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曹操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的尘埃曹操雄才大略)

曹操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的尘埃曹操雄才大略)曹操出生在一个世代大官宦家庭。他祖父曹腾虽是个宦官,但颇受皇帝宠信,曾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候;其父曹嵩也官至太尉;可以说都是权势赫赫的高官显爵。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相对于占绝大多数的中下层官吏的家庭来说,一是有比较显赫的社会政治地位,二是有相当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三是有很充足、很理想的读书学习,接受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曹操,当然很容易影响、形成天性豁达、坦荡不羁的性格特征,以及雄视天下,睥睨一切的精神气质,再加他本人先天的聪慧机敏的头脑,又特别勤苦好学,自然就成为当时出类拔萃的少年英俊。他20岁时就被举为孝廉,这决非偶然,而是他深厚的个人修养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所决定的。那么,该如何破解曹操之谜呢?“存在(包括人的存在和社会存在)决定意识,也决定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不管是多么复杂玄奥、飘忽不定、不可思议的心理活动,

曹操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的尘埃曹操雄才大略)(1)

曹操被冠以“奸雄”,其意自然是重在彰示其“奸”:一是欺君篡政、奸邪篡逆的政治野心;二是奸险狡诈、凶残暴戾的性格特征。有很多例子,比如“以发代首”,借仓官王垕之头以压军心等等,都深深地嵌刻在人们的头脑中。奸险狡诈、凶残暴戾的曹操形象,几乎是我国所有文学作品中的曹操的标准形象。

但事情也不尽然。比如袁绍讨伐曹操前夕,命书记陈琳作檄,檄文辱及曹操祖宗三代,称操是“赘阉遗丑”,令人何等羞辱与难堪!时曹操正患头风,疼痛难忍,“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从床上一跃而起”(第二十二回),由此足可见其言词是何等尖刻而犀利,对曹操的刺激和震撼是何等巨大而深刻!但俘获陈琳后,“左右劝操杀之;操怜其才,乃赦之,命为从事”(第三十二回)。请看,这里哪还有一点“奸险狡诈、凶残暴戾”的影子!

象这样的例子,在《三国演义》中并不鲜见。

对此,该作如何解释呢?

一种解释是: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

清代著名评论家毛宗岗在评论曹操时发现:“听荀彧勤王之说而自比周文,则有似乎忠;黜袁术僭号之非,而愿为曹侯则有似乎顺;不杀陈琳而爱其才,则有似乎宽;不追关公以全其志,则有似乎义。”这里的用词是“似乎”。尽管是“似乎”,但毕竟还有“似乎”,这该做何解释呢?毛宗岗别无他法,只能归于“智足以揽人才而欺天下者莫如曹操”。其意是说曹操太有智慧和能力了,以至于他做出的这些假象能蒙骗住天下所有的人,是天下第一大骗子!对这个结论,我们当然不会感到奇怪和陌生,因为毛宗岗父子是坚定的正统观念维护者,具有非常强烈的贬曹尊刘的政治倾向和思想感情,他们认定曹操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奸诈虚伪的,是绝对不能信赖和肯定的!

曹操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的尘埃曹操雄才大略)(2)

后代学者当然也发现了这种矛盾现象。但曹操是众所公认的“奸臣权相”,既不能拂众人之意,又不好解释曹操为什么能做、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好事”,于是只好把他列为“性格复杂”的一类人之中。人的性格固然是复杂的,不可能是单一的;但再复杂,也不能使其人格形成割裂或对立。“性格既是一个人各个性格特征的统一体,也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与其习惯的行为方式的统一体。因此,一个人不能有互相对立的性格。”

那么,该如何破解曹操之谜呢?“存在(包括人的存在和社会存在)决定意识,也决定人的一切心理活动。不管是多么复杂玄奥、飘忽不定、不可思议的心理活动,最终都会在物质世界与实践活动中找到它最初的根据。人的意识、人的心理活动既不是柏拉图式的对于‘天国’的回忆,也不是马赫式的先验感觉的复合,它只能是人在其一定的社会存在中活动的结果。”因此,我们要破解曹操之谜,合理、准确地解释他的所作所为,首先应该弄清造成他的这些所作所为的“社会存在”是什么?他是如何在这样的社会存在中活动和实践的?

