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最心爱的皇后(她30岁被册立为皇后)
道光皇帝最心爱的皇后(她30岁被册立为皇后)果不其然,就在嘉庆十三年的年底,嘉庆帝便下旨将佟佳氏嫁给了绵宁为继福晋,从此,佟佳氏便成了绵宁内室的当家人。绵宁是一个相对比较传统保守的人,比较看重家世,像佟佳氏这样家世显赫的女人,他自是非常喜欢,就在绵宁与佟佳氏婚后的第五年(嘉庆十八年),佟佳氏为绵宁生下了第一个女儿,即后来的皇长女固伦端悯公主。从家世来看,绵宁的嫡福晋钮祜禄氏(孝穆成皇后)来自镶黄旗弘毅公府一门,,属于名门之中的名门,再看佟佳氏,竟丝毫不逊于钮祜禄氏,甚至比钮祜禄氏的家世还要更高一层。原来,佟佳氏的直系先祖是康熙的亲舅舅佟国纲,而佟佳氏的父亲舒明阿本就是承袭了佟国纲的公爵,因此,佟佳氏绝对是皇后的不二之选。不过,在丧礼方面,嘉庆还是给了钮祜禄氏极高的规格,准许其棺木用金黄色座罩(一般亲王福晋用红色座罩),命人在王佐村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园寝,即后来的王佐村园寝。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钮祜禄氏“头七”刚过,嘉庆便下了一道圣旨
时间:嘉庆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
地点:紫禁城南三所
这一天,在大清国普通老百姓看来,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但北京紫禁城的南三所却传出坏消息,皇次子绵宁(道光)的嫡福晋钮祜禄氏(孝穆成皇后)不幸病逝了。
然而,嘉庆帝却有一丝高兴,说实话,自从嫡福晋嫁给绵宁之后,不但自己生不出孩子,绵宁的侧福晋富察氏(恬嫔)和其他妾室也一无所出,这令嘉庆十分苦恼,要知道,绵宁可是他亲选的继承人,生不出孩子,大清皇脉如何延续?
不过,在丧礼方面,嘉庆还是给了钮祜禄氏极高的规格,准许其棺木用金黄色座罩(一般亲王福晋用红色座罩),命人在王佐村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园寝,即后来的王佐村园寝。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钮祜禄氏“头七”刚过,嘉庆便下了一道圣旨,下令为皇次子绵宁挑选继福晋,为此又加办了一次选秀。其实,当时绵宁有一位侧福晋,即后来的恬嫔富察氏,不过,在嘉庆看来,这位侧福晋家世还不够好,毕竟绵宁是自己亲选的继承人,需要从名门中找一位合适人选。
经过一番遴选,一名17岁的少女脱颖而出,这名女子姓佟佳氏,来自满洲镶黄旗。那么,这佟佳氏到底有何特别之处呢?
从家世来看,绵宁的嫡福晋钮祜禄氏(孝穆成皇后)来自镶黄旗弘毅公府一门,,属于名门之中的名门,再看佟佳氏,竟丝毫不逊于钮祜禄氏,甚至比钮祜禄氏的家世还要更高一层。原来,佟佳氏的直系先祖是康熙的亲舅舅佟国纲,而佟佳氏的父亲舒明阿本就是承袭了佟国纲的公爵,因此,佟佳氏绝对是皇后的不二之选。
果不其然,就在嘉庆十三年的年底,嘉庆帝便下旨将佟佳氏嫁给了绵宁为继福晋,从此,佟佳氏便成了绵宁内室的当家人。绵宁是一个相对比较传统保守的人,比较看重家世,像佟佳氏这样家世显赫的女人,他自是非常喜欢,就在绵宁与佟佳氏婚后的第五年(嘉庆十八年),佟佳氏为绵宁生下了第一个女儿,即后来的皇长女固伦端悯公主。
说起这固伦端悯公主,可以说是道光(绵宁)最喜爱的女儿,不仅在于她是自己的长女,而且还在于她是继福晋佟佳氏所生,出生之后便一直待在道光身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名皇室贵女却只活了7岁,于嘉庆二十四年十月夭折,嘉庆似乎也非常喜欢这位孙女,将其追封为郡主。
只过了一年,嘉庆帝便突然驾崩于热河避暑山庄,皇次子绵宁继承了皇位,是为道光皇帝。道光继位后,30岁的继福晋佟佳氏入主储秀宫,成为新的大清后宫之主,而且,道光帝还追封佟佳氏所生的皇长女为固伦端悯公主,为其在清东陵修建了豪华的公主园寝,一年大祭四次,这座公主园寝是清东陵唯一的公主园寝,规模仅次于端慧皇太子园寝。
自从固伦端悯公主去世之后,或许是身体的原因,佟佳氏再也没能为道光生儿育女,不过,她的皇后之位是非常稳固的,因为佟佳氏不仅家世显赫,而且作风正派,是一位合格且称职的大清皇后。即使道光帝又新纳选了像全妃、祥妃、静妃这样的宠妃,但佟佳氏依然是大清后宫至高无上的霸主。
而且,清宫医案显示,佟佳氏的身体也一直非常不错,基本上没生过什么大病,然而,平安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一危机终于在道光十三年爆发了。
其实,道光十二年的下半年,佟佳氏已经在生病,不过病情不严重,在可控范围之内,然而转过年来后,佟佳氏的病情却逐渐加剧,四月份道光帝两次携恭慈皇太后(孝和睿皇后)看视佟佳氏,这说明佟佳氏当时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结果没过几天,佟佳氏便驾返瑶池了,年仅42岁。从发病到去世不过短短的数日,因此,清史学家一般认定佟佳氏之死属于“暴亡”。
佟佳氏去世后,道光帝表现出极大的悲伤,几乎每天都会给她祭奠,还为佟佳氏选定了谥号:孝慎皇后。通过这个谥号,可以看出,佟佳氏确实是一个作风正派,行事谨慎之人。
孝慎皇后佟佳氏去世之后,大清后宫另外一个女人成了新的六宫之主,她就是清文宗咸丰帝(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这位大清皇后虽然家世一般,但却是道光帝一生最宠爱的女人,不过,虽然孝全成皇后的儿子奕詝后来继承了皇位,但她本人却寿数有限,只活了33岁便去世了,清史届同样称之为“暴亡”。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宣宗实录》《清宫医案集成》《清宫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