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最后后悔吗(张居正和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最后后悔吗(张居正和万历皇帝)万历皇帝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将各种税赋合计总到一条,合并征收银两,这样的做法减少了复杂的中间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作弊和贪污的机会,进而增加了财政收入。张居正的改革纵然有弊端,但对于当时的明朝而言,利远远大于弊。虽然为张居正改革,但我们万万不可忽略一个人,那就是万历皇帝,要知道如果没有万历皇帝的朱批,张居正即使再有完美无缺的计划,改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君王无条件且排除万难(其他群臣的弹劾)的信任和支持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实数不容易,即使当时的张居正权倾朝野也是做不到的,因为大老板万历皇帝只要一声令下,言官的吐沫星子便可以将张居正淹死。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文|乌啼月

公元1573年,是明万历元年,论干支则为癸酉,属鸡。距万历皇帝即位已过了6个月,此时的万历皇帝已满10岁(公元1563年9月4日生人),而被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母亲尊称为“元辅张先生”的张居正已有48岁(公元1525年5月24日生人),这一年张居正不仅是明朝的首辅大人位极群臣,还管理着万历皇帝的教育事务,在今天的话应该是教导主任兼老师。

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最后后悔吗(张居正和万历皇帝)(1)

亦师亦臣,亲密无间

虽然在万历登基之初,就以其高贵的仪表和深沉有力的声音给群臣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让一个尚未满十岁的孩子履行皇帝的职责,还是太过于牵强,所以作为明朝的首辅的张居正当仁不让将这份责任替万历皇帝扛在了肩上。也就是万历元年,张居正正式提出且颁布了新的考核考绩制度——考成法,这应该属于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朝堂的第一次意味深长且影响巨大的创举,是共同开创万历中兴的第一步。

在接下来的10年间,张居正主导了无数次的改革,将摇摇欲坠的明朝重新拉回巅峰,史称张居正改革,也叫万历中兴。在政治上,张居正创立并颁布考成法,以振新“纪纲不肃,法度不行”的颓风,整顿吏治以求提高行政效率、朝令夕行,使得万历十年间,赋收为正,国库充足;在军事上,张居正重用谭伦、李成梁、戚继光等一干武将,为明朝疆土的稳定提供了保障,并且推行了“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为万历三大征提供了先决条件。在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

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

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将各种税赋合计总到一条,合并征收银两,这样的做法减少了复杂的中间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作弊和贪污的机会,进而增加了财政收入。张居正的改革纵然有弊端,但对于当时的明朝而言,利远远大于弊。虽然为张居正改革,但我们万万不可忽略一个人,那就是万历皇帝,要知道如果没有万历皇帝的朱批,张居正即使再有完美无缺的计划,改革也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君王无条件且排除万难(其他群臣的弹劾)的信任和支持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实数不容易,即使当时的张居正权倾朝野也是做不到的,因为大老板万历皇帝只要一声令下,言官的吐沫星子便可以将张居正淹死。

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最后后悔吗(张居正和万历皇帝)(2)

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为君信臣,张居正为臣不负君,乃君臣一心。

与此同时,张居正还兼任万历皇帝的教导主任,他不仅替万历皇帝选择优秀的老师,也亲自教万历皇帝君王之道和治国之道,并且监督、督促且严厉批评万历皇帝的一言一行。教皇帝读书与治理国家,这是名正言顺且不容被质疑的,所以张居正严格严厉也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这样张居正在万历小皇帝的心里建立了威望,建立了一个刚正不阿,坦诚率真,一心为公的老师形象。这也为日后分道扬镳,爱恨情仇埋下伏笔。

先不说以后,我们先看看张先生对万历皇帝的一些教育事例:

其一,张居正为万历皇帝编订了教科书,并且规定了万历皇帝每日需要完成的课程:经书、书法、历史。完成之后,万历皇帝还需要御览本章,用朱笔作出批示,虽然形式,但仍需要走流程。下午的时间,万历皇帝还需要背诵今日所学经书、历史,因为第二天,张先生要检查。

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最后后悔吗(张居正和万历皇帝)(3)