曹操出生在一个世代大官宦家庭。他祖父曹腾虽是个宦官,但颇受皇帝宠信,曾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候;其父曹嵩也官至太尉;可以说都是权势赫赫的高官显爵。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相对于占绝大多数的中下层官吏的家庭来说,一是有比较显赫的社会政治地位,二是有相当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三是有很充足、很理想的读书学习,接受教育的环境和氛围。“操幼时,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曹操,当然很容易影响、形成天性豁达、坦荡不羁的性格特征,以及雄视天下,睥睨一切的精神气质,再加他本人先天的聪慧机敏的头脑,又特别勤苦好学,自然就成为当时出类拔萃的少年英俊。他20岁时就被举为孝廉,这决非偶然,而是他深厚的个人修养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所决定的。

第一,学识渊博,才智过人。曹操喜书法,善音乐,懂建筑,好养性法,亦解方药,甚至围棋也下得颇精,可谓多才多艺。仅以文学才能为例,他常常触景生情,吟诵成篇,有的则成为传颂千古的佳作。比如,在率军北征途中,身临大海,谱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样意境深远、气魄宏大的诗句;目睹百姓身罹战祸而遭受的苦难,他用诗句描绘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图景;他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所表达的宽广胸怀,显示了对人才的殷切渴望与追求。曹氏父子的文学才华可以说有口皆碑,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其鲜明而突出的地位。管中窥豹,我们仅从其显露的文学才华之一角,就可看出其学识之渊博,才智之过人。

笫二,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如鹤立鸡群,为同代人所称羡。据史志记载,曹操“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据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孙子兵法十三篇,即为曹操所辑注。对于曹操的军事指挥才能,在《三国演义》中屡有展现,他的高级参谋,如荀攸、郭嘉等,也都十分叹服。甚至他的真正敌手,如孙权、刘备,乃至诸葛亮,也都不得不承认他“极善用兵”。就连极力尊刘贬曹的毛宗岗也由衷赞扬:“孙权之兵事决于大都督,刘备之兵事决于军师,而唯曹操则自揽其权,而独运其谋。虽有众谋士以赞之,而裁断出诸臣之上,又非刘备、孙权比也。观其每运一计,其始必为众将之所未知,其后乃为众将之所叹服。”丰富的军事理论知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无疑正是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所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个人修养和素质。

曹操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的尘埃曹操雄才大略)(3)

第三,鉴于曹操高官显爵的家庭在当时所处的社会政治地位,以及政治变动、人际交往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曹操居高而望远,有条件和机会俯瞰整个社会的全貌及其所呈现的种种弊病;又亲历其间,洞察入微,深谙官场中腐败无能的吏治及尔虞我诈的权力之争。就象展翅翱翔的雄鹰俯瞰大地上的万事万物一样,既有从容大度的气势,又有清醒的政治头脑,还有犀利、准确的政治眼光。这也是做为杰出政治家所必不可少的修养和素质。比如,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一段话,其识见就不俗。他以龙比世之英雄,并以“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的形象逼真的描绘,极为形象、贴切地说明了“英雄”所应具有的才略和气质。在刘备所试指的“天下英雄”当中,曹操对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等人的简略分析和评判,可谓入木三分,切中要害。在三国同时代的人当中,除了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有英明的预见性外,又有谁能象曹操这样既高瞻远瞩,综观全局;又洞察入微,清晰、明了地判定出当时主要风云人物的优劣沉浮呢?

在政治、军事、学识上的才干,使曹操不能不成为时代的强者。而做为强者的曹操,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这主要表现在:

包藏宇宙,吞吐天地,志存高远。是否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是确定一个人人品高下、心理素质高低的关键性因素。因为理想、信念既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又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有没有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这在人的具体行为中,在人的精神状态中,是可以显现出来的。在人才如星汉灿烂的三国时代,曹操似奇峰突起,轶群绝伦,就是因为他首先有非比寻常的理想和抱负。曹操认为“英雄”异于常人的只有两点,那就是有大的志向和大的智慧,他为“英雄”下的定义是:“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他既自豪又自信地对刘备宣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二十一回)当然,曹操既是一个普通人,他不是一踏入社会就确定了人生的最高目标;又高于一般普通人,他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更正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如前面所述。尤其可贵的是,曹操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都是切实可行的,并没有虚妄而脱离实际的,或者鼠目寸光,或者野心膨胀。

机警敏捷,权谋多变。曹操从小就“有权谋,多机变”。他对叔父总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特别恼火。怎么办?他没有采取对着干、顶风上的简单粗笨方法,也没有采取撒泼耍赖、破罐子破摔的玩世不恭的态度,而是采取了一种智慧的抗击手段:仰面倒地,诈装中风。正是这一小小的伎俩,便使叔父在父亲面前的形象遭到置疑,信誉遭到破坏;不仅使自己不良的过去得到“平反”,叔父所有的“告状”归于无效,同时也为自己今后行为更加放任不羁铺平了道路。一箭三雕,一石三鸟,可谓聪明之至。在后来的奋斗中,每当面临困境的时候,曹操总会“急中生智”,巧妙地化险为夷,化难为易。“望梅止渴”的故事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他忽心生一计,虚指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第二十一回)

