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戴姆战役简介(世界中心塞尔柱帝国)
卡戴姆战役简介(世界中心塞尔柱帝国)西辽皇帝耶律大石收到塞尔柱人参战的消息时,耶律大石还给塞尔柱帝国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写了一封请求和平的信,但塞尔柱帝国拒绝了。于是双方之间的战斗便不可避免。战争起因正如上文说到,此时的塞尔柱帝国早已是危机四伏,在扩张途中遭遇的接连失败又将这种危机加重。而到了十二世纪,曾经臣服于塞尔柱帝国的喀喇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阵营。西方阵营距离塞尔柱帝国过近,因此一直遭到压制,而随着塞尔柱帝国影响力的不断减弱,远在东方的东喀喇汗国逐渐脱离了塞尔柱帝国的控制。公元1132年,东喀喇汗国内乱,其新任大汗为了巩固统治邀请了契丹人帮助平息国内叛乱,导致西辽力量的在东喀喇汗国影响大大加强,最终难以控制。逐渐站稳脚跟的西辽皇帝耶律大石于是开始着手发动针对西喀喇汗国的战争。面对兵锋正劲的西辽军队,西喀喇汗国渐渐不支,再加上后方受到花剌子模偷袭,因此不得不求助于其宗主塞尔柱帝国。
塞尔柱帝国是十一世纪由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其最盛时期囊括了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小亚细亚、及叙利亚,占据了“世界的中心”,成为当时中亚地区最为强盛的帝国,然而如此强大的帝国为何会因为一场战役的失败便分崩离析?其对手又是谁那呢?
极盛时期的塞尔柱帝国疆域图
十二世纪初期,随着皇帝:穆厄佐丁·阿布·法塔赫·马立克沙·哈桑·本·阿尔布·阿尔斯兰(1072年─1092年)的逝世,曾经强盛的大塞尔柱王朝逐渐开始从世界中心的位置跌落。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国内矛盾也日益激化。王族内部诸子争位刀兵相向,王国内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随着塞尔柱帝国实力衰落,原本臣服的周围藩属国也开始蠢蠢欲动,帝国危机四伏。
正在这个风雨飘摇之际,卡特万战役的爆发成为了压跨塞尔柱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战争起因
正如上文说到,此时的塞尔柱帝国早已是危机四伏,在扩张途中遭遇的接连失败又将这种危机加重。而到了十二世纪,曾经臣服于塞尔柱帝国的喀喇汗国分裂为东西两个阵营。西方阵营距离塞尔柱帝国过近,因此一直遭到压制,而随着塞尔柱帝国影响力的不断减弱,远在东方的东喀喇汗国逐渐脱离了塞尔柱帝国的控制。
公元1132年,东喀喇汗国内乱,其新任大汗为了巩固统治邀请了契丹人帮助平息国内叛乱,导致西辽力量的在东喀喇汗国影响大大加强,最终难以控制。逐渐站稳脚跟的西辽皇帝耶律大石于是开始着手发动针对西喀喇汗国的战争。面对兵锋正劲的西辽军队,西喀喇汗国渐渐不支,再加上后方受到花剌子模偷袭,因此不得不求助于其宗主塞尔柱帝国。
收到塞尔柱人参战的消息时,耶律大石还给塞尔柱帝国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写了一封请求和平的信,但塞尔柱帝国拒绝了。于是双方之间的战斗便不可避免。
西辽皇帝耶律大石
1141年9月9日,双方军队在撒马尔罕北部的卡特万遭遇,那里的地形为靠近山地的草原,在综合分析了敌我态势以及战场环境后,耶律大石将军队背靠达尔加姆峡谷驻扎,以期用当地复杂的地形保障自己的大后方。
双方力量对比
