

曹髦是曹魏帝国的第四任皇帝。在他称帝之前,曹魏帝国已经被司马氏所控制。曹髦对此非常不满,与大臣王沈、王业和王经等人密谋铲除司马昭。只可惜曹髦找来的这三位大臣中,王沈和王业就是司马昭的心腹,只有王经对曹髦较为同情。曹髦的行动尚未开始,王沈和王业二人就已经将消息告诉了司马昭,这样的行动也就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三国里的成语故事有哪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6)

此后,曹髦率领几十名侍卫莽撞地冲向司马昭的府第。他们刚刚离开皇宫,就被忠于司马昭的军队团团围住。最终,曹髦被杀,曹魏帝国被司马氏取代变得难以避免。

参考书籍:《三国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