坚毅果敢的军人气质,精深巧妙的军事领导艺术。曹操不仅是卓越的军事理论家,而且是杰出的军事领导者。与其政治家的身份相比,曹操更富军人的气质和特质。如曹操借仓官之头释解众怨后,牢牢地、紧紧地抓住机会,严令诸将三日内破贼。为了显示决心和勇气,并以此激励全军,他“亲自至城下,督诸军搬土运石,填壕塞堑。”当城上矢石如雨,有两员裨将畏避而回时,他深知这是关键时刻,稍有畏难、松懈情绪,定会一败千里,前功尽弃。他果断地亲自用剑将这两名裨将斩于城下,并“自下马接土填坑”。正是在曹操这种坚毅果敢、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和行动的激励、鼓舞下,“大小将士无不向前,军威大振”,结果是“城上抵敌不住。曹兵争先上城,斩关落锁,大队拥入”(第十七回),取得了这场征伐袁术的全面胜利。能够全面体现曹操做为军事统帅整体素质的,是在第二次讨伐张绣时。曹操在“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曹操此举非常之妙,一是向百姓亮明了此次征伐的合法性、正义性(天子明诏,与民除害);二是不得已而起兵,但绝不扰民害民,取得了老百姓的全力欢迎与支持;三是以严肃的态度统军,以严明的纪律治军,一方面显示和提高了统帅的声望和权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但是事不止此。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曹操所骑马被田中一鸠所惊,践踏了一大块麦田。这该怎么办?这对曹操才是个严重的考验和检验,这可比与袁术对峙时进退两难之难而更难。曹操不愧是曹操,他在不慌不忙中使这一难题一步步得到合理又合法的解决。首先他“随呼行军主薄,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薄当然只能说“丞相岂可议罪?”但他当众却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于是“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无疑,曹操这是在做秀:身边那么多忠贞不二的文官武将,岂能眼睁睁地让他拔剑自刎?何况那些智谋之士肯定会很快找出理由,想出办法的;果然第一谋士郭嘉就引经据典提出:法不加于尊。这时曹操故意沉吟良久才说:“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其实,“法不加于尊”他未必不知,只是由他人引经据典提出来更好;而“沉吟良久”则另有深意:表面看好象在心里再三斟酌我是否按“法不加于尊”去办;而实际是在苦思怎么解决才既体面又合理。他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说:“割发权代首。”非但如此,还要“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第十七回)曹操就这样把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儿顺顺当当地解决了,而且起到了更加理想的效果,其精深巧妙的军事领导艺术令人叹服。

曹操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的尘埃曹操雄才大略)(4)

《三国演义》作者引诗说:“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人们长久以来也以“割发代首”来说明曹操的奸诈。其实这是偏见。在古代,人们是很看重头发的,《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把头发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认为头发、皮肤都是父母给的,只有精心爱惜,才是孝的开始。众所周知,汉代是一个以孝治国的朝代,只有被举荐为“孝廉”(即孝敬父母,廉洁公正),才有出仕做官的资格。如果某人犯了罪,其中一种刑罚就是“髡”(音昆),即剃去头发。比如诸葛亮因马谡背违军令痛失街亭将其斩首示众,马谡参军即《三国志》作者陈寿之父也负有责任,就被处“髡刑”。但髡刑是不能施加到士大夫头上的。《新书》中说:“是以系、缚、笃、髡、刖、黥、劓之罪,不及士大夫。”因此,曹操本不该受“割发”这种刑罚的,为了显示、证明自己公正、廉明,以身作则,就对自己施行“割发”以代首,从当时来看,这样的刑罚已属不轻,并非是奸诈之为。

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拒日久,军力渐乏,颇有退军之心。荀彧回信说“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曹操这才下了“死守”的决心。但何时才是打破僵局的契机?这时突然禀报许攸从袁绍处来投,当即十分兴奋,书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

