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唯一保存的三国古城(三国的这些古遗迹)
国内唯一保存的三国古城(三国的这些古遗迹)相传曹操在平定汉中后,曾游览了褒谷的大好风光。一天,曹操带领文官武将,经花村(现河东店),沿峡谷,乘舟溯河而上,直奔石门。在这里,曹操尽情地观赏了如锦似画的山水风光。滔滔的褒水自上游一泻而下,巨浪如一头凶猛的狮子,向河中阻挡它前进的巨石撞去,顿时银花四溅,水星翻飞。溅起的水珠化作一片雨雾空蒙,犹如雪花轻摇漫舞般的飘落下来。曹操完全被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所吸引,不由得心荡神怡,豪情满怀。才华横溢的曹操,触景生情,让人拿来文房四宝,奋笔疾书“衮雪”二字比喻所见的美景。汉中市的油菜花汉中历史博物馆东汉顺帝元年(公元142年)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张陵死后,传子衡,衡死传子鲁。张鲁由于和益州牧刘焉交好,因此得到刘焉的信任。公元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张修带兵共同攻击汉中太守苏固。得胜后,张鲁杀掉张修,夺其兵权,成为汉中的实际控制者。194年,刘焉死后,其子刘璋和张鲁反目,张鲁袭取了
陕西省的汉中地区和宝鸡一带,在三国时期也是蜀国和魏国争夺的焦点地区,虽然没有在甘肃境内争夺的激烈,但也留下了许多三国古遗迹。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三国古遗迹究竟在哪里。
历史文化名城汉中
陕西的汉中地区是三国时期,曹魏和蜀汉争夺激烈的地方之一。汉中是陕西省西南部的一个历史悠久、如诗如画、时尚与传统并存的城市。这里的山川形胜、人文历史丰富。汉中因汉水而得名,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发源于市域宁强。公元前451年,楚国在汉江中游的安康设汉中郡(辖今安康、汉中);东汉初,郡治迁入本地后仍称汉中,“地名漂移”延用至今。汉中市的南郑区就是汉中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它就是汉中市的前身。
汉中历史博物馆
东汉顺帝元年(公元142年)张陵在四川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张陵死后,传子衡,衡死传子鲁。张鲁由于和益州牧刘焉交好,因此得到刘焉的信任。公元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张修带兵共同攻击汉中太守苏固。得胜后,张鲁杀掉张修,夺其兵权,成为汉中的实际控制者。194年,刘焉死后,其子刘璋和张鲁反目,张鲁袭取了巴郡。 于是张鲁在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汉中的南郑(汉中市南郑区)成为都城。
214年,曹操平定了陇右,借着兵威直指汉中。215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张鲁兵微将寡,早有投降曹操的意思。在谋士阎圃的谋划下,张鲁将南郑完美无缺地献给曹操,因此张鲁家族以及阎圃等人得到了曹操的善待。
汉中市的油菜花
相传曹操在平定汉中后,曾游览了褒谷的大好风光。一天,曹操带领文官武将,经花村(现河东店),沿峡谷,乘舟溯河而上,直奔石门。在这里,曹操尽情地观赏了如锦似画的山水风光。滔滔的褒水自上游一泻而下,巨浪如一头凶猛的狮子,向河中阻挡它前进的巨石撞去,顿时银花四溅,水星翻飞。溅起的水珠化作一片雨雾空蒙,犹如雪花轻摇漫舞般的飘落下来。曹操完全被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所吸引,不由得心荡神怡,豪情满怀。才华横溢的曹操,触景生情,让人拿来文房四宝,奋笔疾书“衮雪”二字比喻所见的美景。
魏王题字,文武争看。大家虽然早巳看出"衮"字少了三点水,但魏王的心思不好捉摸,都当作没看见。这时曹操的一个贴身侍从也看到了这个情况,低声提醒他:“衮”字缺水。曹操豪迈的一指滚滚的褒河,说道 “这不是水吗?”在场的文官武将这才恍然大悟,由衷地佩服魏王的才思敏捷。后人把这一故事编成顺口溜: “狂涛巨浪流石边, '衮'字旁边不用点”。这“衮”字的写法从此一代传一代直至今天。在以前陕西汉中褒谷中的褒河山崖,原有“衮雪”石刻,字径45厘米。后来因为修建水坝,“衮雪”刻石被移往汉中博物馆收藏。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
据说这两个字是曹操唯一留在世间的手迹,“衮雪”二字近篆而非,属隶又违,行笔纵放不羁,确有波涛澎湃之势,表现出曹操的风采神韵与魏武精神。“衮”,气势磅礴,充满刚毅,上边三点一口似水花;下边,一撇一捺一竖钩,三钩均朝上翘起,像湍急的水流。给人以张扬、不羁、活拨、沸腾、激荡、舞动的阳刚之美。“雪”字平和、朴实、内秀、收敛、平静,飘飘洒洒,柔情万种。俩字合二为一,阳刚而不失阴柔美,就好似曹操令人难以捉摸的性格,正义与奸诈集于一身。
清人罗秀书见此字后叹道:“昔人比魏武为狮子,言其性好动也。今见其书如此,如见其人矣!”
