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徐达常遇春的结局(历史今日徐达常遇春)
明朝徐达常遇春的结局(历史今日徐达常遇春)这句话充分的表达了汉族在受到外族压迫的时候的反抗,更是有着强烈的统一山河的历史历史性夙愿。“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看的更多了解,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徐达和常遇春率明朝军队占领了元朝统治下的济南在南宋,国土也是遭受到了外敌的入侵,身在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过:
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回顾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存于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
过去的每一天,某些事都很有意义,有喜有忧,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对于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看的更多了解,增长知识,开拓眼界,提高人文素养!
1367年:
徐达和常遇春率明朝军队占领了元朝统治下的济南
在南宋,国土也是遭受到了外敌的入侵,身在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曾写过: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句话充分的表达了汉族在受到外族压迫的时候的反抗,更是有着强烈的统一山河的历史历史性夙愿。
在元朝统领华夏民族的时候,末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百姓的生活都很苦,而后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成立了大明王朝。
在这里,也就是历史今日率明朝军队占领了元朝统治下的济南。
后期北伐中原,收复元大都对于明朝的成立起到了太大的意义。
161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成为首个观测到行星海王星的天文学家,但他却误以为是一颗恒星
在太阳系中,被经常拿来说的是八大行星,而八大行星中海王星是距离太远最远的一颗行星。
虽然不是最小的,但由于距离太阳远,又由于海王星的整体散发着幽幽的蓝色的光,看起来就像是海平面上大海的颜色一样,颜色很淡,所以到最后才被人们所发现。
海王星最终在历史上是1846年9月23日被发现,是仅有的利用数学预测而非观测意外发现的行星。
然而海王星其实最早是1846年的200年前的今天,伽利略首次观察到了海王星。也描绘出了这颗行星的样貌,但可惜的是海王星距离远,相对于背景星空的移动看起来会很小,又由于海王星太过于接近木星,导致伽利略错误的以为这是一颗恒星。
且在伽利略那个年代,当时的技术不成熟,望远镜其实分辨不出来圆面。
如果不是被云遮挡,伽利略大概已经是海王星的发现者。
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攻广州
第一次鸦片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对于英国来说,肯定是觉得劳的不够。
在各种条约下,依然觉得不满足,最终在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这期间,英国和法国2个国家,在美国和俄国的支持下,对我国发动了战争。
历史今日,英国带着5000人,进而对广州发起了进攻,从而想更多的占领我国的领土,进一步的夸大他们的利益。
导致中国的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1944年:匈牙利的临时政府对德国宣战
经历一战后,德国重振旗鼓在欧洲发起了世界第二次大战,爆发后在匈牙利以霍尔蒂为首的的一群人竟然作为法西斯的仆从国,也加入到了战争中。
不过最后在霍尔蒂为首的匈牙利政府,在随着法西斯对战苏联的作战,这个政府已然在军事上失败了。
随后在匈牙利本国有着反法西斯的力量,在12月21日组成了以米克洛什-达尔诺基将军为首的由左翼政党代表组成的临时政府,而后就在历史今日这一天,12月28日,这个匈牙利的反法西斯临时政府对外称:要与德国宣战。
看过很多历史,最终的结果都是邪不胜正,短期来看,坏人得到了肆意发展侵略的快感,但长期来看,世界是和平的,最终欧洲处于非作战状态。
在1945年的2月,苏联军队也解放了匈牙利。
1966年:中国氢弹原理实验成功,为第二年成功试爆氢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中国首次进行热核武器实验
回顾历史,从冷兵器时代到现在的社会发展,古代人打仗用刀,剑,弓箭等等,再到后来的枪,再到现在的核武器。
社会在一步步发展,核武器的杀伤力太大,美国最早在1945年的时候制造出了第一个原子弹,也是第一个研究成果后对外投放过原子弹的国家。
在美国研究出原子弹的4年后,苏联也制造出第一个原子弹。这些国家的发展可谓是快速。
1956年我国才开始研究原子弹,刚开始还有苏联的一些专家,设备和相关的制造原子弹的资料,这些对于我们的帮助。
但在4年之后,苏联全部撤走,底都不剩。
大概是人在没有了后路之后,爆发出的潜力会更加巨大。随后在没有苏联的帮助下,我国的科学家努力研制,在1964年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1966年的历史今日氢弹原理实验成功。
据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后,法国的总统得知消息后把桌子一大拍!
这个时候才知道已经被我们超越了。
回顾历史会发现,中国在一步一步强大,从被各种侵略,到半殖民地化的,再到现在的强大的中国!
其中的感触颇深。
2004年的历史今日深圳地铁试运行,2008年的历史今日武汉长江隧道试通车等等
每一个都在显示中国的强大!
以上就是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一些真实事件。
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每日更新历史上的今天有意义的重大真实事件!
大概历史存在的意义,在于被铭记。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