……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大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这一段描写把曹操难以自抑的兴奋、喜悦、激动之情,通过形态、表情、语言、动作直至穿戴衣着等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可谓精彩之至!曹操为什么如此真诚、动情地欢迎许攸?是什么原因竟使久经官场、沙场风浪的曹操如此洒脱、忘形?其原因就在“子远(许攸字)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一个“肯”字,蕴含了多少情意和期冀,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破绍的绝好契机。许攸提出必先偷袭袁绍存粮重地乌巢,“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寨中。”但大将张辽提出“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曹操回答:“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第三十回)依了许攸之计,曹操不仅大破袁绍,取得了以七万之众对七十万大军的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而且还收降了袁绍大将张郃、高览。史志中说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

官方授材,各因其器。做为杰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不仅有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而且还有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的组织领导才能。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乘曹操西征张鲁之机,孙权驱兵十万围攻合肥。守将张辽正为此愁闷,曹操派人送来密书一封,内云:“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出战,乐将军守城。”这难道说就是千里迢迢急送来的锦囊妙计?李、乐二将不解,唯有张辽识其“玄机”:原来曹操深察属下之才智,知辽、典勇锐,使之战必能挫敌锐气,且张辽智勇兼备,命为主将; 乐进持重,使之守城必无疏漏。果然三人遵嘱大败孙权,顿解吴兵之重围,张辽也在这次保卫战中声名大振,“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第六十七回)晋人孙盛为此评论说:“至于合肥之守,县(悬)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必怀贪堕;以致命之兵,击贪堕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守则必固。是以魏武(曹操)推选方员,参以同异,为云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妙矣夫!”宋代著名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也说:“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然知人善任使,实后世之所难及。荀彧、荀攸、郭嘉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说。其余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他列举了十个方面的例子,其中诸如“当天下乱离,诸军乏食,则以枣祗、任峻建立屯田,而军国饶裕,遂芟群雄。”“扬州陷于孙权,独有九江一郡,付之刘馥,而恩化大行。”“方得马超之兵,闻当发徙,惊骇欲变,命赵俨为护军,而相率还降,致于东方者,亦二万口。”洪迈在列述了十个方面的例子之后说:“凡此十者,其为利岂不大哉!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徐晃却关羽于樊,皆以少制众,分方面忧。操无敌于建安之时,非幸也。”视曹操为“汉鬼蜮”的洪迈,对曹操有如此评价,实属难得、不易;由此也证明了曹操确实有其能、其才,而其能、其才,不仅在当时绝无仅有,而且也是“实后世之所难及”。

曹操历史人物评价(历史的尘埃曹操雄才大略)(5)

上面我们简要分析了有关曹操性格的一些主导特征,这些主导特征可归结为一句话:雄才大略。当然,除主导特征外,还有另外的表现,主要是:性多疑。无可否认,曹操与诸葛亮都是有大智大慧的人。所谓“大智大慧”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他们遇事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结果。这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不盲目、冲动,不粗疏、轻率;力求周密、周全。如此,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如诸葛亮那样:一生唯谨慎;另一种如曹操那样:性多疑。。其实,曹操也是“谨慎”,只不过有时谨慎过头,变成多疑。

《三国演义》中有曹操“梦中杀人”一事,这在正史中并无记载,尽管这是为丑化曹操而设置的,但也符合曹操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谨慎”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谁能“谨慎”得那么恰如其分,事事如此,时时如此?就如诸葛亮因一生谨慎而闻名,故有“空城计”之大成功;但也有不敢纳魏延“子午谷奇谋”之弊,以致失去了一次袭取中原的大好机会。曹操更是如此。他怕别人在他睡梦中谋杀他,确实有些太多疑,然也事出有因,比如张飞就是在醉梦中被人取走首级的;而曹操本人也曾在大白天人都清醒时就想对董卓行刺。防范是对的,问题是曹操为了达到“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故做梦中杀人)是卑劣的。采取这种防范手段的背后,还是阴暗的多疑心理在作祟。

曹操的这种多疑性格当然也会反映在他的战斗生涯中。曹操与刘备在汉中激战,两军阵前徐晃与刘封厮杀,刘封不敌败走,曹操见状令大军呐喊杀过阵来,蜀兵望汉水而逃,尽弃营寨;马匹军器丢满道上。曹军士兵争相拾取。曹操急令鸣金收兵。众将问:“某等正待捉刘备,大王何故收军?”曹操说:“吾见蜀兵背汉水安营,其可疑一也;多弃马匹军器,其可疑二也。可急退军,休取衣物。”遂下令“妄取一物者立斩。火速退兵。”不料这恰中诸葛亮之计,蜀军分三路回头杀来,曹兵大溃而逃。曹操本想回南郑,但南郑也已失去。刘备问诸葛亮:“曹操此来,何败之速也?”诸葛亮回答:“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吾以疑兵胜之。”(第七十二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