后人又有诗赞"衮雪"曰:滚滚飞涛雪作窝,势如天上泻银河。浪花并作笔花舞,魏武精神万顷波。
曹操唯一存世的手迹,汉中石门栈道"衮雪"石刻以及拓片
勉县的天荡山、阳平关、定军山见证了蜀国和魏国争夺汉中的战争
勉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垣巴山,居川、陕、甘要冲之地。古时,北面经陈仓道和岐山道分别与天水、宝鸡相连,南面经金牛道直达四川成都,东面有褒斜道、子午道、米仓道等分别与眉县、长安、巴郡相连,因此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而阳平关、天荡山、定军山又是勉县最重要的关隘。
古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尽口城,始建于西汉,位于陕西省勉县武侯镇莲水村。 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边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自古就被视为“蜀之咽喉”、“汉中门户”,有“汉中最险无如阳平”的说法。正因为阳平关有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各个时代的英雄豪杰、历史巨人都曾在此或以文韬武略或以金戈铁马演绎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尤其是三国时期,蜀、魏的帝王将相们用尽谋略的争夺阳平关,更使古阳平关名扬四海。
汉中古阳平关
天荡山,在勉县城北4公里处,与勉县城南的定军山遥遥相对,地势险要,与定军山、古阳平关形成犄角之势,为汉中盆地西部门户,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隘。
天荡山风光
定军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城南5公里处,是又一处通向汉中的战略要地,有"得定军山则得汉中,得汉中则定天下"之美誉。定军山与阳平关、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共同镇守着汉中盆地的西大门。
曹操取得汉中的同时,刘备也取得四川盆地,于是汉中又成为曹魏和蜀汉争夺的焦点地区,勉县是两军对垒的前沿阵地。曹操拜夏侯渊为征西将军,留张郃、徐晃一起和夏侯渊防守汉中,又运来米粮数万石屯积于天荡山,作为汉中军队的军粮。曹操曾说“天荡山粮草之所,是汉中军士养命之源,倘有所失,则无汉中矣”。218年,刘备率领赵云、黄忠、法正等精锐部队来夺取汉中,夏侯渊派张郃驻扎天荡山、定军山,自己和徐晃在阳平关迎战蜀军。威震羌氐,虎步关右的夏侯渊果然不简单,他将刘备的蜀军阻挡在阳平关外面一年多时间,刘备始终不能攻克阳平关。
古勉县县城
219年,无法突破阳平关的刘备大军渡过沔水,诸葛亮派赵云、黄忠袭取曹军粮仓天荡山。赵云袭击天荡山时,被刘备夸赞"子龙一身都是胆"。黄忠用计战败了天荡山守将张郃,夺得天荡山曹军粮草。张郃败退定军山驻守,夏侯渊赶紧率领部队增援定军山。夏侯渊在定军山周围布下许多鹿角等障碍物阻挡刘备进军。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夜袭张郃,没有成功。夏侯渊怕张郃顶不住,派他去守备东围鹿角,自率精锐守备南围鹿角。刘备知道张郃较弱,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分军一半往救张郃。刘备按照军师诸葛亮的计策火烧走马谷魏军鹿角,夏侯渊带领400精兵前去救火、修补鹿角。这个时候,黄忠已经在法正的指点下,夺得定军山西面的挡箭牌山的山头。黄忠踞高临下,直取半山腰的夏侯渊,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连头带肩劈死,从而夺得了定军山。
