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幸存的清朝老人:最牛 00后
唯一幸存的清朝老人:最牛 00后花布口袋里是小辈们送给朱郑氏的帽子。在朱郑氏的红色衣柜中,放着一个洗得发白的花布口袋,“有的年轻人出国旅游过年,有的年轻人要上班,但他们知道我爱漂亮,提前给我送来了帽子。”朱郑氏小心取下缠绕在花布口袋外的毛线,从袋中拿出帽子,笑嘻嘻地向大家展示。朱郑氏家的浓浓“年味”在这乡间小路上格外引人注目。由于全家人多,每年过节都是全镇最热闹的地方,陈玉华笑着说,不少镇里的人甚至开玩笑,他们这么一大家子人过年,都快赶上一个连队的人数了。她是所有小辈都爱戴的“老美女”朱郑氏几乎是整个家族的“团宠”,几乎每个人都对她爱戴有加。
孙媳妇唐素华正热火朝天地做饭。
厨房里,虾、板鸭等美食早早备齐。
小辈们热火朝天地准备着饭菜。
“这次初三拜年,姊妹都来帮忙准备大团年的饭菜。”厨房里,基围虾、板鸭、凉拌鸡、蒸南瓜、什锦等美食早早备齐,唐素华等人从早上5点半就开始准备。“为了老人,这点辛苦都是幸福的。”
朱郑氏家的浓浓“年味”在这乡间小路上格外引人注目。由于全家人多,每年过节都是全镇最热闹的地方,陈玉华笑着说,不少镇里的人甚至开玩笑,他们这么一大家子人过年,都快赶上一个连队的人数了。
她是所有小辈都爱戴的“老美女”
朱郑氏几乎是整个家族的“团宠”,几乎每个人都对她爱戴有加。
在朱郑氏的红色衣柜中,放着一个洗得发白的花布口袋,“有的年轻人出国旅游过年,有的年轻人要上班,但他们知道我爱漂亮,提前给我送来了帽子。”朱郑氏小心取下缠绕在花布口袋外的毛线,从袋中拿出帽子,笑嘻嘻地向大家展示。
花布口袋里是小辈们送给朱郑氏的帽子。
“祖祖(四川部分地区方言,意为爷爷的父亲、母亲)十分爱漂亮!我经常会给她买衣服、鞋子,她都记得!”朱静是朱郑氏的曾孙女,她很喜欢自己的祖祖,和朱郑氏是无话不说的。“祖祖就像我的闺蜜一样,感觉她什么都懂,”朱静掩嘴笑着。
朱郑氏平时十分喜爱和朱静这样的小辈待在一起,朱静记得朱郑氏经常和她讲过去有趣的事,两人聊天就像一对闺蜜般。“祖祖经常都会瘪嘴羡慕我们现在的女性用品,她说可比她们那时候方便多了。”
在朱静眼中,朱郑氏十分善解人意,有时都让她有点心疼。每次朱郑氏生病的时候,都会婉拒小辈们的探望,“你们上班轻松但是心累,你们别来看我,我没事!”
“这么明事理,善解人意的祖祖,谁不喜欢!”朱静笑着说。
在今年拜年的晚辈中,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一来拜年,就紧挨着朱郑氏坐着,她叫王曹群,今年也有80多岁了。王曹群的母亲是朱郑氏的妹妹,自从母亲去世后,王曹群就把朱郑氏当做自己母亲一样尊敬。
王曹群和朱郑氏。
“她是个好人啊,和谁关系都好。”王曹群说,自己的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一个月不见朱郑氏就十分想念,然后张罗着让朱郑氏来自己家玩耍。偏偏朱郑氏可不是一个停得下脚的人。
“我来做什么,你这又没有活路做,有事情让我帮忙做,我就来你这耍,”朱郑氏不管去哪家做客都喜欢帮忙,王曹群笑着说,家里如果没有活路,都不敢轻易邀请朱郑氏去玩耍。
老人的“秘诀”在心态
年逾百岁,现在除了腿脚不太便利,朱郑氏的生活基本能自理,拄拐能走路,吃饭能端碗,想要什么都能表达清楚。
朱郑氏每天的生活都十分规律:每天早上7点左右起床,白天和家里人聊天、看电视,中午小睡一会儿;晚上7点就睡觉。“婆婆平时很爱干净,一年春夏秋冬,天天都要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才睡觉。”陈玉华现在是陪伴在婆婆身边最亲近的人,和朱郑氏相处的几十年中,两人的“婆媳关系”向来十分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