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武将孙坚(三国人物官职简介)
三国历史上最厉害的武将孙坚(三国人物官职简介)县丞负责一县民政、文书、仓库等事务,地位仅次于县令。盱眙县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四、盱眙县丞司马是掌管军事的官员。郡司马是在边郡或者有战事的郡设置的司马,没有定制。三、盐渎县丞(172年)县丞负责一县民政、文书、仓库等事务,地位仅次于县令。盐都县位于今江苏省盐城市。
孙坚(155年——191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因作战英勇,被称为“江东猛虎”。孙坚出身寒门,因胆识过人被州府召为县吏,当了十三年的县丞。黄巾起义爆发后,孙坚才开始大放异彩,在短短的七年内官职破虏将军、乌程侯。那么,孙坚到底靠什么被拜将封侯呢?我们先来看看孙坚所担任过的官职和经历。
一、假尉(171年)
县尉负责一县的治安工作。假尉即代替县尉之意。
二、郡司马(172年)
司马是掌管军事的官员。郡司马是在边郡或者有战事的郡设置的司马,没有定制。
三、盐渎县丞(172年)
县丞负责一县民政、文书、仓库等事务,地位仅次于县令。盐都县位于今江苏省盐城市。
四、盱眙县丞
县丞负责一县民政、文书、仓库等事务,地位仅次于县令。盱眙县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
五、下邳县丞
县丞负责一县民政、文书、仓库等事务,地位仅次于县令。下邳县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
六、佐军司马(184年)
大将军有属官称为军司马,中郎将有属官称为佐军司马。
七、别部司马
东汉大将军下属官有军司马,其中统领别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
八、参军事(186年)
参军事即参军,指参谋军务的官员。孙坚担任的是车骑将军的参军事。
九、议郎(186年)
光禄勋负责宫内事务,议郎是光禄勋的属官,负责为皇帝提供顾问应对。
十、长沙太守(187年)
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长沙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
十一、乌程侯(187年)
列候爵位分为县候、乡候、亭候三等。乌程侯属于县候。
十二、破虏将军、豫州刺史(190年)
刺史本是监察官员,后来逐渐成为掌管一州政大权的行政长官。豫州包括今山东省南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的地区。
破虏将军是杂号将军之一。汉代武官分为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将军是有战事才授予的官职,一般武将最高官职为中郎将。一般除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以外的将军封号,统称为杂号将军。
孙坚虽然出身寒门,但性格刚烈,胆识过人。公元171年,17岁的孙坚和父亲出海,碰到一群正在分赃的强盗,孙坚拿着刀奔到船上杀贼,贼以为官兵到来,弃赃物逃跑,孙坚从此名声大震,被州府召为假尉。公元172年,会稽人许昌造反,孙坚以郡司马身份招募精兵,跟随州府平定了叛乱,朝廷封孙坚为盐渎县丞,几年后改任盱眙县丞,后又改任下邳县丞。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30岁的孙坚被中郎将朱儁表为佐军司马,征讨黄巾军,因有战功,升为别部司马。公元185年,车骑将军张温表孙坚为参军,前往凉州平叛。公元186年,孙坚被拜为议郎。公元187年,长沙区星作乱,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领兵前往平乱。孙坚不到旬月便攻克区星军,朝廷根据孙坚前后所立战功,封孙坚为乌程侯。
公元190年,孙坚同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后同袁术结盟,袁术表孙坚为破虏将军、豫州刺史。公元191年,袁术命孙坚攻打刘表,刘表部将黄祖在竹林中埋伏弓箭手,孙坚中箭身亡,享年37岁。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孙坚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战功换来的,换句话说,孙坚的一切都是靠拼命换来的。孙坚不仅作战英勇,而且总是身先士卒的冲锋陷阵。《吴书》中记载,孙坚在征讨黄巾贼寇时,因为孤军深入,受伤坠马,幸好马自己跑回了营地,将士们跟着孙坚的马才在草丛中找到他,将他救回营地休养,可孙坚回营只休养了十多天,又奔赴战场杀贼。足见,孙坚真的是拼了命的在打仗,可能正是由于过于玩命,年轻的孙坚才中伏身亡。也许孙坚明白,出身寒门的自己,想要改变命运,只能放手一搏。
对于这样拼命的“江东猛虎”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