夏侯渊的战死导致了曹军的溃败。黄忠军队攻取定军山,刘备趁机夺取了大半个汉中地区。定军山,见证了刘备的崛起与辉煌。刘备夺取汉中后,让马超驻守阳平关,一年后马超病逝,死后就埋葬在勉县。
陕西勉县马超墓
如今在勉县除了古阳平关遗址、天荡山、定军山景区以外,三国时期著名的古迹景点还有以下几个:
定军山下诸葛亮的武侯墓,据说这是诸葛亮真正的葬身之地,后主刘禅按照诸葛亮的生前遗愿,将他埋葬在此。诸葛亮墓冢为覆斗形,高约6米。墓前有一小亭,号曰"墓亭",内竖石碑一通,上刻"汉诸葛忠武侯之墓"。墓后有古桂两株,高大繁茂,浓荫如盖,传为"汉桂",号曰"护墓双桂"。双桂之后有诸葛亮的"寝宫"三间。现为陕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勉县定军山武侯墓
在勉县县城西3公里处,还有诸葛亮的武侯祠,这个武侯祠是全国武侯祠中建祠最早、也是唯一由皇帝刘禅下诏修建的祠庙,因此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誉。武侯祠内有嘉庆皇帝御书的《忠贯云霄》牌匾。这里还生长着一株被誉为“植物熊猫”的古旱莲,这也是全国唯一一株,树龄已超过400年。
勉县武侯祠
此外在勉县马公祠村还有马超墓,这里就是五虎上将马超的葬身处,221年刘备称帝后,升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镇守阳平关(即现勉县老城)。公元222年,47岁的马超病逝于任上,被安葬在此。马超墓与武侯祠相距约1公里,隔山的观子山上有女郎祠,是张鲁之女张琪瑛的庙宇。
诸葛亮北伐最后的战场宝鸡五丈原
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举行最后一次北伐。在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与司马懿对持。由于蜀军后勤补给道路崎岖且远长,诸葛亮想速战速决,但是司马懿就是不出战。诸葛亮屡次下战书,给司马懿送妇女人的衣服,希望激怒司马懿出战,但司马懿忍辱据守不出,并以“千里请战”的妙计平息众将的愤怒。魏明帝也派辛毗前来协助司马懿,这样魏军更就无人应战了。双方对持半年后,蜀军已经支持不下去了,诸葛亮由于长期为蜀国操劳,终于积劳成疾而病逝,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
五丈原诸葛亮庙山门
五丈原位于陕西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处,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五丈原上有诸葛亮庙,为唐朝所建,庙内有匾额、题词、碑记等遗迹,元初、明清曾重修。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古城会、空城计、三英战吕布等壁画。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
五丈原诸葛亮庙中岳父书写的《前出师表》石刻
武侯庙庙门上方是“五丈原诸葛亮庙”竖匾,门廊两侧是“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的对联。正殿3间,左右各有1间陪殿。正殿中间供奉着诸葛孔明的泥塑彩色坐像,纶巾羽扇,仪态端庄,犹如仍在此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两边是姜维、杨仪、关兴、张苞、王平、廖化塑像。庙内有诸葛亮衣冠冢,冢旁有一落星亭,亭内有一石头,青褐色,表面凹凸不平,相传是诸葛亮逝世时天上掉落的将星陨石。在五丈原东麓至今有落星湾、星落坡地名,那块陨石此就是从这里移来的。
五丈原诸葛亮庙
三国古遗迹同样是陕西省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亲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