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蒿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1)

跟《薤露》一样,这是曹操的另一首挽歌,也是以乐府里的古题为题。曹操在那时候有两首诗都是以古乐府的挽歌为题,《薤露》为其一,《蒿里》紧随其后。可见当时曹操的心情是很悲痛,心中很多对于生命的感慨。

单以题论,蒿里要比薤露更为悲戚。

蒿里,是亡魂归处。据说本为地名,在泰山之南,古人以为,人死而灵魂将归于蒿里,所以为挽歌之名。但这应该有更深的意思,蒿草遍地都有,乱坟岗子常为蒿草湮没。人死之后,自然是魂魄归乎蒿里了。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2)

《古今注》里认为,《薤露》《蒿里》都是丧歌,但出自于田横门人。

田横的故事甚为传奇,他本为齐国贵族,其兄田荣曾占据齐地为王,田横为大将。后来与项羽大战,他们当然打不过项羽,就散了。但项羽恨齐人反抗,于是搞屠城。齐国人又反抗,田横便是其中的头领。

刘邦趁项羽大战齐国,五十六万大军直捣项羽老巢彭城,项羽一个回马枪,打败刘邦,但对齐国战场就放松了。于是田横扶田广为王,自持其政。

后来韩信平定齐地,田广被杀,田横自立为王。但被汉高祖的大将灌婴打得一败涂地。田横就逃到了一个岛上,跟随他的只有五百人。史书称为“田横五百壮士”。

汉高祖诏田横,田横不从,他认为汉高祖不讲信义。当初汉高祖派韩信征齐地,同时又派郦食其去说服齐王,田广、田横都听了郦食其的话,准备投降。但韩信却不停止,趁其不备,一举拿下齐国七十二城。田横可恨死郦食其了,认为这是一个骗子,就把郦食其烹了。

郦食其虽死,但郦食其的弟弟可还在啊。他肯定恨田横。田横就以这个借口,不归服。

汉高祖说,这事好办,给郦食其的弟弟郦商下旨,不许报仇,否则灭族。

然后又告诉田横,来吧,你来了大者可王,小者为侯,不来我可灭了你。

田横带了两个门客只能前往洛阳去见汉高祖,但他却不急着见,对两个门客说,当初老子也是南面为王,汉王(指刘邦)如今为天子,我却成了亡国奴,还得侍奉他。太迟入了。更何况我跟郦商同朝为臣,即便他害怕刘邦不敢报仇,但我见了他面心里难受啊。

皇帝诏我,不过想看看我长得啥样子。那就让他看吧。面向东方故土,遥拜齐国山河,歌曰:“大义载天,守信覆地,人生遗适志耳!”

说完把自己的头割了,三十里加急,快递给刘邦去看,因为那么点路,容貌还没变。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3)

刘邦当然很佩服田横,是个汉子。而且还为他流了泪。派两千士卒,以诸侯之礼葬田横。拜二门客为都尉。

结果,那两个门客葬完田横,在旁边挖了个坑,跳进去自刎了。

这下刘邦更惊叹了。更加觉得田横是个人才,门客如此重义忠心。又派人去诏岛上的那五百门客。结果那五百人听说田横已死,仰天长哭,高歌之后,集体自杀。

大概《古今注》认为田横门客们死前所唱的就是《薤露》《蒿里》的挽歌。其辞猜想应该是人终有一死,人生如薤露,瞬息而死,田横魂魄已归于野蒿荒坟,没于黄土,我们怕什么死?于是同死。

田横之事为真,但《薤露》《蒿里》是否为其门客所创,便不得而知了。

田横的故事,倒跟曹操有点关系。

南宋洪迈曾说田横之事,并说,韩退之(韩愈)曾经过田横之墓,作文凭吊,其中两句是:“自古死者非一,夫子至今有耿光。跪陈词而荐酒,魂仿佛其来享。(跪陈词,意思是跪拜念祭文祭奠田横。)”

说明唐宋之人依然仰慕田横之生气。这主要是因为田横不顾王侯爵位,视死如归。

但洪迈还说,吕布为曹操所擒,将死之际,吕布怂了,向曹操讨饶说:“明公害怕的,不过是我,我现在投降,你让我为骑兵将领,大有用处,你的步兵,不足以定天下。”

