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雷州府是现在的哪里(明朝湛江雷州府)
明朝雷州府是现在的哪里(明朝湛江雷州府)地图正中是遂溪县城,里面有县衙、布政使等机构,县外面有椹川巡司、湖光岩、东海巡司等。遂溪县海康县地图正中是海康县县城,里面有县衙、布政使等机构,县外面有海康所、西湖、雷庙等。海康县东至海岸二十里、东南至徐闻县锦囊所一百八十里,南至英利驿站八十里,东北至瑞芝铺过五里共二十五里,西北至南禄社六十里,西至铜鼓村溪边七十里,西南至海康所边一百六十里。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元朝雷州路置雷州府,治所在海康县(今广东省雷州市)。辖境海康、遂溪、徐闻三县相当今广东省湛江赤坎、霞山、麻章、雷州、遂溪、徐闻等市县地(不含硇洲岛、特呈岛)。1912年(民国1年)废止雷州府。
民国时期雷州三属先后隶属高雷道、南路行署、第八区行政督察专署、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署。
解放后雷州三属先后隶属南路专区、高雷专区、粤西行政公署、湛江专区、湛江地区、湛江市。
疆域地图以及里程雷州府东至东洋海岸二十里抵高州府吴川界,东南至徐闻县海安所海岸二百里,南至踏磊海岸二百里界琼州府琼山县界,东北至吴川县调高铺界一百六十里,北至遂溪大安铺二百里界高州府石城县清阴铺界,西北至遂溪县新安海岸一百里,西至涠洲海岸一百里接廉州府合浦县界,西南至徐闻东场海岸二百里。
海康县
地图正中是海康县县城,里面有县衙、布政使等机构,县外面有海康所、西湖、雷庙等。
海康县东至海岸二十里、东南至徐闻县锦囊所一百八十里,南至英利驿站八十里,东北至瑞芝铺过五里共二十五里,西北至南禄社六十里,西至铜鼓村溪边七十里,西南至海康所边一百六十里。
遂溪县
地图正中是遂溪县城,里面有县衙、布政使等机构,县外面有椹川巡司、湖光岩、东海巡司等。
遂溪县东至吴川县石门村三十里,东南至东海巡司一百四十里抵大海,南至府城一百八十里,东北至五路墟七十里抵吴川界,北至石城六十里,西北至清阴墟六十里石城界,西至横山堡六十里,西南至乐民所涠洲海岸二百里抵大海。
徐闻县
地图正中是徐闻县城,里面有县衙、布政使等机构,县外面有锦囊、海安所、英利驿站等。
徐闻县东至黄塘九十里抵大海,东北至锦囊所一百里抵大海,北至调延屯八十里接海康县界,西北至英利驿站八十里海康县界,西至谢家老沙港八十里抵达海康县界,西南至东场巡司七十里抵大海,南至那黄二十里抵大海渡海到澄迈,东南至海安所二十里抵大海渡海到琼州 。
千户所城雷州府附郭县为海康县,除了管辖海康、遂溪、徐闻这三县外,为防御倭寇、盗贼窜扰,还设置了乐民所、海康所、海安所、锦囊所这四座千户所城。
据明《广东通志》和明万历年间《雷州府志》中的记载:“明雷州府属三县共设海安所、乐民所、海康所和锦囊所四个千户所城”。当时雷州半岛的军事建置是实行“卫所制”军事防御体系,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雷州半岛各地就形成了“一卫”和“四所”的战略格局,“一卫”即“雷州卫”,下辖包括“海安所”、“锦囊所”、“海康所”和“乐民所”等4个千户防御所,分别分布于广东省雷州府的海康、徐闻、遂溪三县境内。其中海安所位于雷州半岛南部,海康所和乐民所都位于西部,只有锦囊所是全雷州半岛的防卫所城中唯一位于东部面临南海浩瀚之滨的。而明《雷州府志》上的对锦囊所的地理位置和机构设置的详细记载是:锦囊所城在“本府徐闻县境之东一百二十里,为雷州半岛东部畔南海海域唯一的千户防御所城,当时锦囊所城内设有守御所公署、社学等”。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安陆侯吴杰创建乐民所城是明清两代雷州西海兵防要塞,并管辖调神湾、博里湾等15处沿海炮台、烟墩,任务是防倭寇和防盗。其现存平面为不规则四边形,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墙周长1797米,其中西墙最长,达530米。城墙高4.7米,宽8.2米,外表用砖、石构筑,中间用土夯实。置东、南、西、北四城门,门为拱顶,宽3.5米,进深8.2米,内高2.8米,外高4米。城门上有望楼,城墙上有雉堞。现墙体仅存夯土部分,南门被拆除,其余三个门被损毁。
遂溪县乐民所城
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要上头条##广东微城事##广东头条##湛江头条##茂名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