张居正

小皇帝对这种嘱咐丝毫不敢忽视,因为第二天必须背诵今天为他所讲授的经书和历史。如果准备充分,背书如银瓶泻水,张先生就会颂扬天子的圣明;但如果背得结结巴巴或者读出别字,张先生也立即会拿出严师的身分加以质问,使他无地自容。——《万历十五年》

其二,张先生在之后取消和禁止了万历皇帝的书法课,怕万历皇帝沉迷书法,而忽略治国之道。

其三,张先生教导万历皇帝要节俭,要克己,不仅拒绝了万历皇帝想为母亲修理宫殿之事,还拒绝了万历皇帝过年想多摆几桌酒席的想法。

诸如此类,张先生都彰显和做到了作为老师教导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在万历皇帝的成长过程中,无论是政事也好,学习也罢,日常生活也好,个人喜好也罢,张先生给予了万历皇帝颇为严厉的教导和限制。但此时的元辅张先生,张居正老师是万历皇帝最信任且最尊敬的人。

万历皇帝作为学生敬佩老师,张居正作为老师欣慰能够有此学生,不忘老师教导,不负学生信任。

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最后后悔吗(张居正和万历皇帝)(4)

爱恨情仇,分道扬镳

时过境迁,事情有了变化,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张居正因劳逝世,万历皇帝为其辍朝,赠上柱国,并谥“文忠”。但所谓人走茶凉,就在万历十一年,有人上书便弹劾张居正,并且列举了十四条大罪。于是万历皇帝当即便收回和剥夺了张居正所有的荣誉,不久之后,还抄了他的家。

亦师亦臣,亲密无间的张居正为何会弄得个悲剧下场呢,还是得从他做张先生和肱骨大臣说起。

在万历皇帝的眼中,张先生是刚正不阿、坦诚率真、一心为公的老师形象,元辅张居正是任用贤才、两袖清风、为国为民的忠臣形象,可实际上呢,张先生不仅生活奢靡,而且在朝堂上唯亲任用,排挤他臣。这个落差是万历皇帝接受不了的,如果你一直认为他不好,那么他做一些不好的事情也理所当然,但是如果你一直认为他好,可实际上他不仅骗了你,而且做了坏事,这个落差感是万历皇帝不能接受的。

而且万历皇帝从小就耳濡目染为君之道,为臣之道,更何况这是张先生教的,张先生教万历皇帝勤俭节约,可是张先生自己却生活奢侈,醉纸迷金。这也是万历皇帝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当所有的委屈和愤怒涌上心头时,张居正便再也不是万历皇帝心中那个亦师亦臣,亲密无间的张先生了,而是一个欺上瞒下,权倾朝野的奸臣。

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最后后悔吗(张居正和万历皇帝)(5)

物极必反,张居正的严苛、严厉何尝不是对万历皇帝的一种约束和折磨,张居正位极人臣,功高盖主(至今人人只是记得张居正改革,却很少人知道万历中兴)何尝不是对万历皇帝的一种挑衅和威胁。虽为皇帝却处处受限于张居正,虽为皇帝却处处要信任并且听从张居正,这皇帝到底有什么用呢?难道皇帝只是一个象征权威的工具人吗?不,此时的万历正值20岁,饱读诗书,心中正藏着鸿鹄之志,张居正在时,万历皇帝只好忍着,张居正不在时,何须再忍?

所以万历皇帝不仅收回和剥夺了张居正一生所有的荣誉,而且抄了他的家,并且把银两全部充了公,只有这样,心中所有的愤怒和压迫才能够释怀。或许只有这样,万历皇帝才能施展鸿鹄之志,虽然事实证明他错了,但这是后话,此时的万历皇帝绝非混吃等死之辈。

对于张居正而言,错了便是错了,当他试图想要以仁义道德控制万历皇帝的时候,当他试图在朝廷之上遍布耳目的时候,当他肆无忌惮不知收敛的时候,万历皇帝正在悄悄的长大,悄悄的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术,万历皇帝没有辜负张先生的期待,万历皇帝前十年勤俭勤勉,博学多才,从这点上来说,张先生作为老师应该感到欣慰,作为臣子也应该感到幸运。但张居正也败于此,万历皇帝绝对不会任凭张居正摆布,也绝对不会做一个会听话的傀儡皇帝。于是将张居正狠狠的踩下去,或许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帝王之道。

总之世间再无张居正,万历皇帝也永失张居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