结果曹操杀了吕布。

洪迈认为,以才能而论,吕布不输田横,但吕布却愿意忍受耻辱,侍奉仇敌。气概差太远,所以苏东坡写诗讥讽吕布——“犹胜白门穷吕布,欲将鞍马事曹瞒。”

曹操杀吕布,主要是吕布无气节,反复易变。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4)

但曹操其实也是反复多变的,政治人物多数如此,因形势多变,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所以曹操的变,跟吕布的变,有很大的不同。以诗文可见,曹操在《薤露》《蒿里》二诗中所表现的那种忧国忧民,尤其为生民悲叹的那种情怀,一定是真的。因为,那时候的曹操,位不高,名不重,处下则多知生民之苦,处上者多忘初心,自古如是。

讲《薤露》时,我们曾说过当时天下已乱,最大的祸乱在萧墙之内,汉政府的内部乱成一锅粥。曹操既对当时的执权者不满意——如何进、董卓等,实在难以令人满意,也对民生凋敝、百姓受战祸之苦表示极大的同情。应该说,曹操在那时是很像解民倒悬的。

但做好这件事情,并非一人之力可以办到,何况,曹操那时,还是寂寂无名的。《薤露》中,曹操和他的哥们袁绍一起,也曾努力过。但结果是天子、大臣和百姓都“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至于,曹操,只能哀伤慨叹了。

这固然有董卓的不是,但当时的汉政府之无能,也可见一斑了。于是,一堆人又想救天下,做出一番事情来,这就是《蒿里》里要说的了。

但这事明显没做成,看题目——蒿里——即知。若是成功,自然是大喜之事,何来命归黄土、委骨蒿里之叹?

第一句——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这是接着《薤露》写的。

所谓关东有义士,就是即袁绍逃跑后,大家一起商量,要打董卓。董卓焚烧洛阳,携天子、大臣、百姓西迁,天下愤怨。

当时为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带头大哥是袁绍,当时为渤海太守。东汉比较看重家世,袁绍家四世三公,即四代人都出了官儿做到三公之位的人,所以叫“四世三公”。准确人数是五人,所以,也有叫“四世五公”的,《三国志》就叫“四世五公”。所以,读了我的文章,就知道这二者是一回事儿。

因为这个渊源,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带兵讨伐董卓。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5)

这就是曹操的第一句诗“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所说的事情。关东,在古书里,一般都指的是函谷关以东,今河南、山东等地区都包括在内,如在战国时代,说“关东”,你知道就是除秦之外的其他六国,比如贾谊文“使山东六国……”

“义士”,当然并不仅仅指袁绍,那些响应的人都算,包括曹操自己。——当时的大人物有后将军袁术、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河内太守王匡等,曹操是行奋武将军(代理的,所以叫“行奋武将军”,即行使奋武将军的职权,但并非正式任命的奋武将军)。这是史载的人,但《三国演义》中加了刘备、公孙瓒等人。

“群凶”,当然指的是董卓这帮坏蛋。

每个人的部下大约数万,人数当然不少。

这情形看似我众敌寡,何况占据政治高度,按理说形势一片大好。

但情形却直转而下。

因为——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最初期望的会盟的地点是在孟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原是黄河古渡口,在河南。据《史记》的说法(按:《史记》根据《尚书》记载而言),周武王第一次试探诸侯,说要讨伐纣王,就是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的。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6)

所以,盟军把会盟地点选在孟津,也是一种比喻,说明这次讨伐具有正义性,曹操这样写,当然他也这样认为的。

但这只是一种愿望而已。凭心而论,选在孟津确实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因为这样的话,可以表示这帮人的用意——乃心在咸阳。

这也是《尚书》里的话,“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乃心王室”,即为国事尽心。《史记》里写汉高祖刘邦时,讲到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后来刘邦先进了关中,关中,主指咸阳,当时是秦国都。曹操此句应该不是讽刺这些人有称王天下的意思,应当是说他们的初心,都是为了汉江山,因为汉献帝王室在关中长安。但当时的情形却不如这想法,当时袁绍屯兵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等屯兵南阳,豫州刺史孔伷(zhòu)屯兵颍川,韩馥屯兵于邺。

