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继承者们得奖的片段(继承者们的表演秦朝版)

继承者们得奖的片段(继承者们的表演秦朝版)当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反对分封制的他,自然不会想着把自己的某某皇子封为诸侯王,如此一来,他的孩子大多被锁在后宫六院之中,无权无势,陪伴长大的只有宫女和阉人。此外,秦始皇年轻时,其母赵姬与男宠嫪毐[lào ǎi]通奸,还生下了两个孩子,得知此事的秦始皇盛怒之下,杀了嫪毐和两个孩子,将自己母亲打入冷宫,亦可见其身为帝王的果断决绝。总之,在秦始皇看来,不把权利分享给自己的孩子,是有利于统治的。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为何秦始皇的大多子女不为人所知呢?秦始皇在位三十六年,他像一个谜团一样充满神秘,却又不乏传奇色彩。他的确做了太多百年来无人敢做的事,但他的丰功伟绩,因为焚书坑儒的行为而被后代儒生所诋毁,因为秦二世的碌碌无能而让秦朝的辉煌闪耀在了一刹那。今天,我们来一起聊聊秦朝、秦始皇以及他的两个孩子扶苏和胡亥的故事,那个经天纬地的男人为何临死之时身边陪伴的不是公子扶苏而是胡

前排提示,继承者们的表演系列是潇湘根据历朝历代皇位继承人之间的争斗而改变的故事集合,目前已有秦朝版、隋朝版,预计一天一更,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先收藏起来哦!

“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

以上一段话出自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的评论,即便是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秦始皇嬴政也不可不谓是一个传奇人物,横扫六国,一匡天下,北击匈奴,巩固边防,万里长城,护佑中华,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继承者们得奖的片段(继承者们的表演秦朝版)(1)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在位三十六年,他像一个谜团一样充满神秘,却又不乏传奇色彩。他的确做了太多百年来无人敢做的事,但他的丰功伟绩,因为焚书坑儒的行为而被后代儒生所诋毁,因为秦二世的碌碌无能而让秦朝的辉煌闪耀在了一刹那。今天,我们来一起聊聊秦朝、秦始皇以及他的两个孩子扶苏和胡亥的故事,那个经天纬地的男人为何临死之时身边陪伴的不是公子扶苏而是胡人血统的胡亥呢?

继承者们得奖的片段(继承者们的表演秦朝版)(2)

秦始皇巡游

关于秦朝,流传下来的史料记载并没有那般丰富与准确,相传秦始皇有三十三个孩子,其中女儿十人,儿子二十三人。史书上真正流传下名字的也就四人,分别是扶苏将闾胡亥,其余之人,皆在胡亥继位以后惨遭杀害,现代考古学在古墓挖掘中已证实胡亥手段之残忍。

读到这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为何秦始皇的大多子女不为人所知呢?

当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反对分封制的他,自然不会想着把自己的某某皇子封为诸侯王,如此一来,他的孩子大多被锁在后宫六院之中,无权无势,陪伴长大的只有宫女和阉人。此外,秦始皇年轻时,其母赵姬与男宠[lào ǎi]通奸,还生下了两个孩子,得知此事的秦始皇盛怒之下,杀了嫪毐和两个孩子,将自己母亲打入冷宫,亦可见其身为帝王的果断决绝。总之,在秦始皇看来,不把权利分享给自己的孩子,是有利于统治的。

继承者们得奖的片段(继承者们的表演秦朝版)(3)

秦始皇之母赵姬

啰嗦了这么多,还是说回有名有姓的扶苏和胡亥。事实上,两位皇子的姓名也是有讲究的。扶苏一词出自《诗经》中《山有扶苏》一篇,“山有扶苏,有荷华”,有香草佳木之意,是对树木枝叶繁茂的形容,甚至有说法认为《山有扶苏》乃其母郑妃故乡所唱情歌,始皇思念郑妃故命名扶苏。胡亥就简单很多了,其母是胡人,出生之时为亥时,故命名胡亥。

继承者们得奖的片段(继承者们的表演秦朝版)(4)

宽厚仁德公子扶苏

由此看来,秦始皇对自己的长子扶苏还是很上心的,胡亥虽然最后跟随在嬴政身边巡游,但重要程度肯定是不及扶苏的。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这皇位说被篡夺就被篡夺了呢?

历史学家们也是众说纷纭,以下之见仅为潇湘个人所悟,如有相悖,欢迎评论。

潇湘认为,胡亥的上位既有命运对他的垂青,也有其兄扶苏的宽仁因素。扶苏与始皇决裂的一大因素在于两人思想理念的不同,嬴政征战天下,一统六国,才有秦朝之建立,凭借法家的严苛思想维持统治,而在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扶苏,更倾向于儒家的治国理念,此为根源,而导火索便是始皇帝的“焚书坑儒”政策。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以上一段出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翻译起来也不难,扶苏在朝堂之上劝谏批评了始皇帝,嬴政一个不开心把儿子丢边关去了。这件事直接影响了未来秦始皇驾崩之时身边只有赵高、李斯、胡亥的糟糕情况,很多学者也在思考如果扶苏没有原调边疆,是否能改变胡亥登基的情况。

扶苏被调走了,想必当时扶苏的内心是一片死灰。但是,秦始皇怎么想的呢?真把儿子丢在边关不管了?真不想把皇位留给扶苏了?

在此,潇湘倒是想引用国漫《秦时明月》中的一个观点(如之前有学者已提出,请留言告知):也许秦始皇将扶苏调离咸阳,是想磨炼扶苏的坚强意志,提高他带兵打仗的能力,理解父亲的统治理念,当然,最重要的,给扶苏争夺天下的兵权。

继承者们得奖的片段(继承者们的表演秦朝版)(5)

秦时明月公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

秦始皇为了将扶苏边缘化,可谓是下了一盘大棋。扶苏到军中后也没有让嬴政失望,军事指挥能力出色,军中将士也深感信服。谁又曾假设过,如果当年扶苏起兵造反,拥兵三十万,大将军蒙恬相助,更有长子之名正言顺,胡亥的二世皇帝之位真的能坐稳吗?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扶苏即便在军中磨砺了几年,他的心中依然秉持着儒家之道,他不具备成为帝王的一些必要品质——比如果断决绝、比如野心、又比如残忍。扶苏的性格,只能是为人臣子,而非君临天下的帝王。

后来赵高、李斯、胡亥三人篡改诏书,复苏看到送到眼前的纸上只列举了自己的所谓“罪状”,而没有一丝父亲对儿子的关怀思念,纵使蒙恬劝阻其当心有诈,扶苏也只是掩面而泣:“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有人说扶苏心太软,但他其实只想做嬴政的好儿子。

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一纸诏书,一纸误会,一位人子的挽歌,其悲凉落寞,历史也为之叹息。

(下期预告:兄终弟及,猜猜是哪位皇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