此时西辽的军队中已经没有了多少契丹本族士兵,其构成多以蒙古和突厥人为主,在成为东喀喇汗国的宗主之后,又吸收了众多回鹘以及中亚突厥的士兵。正是这些士兵,组成了西辽军队的中坚力量。如此多的民族彼此之间宗教关系复杂,必然存在种种矛盾,然而,由于耶律大石的宽松政策,矛盾没有被进一步激化。有了这些地区的支持,耶律大石的部队人数得以维持在七万人左右。
与此同时,交战的另一方塞尔柱帝国也是问题重重。塞尔柱帝国的军队由各个部落联军组成,但苏随着国影响力的削弱,地方军队对于统治阶层并不真心效忠,因而面对战斗往往为求自保难以发挥全部实力,战斗力不足。
塞尔柱帝国军队组成复杂
战前部署
艾哈迈德·桑贾尔将塞尔柱联军分为三部分,左路由锡斯坦国王率领,右路由埃米尔-库吉马率领,中军则由桑贾尔本人率领。除此之外,桑贾尔还将经验最为丰富的老兵组建成预备队,准备在最危急的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面对桑贾尔的部署,耶律大石针锋相对,摆出了相同的阵型。左路由同枢密副使萧查剌阿不率领,右路由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率领,中军由他本人率领,同时有数量众多的回鹘蒙古以及葛逻禄支援的辅助部队。
战争经过
战斗伊始,交战双方除进行小规模试探性进攻之外,都没敢第一个发动进攻。战争陷入僵局。最先忍耐不住的是塞尔柱人,在塞尔柱军队左路打退一次西辽的小规模进攻之后,趁西辽军撤退之际,锡斯坦王果断出击,率军猛然插向了西辽军中路与右路之间防御薄弱地区。如此造成了西辽军阵线被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感到时机终于到来的桑贾尔毫不犹豫率领中军全部压上,试图一举击败辽国人。
战斗中的西辽士兵与塞尔柱帝国士兵
然而桑贾尔的突然出击也带有局代的风险,如此一来原本对峙的阵型被破坏,耶律大石迅速集结部队发动了反击,原本整齐的军事分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惨烈的混战。
混战之中,双方都损失惨重,然而由于西辽军队在战斗中分割了桑贾尔中军与两翼的联系,因而西辽军队开始大规模围攻桑贾尔的中军。塞尔柱帝国方面,其骁勇善战的古拉姆骑兵给予了辽国人巨大的打击,随着辽国人的撤退,古拉姆骑兵也随之进入到了辽国人蓄谋已久的包围圈中。埋伏多时的葛逻禄骑兵突然从山谷两翼杀出,给了塞尔柱人致命的打击,看到主力部队溃败,其余部落为求自保,纷纷开始撤退。
随后,战争便成了追击残兵的过程。西辽骑兵如秋风扫落叶般迅速消灭了近五万名塞尔柱士兵,其中桑贾尔的妻子以及众多将领成为了俘虏。而桑贾尔本人则靠着古拉姆奴隶军的保护才得以逃脱,之后前往阿富汗的巴尔赫避难。
战争结果
卡特万战役以西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此战之后,曾经称霸中亚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塞尔柱帝国完全退出了河中地区。受此战影响,洗了的同盟国花剌子模也得以恢复,开始不断蚕食塞尔柱帝国的领土,至于那些早已同塞尔柱统治者离心离德的各地部落军阀则纷纷独立,成立了自己的政权,塞尔柱帝国分崩离析。其霸权地位不复存在。
西辽帝国疆域图
而获胜的辽国,在耶律大石的领导下,开始逐渐成为中亚地区新的霸主,周围的国家纷纷归附,延续了近一个世纪之久。而耶律大石宽松的宗教政策也使得佛教和基督教得以发展。但此时的契丹人不会想到,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把全同志霸权统治其实是十分脆弱的。在这个属于伊斯兰教的世界中,他们始终是少数派,作为少数派的西辽不可能成为绝对的独裁者,而是扮演了中间人的身份。这种身份使得西辽在面对藩属国的援救请求是不得不竭力帮助。而常年的穷兵黩武使得西辽国内矛盾大增,最终也导致了西辽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