重兵相聚,本该一鼓作气向前。但这一堆人都是怂包,害怕董卓,踌躇不前。

但真正的原因并非害怕,而是曹操所说——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hang)。

主要是人心不齐,大家都犹豫不前。就像大雁排成一行飞翔,谁也不争先向前。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7)

为啥人心不齐呢?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这些人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首先,兖州刺史刘岱跟东郡太守桥瑁先干了起来,冀州牧韩馥跟渤海太守袁绍(还是盟主)也打了起来。

曹操看得头都大了,只能感叹一句嗣还自相戕,嗣还(xuan),是随后不久的意思,还(xuan),通旋,旋即的意思。相戕,就是相互残杀。

当时曹操是最不满意的,这涉及到他的一篇文章,记载在《三国志·魏书》中,曹操说: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定天下矣。不可失也。

曹操的意思是,现在我们有理,大军集结,还有啥担心的,不能给董卓喘息机会,如果他趁机做了安排,占据地利,那就难办了。现在他干了那么多荒唐事,大失人心,正忙不过来,我们打过去,一战定天下,机不可失。

但这些人都不听,曹操自己带了兵去打,只有张邈分了点兵给曹操,结果在荥阳一场大战,曹操自己都受伤了。

这又跑回去,盟军在酸枣。曹操到时,盟主袁绍带着大家每天喝酒聊天蹦迪,玩得不亦乐乎。曹操很生气,批评他们——“今义兵不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占据天时、人和,打着“义兵”的旗号,却不干人事,曹操当然替他们脸红了。

但这些人都当做耳旁风。

他们只做一件事,你打我,我打你,抢地盘,抢人。

首先,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淮南,就是安徽寿县。淮南帝称号,就是袁绍的弟弟袁术割据淮南,后来还称帝了。

刻玺的是袁绍,他跟韩馥两个密谋,要把汉献帝废了,立幽州牧刘虞为弟。

这就是所谓的“义兵”,呵呵。

这种就是完全的各为私利斗争了,别人不统一就打,结果鸡飞狗跳,导致——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打仗打到什么程度了?

天天打,夜夜打,士兵们一直在打仗,铠甲脱不下来,穿久了就生虱子了。可见战事纷乱。古代战衣,金属所制为“铠”,皮革所制部分为“甲”,合成铠甲。

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战争不断,人死了都没法埋,白骨遍地,千里之地,连打鸣的鸡都没有了,没鸡叫,说明没老百姓了,死得差不多了。

曹操看见这种景象,只能慨叹一句——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老百姓一百个里面活下来一个,谁看见这凄惨的景象,不断肠呢。曹操当然是时时挂念这艰难的时局。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8)

当然,他的着眼点仍然是在老百姓身上。

这哪里是诗?这是史,而且是实录。就像一组无言的惨怖空镜头,让人从心底里震撼哀伤。蒿里,蒿里,埋人之地,而最多暴抛荒草之中的,多是老百姓。

所以有人说,这首诗是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当然,说到这些事,也应当读读《三国演义》怎么写,前面我们正史解史,现在看看演义如何演法。

在《三国演义》里,呼吁聚盟讨伐董卓的是曹操,人都说《三国演义》贬低曹操,我认为那是没读懂,或者读书只用眼睛不用脑子。《三国演义》很多地方都不贬低曹操。

讨伐董卓,是曹操矫诏呼吁。矫诏,就是假借皇帝的名义做事情,三国演义中很多人都爱这样玩。曹操在陈留,找到他爸爸,准备散尽家财,招募义兵。后来他们拉到了一个叫卫弘的首富的投资,曹操有了钱,于是发矫诏,驰报各道,招募义兵。还弄了一个白旗,上书“忠义”二字。一堆人投靠曹操,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等虎将,都是那时候投靠曹操的。

袁绍得到曹操的矫诏,率领麾下文武,引兵三万,前来与曹操会盟。曹操还做了一篇檄文,昭告天下,以曹操的文采,写个檄文很简单了,内容大致是骂董卓罪大恶极,该杀。

但终极目标有两个:

第一,报私仇,大家都恨董卓,所以檄文称“望兴义师,共泄公愤”。

第二,为公。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即便是《三国演义》里,看曹操写檄文,也以拯救黎民百姓为先。

于是除了上面讲到那些史书里写了的人,其他的如孔融、马腾、公孙瓒、孙坚等都到了。刘备当然也去了,因为北平(指汉时右北平,在今河北唐山)太守公孙瓒去了,刘备当时没地方去,投靠了公孙瓒,所以刘备也去了,这才有了三英战吕布的故事。

各路人马到了之后,是会盟,推袁绍为盟主,因为他家四世五公,汉朝名相之裔。会盟当然有誓词,袁绍的誓词,很冠冕堂皇,什么“并赴国难”,什么“齐心戮力”,什么“心无二志”。

最后发誓很有趣,他说,有渝此盟,裨坠其命,无克遗育。

意思是,如果违背盟誓,立马死了,连后代都绝种。

然后歃血为盟。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9)

大家因为袁绍的盟誓辞气慷慨,都觉得说到了自己心里,都涕泗横流。

然后,就是打 。袁术是总督粮草。

孙坚为先锋,先去挑战。孙坚是江东虎将,赢了。

结果,袁术不给孙坚粮草,因为杀了董卓这个狼,留下孙坚这个虎太可怕了,最好两败俱伤,借董卓之手杀了孙坚。

孙坚没粮,被华雄杀得大败。

袁绍可太有意思了,作为盟主,竟然大惊失色,实在太差。当然,小说嘛,为了热闹好看,要对比表现。因为要表现关羽,才如此写。但袁绍确实就这样子,也没写错。

后来是关公温酒斩华雄,接着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四个人打架,八路人马当吃瓜群众观看。

三国演义几个版本的曹操(曹操最真挚的挽歌)(10)

吕布败了。董卓在宫里倒行逆施,做了很多坏事。结果孙坚进去,拿了玉玺,自己藏起来,跑了。这就是违背了盟约。袁绍又不满意公孙瓒,要杀公孙瓒。孙坚又返回来打刘表。

这一回书叫《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三国演义》第七回)。真是热闹非凡。

当初的盟誓,豪言壮语,都不算数了。这就是曹操说的“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但打来打去,他们是争利,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也是曹操说的“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即便是《三国演义》中,曹操这段时间对这些相互残杀游戏,都没参加。

附:

关于曹操,历来说者不断,奸雄王霸,是非褒贬,各执其辞。而对于他的诗文,其实所说者不多,无非“老骥伏枥”、“对酒当歌”寥寥数句而已。实际上,我们所见的曹操实在是有失偏颇的。

当然,《三国演义》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即便没《三国演义》,纯史书也未必见得全部的曹操。

中国历史是颇为奇怪的,我们所知的历史,往往是通过具体的事件而见人,二十四史无不如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其他的方面,了解一个人,比如诗文。李白、杜甫、苏轼,史书对于他们的记载实在少得可怜,但他们的大名横亘千古,仿佛人人都了解他们。那主要是得了他们宏博诗文的好处。

杜甫有“三吏”、“三别”,我们以此知史书之外的当时情况,杜甫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于是我们知道杜甫的生活、胸襟、气度等。李白、苏轼依然如此。

李、杜、苏,我们凭他们的诗文了解他们,但对于曹操,我们甚至未必依靠史书,甚至只凭着《三国演义》去了解。 这未免是有失偏颇的。

实际上曹操的诗文极好,诗豁达、直接、深刻,文简截了当,很有斩钉截铁的气概。虽然文未必全如其人,但通过诗文去了解曹操的本真,或者部分本真,还是可以有所得的。

近来读《曹操集》,很有一些感想。忽发闲想,欲把曹操的诗文好好地讲一讲。但是讲法须得讲究。我的设想是,尽量将他的诗文以故事讲出来,揉杂古今,或有所发。至少把曹操当时的心境能窥见一二,也是不错的。讲法既然别开生面,相信读者也一定会有所得。期诸将来,李白杜甫苏轼的诗文,或许也可以如此写出来。

是为序。

系列:

《薤露》:曹操最真挚的挽歌,一句诗说尽普遍的人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