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史沿革(河北省这个市建制历史超2200年)
河北历史沿革(河北省这个市建制历史超2200年)因为事件发生在王莽篡夺政权后,所以这次海盗起义被蒙上了侠盗的色彩。而在《后汉书》关于酷吏董宣的传记中,我们也找到了北海人公孙丹因“交通海贼”而被杀,这件事发生在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距离王莽篡政的时间并不久。强项令董宣根据《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记录:任丘县,平帝元始二年,使中郎将任丘筑城于此,以防海寇,因名。这里所说的平帝说的是刘衎,元始二年是公元2年,海寇毫无疑问就是海盗。西汉时期的海岸线比今天要后退得多,任丘距离渤海湾的距离不算远。汉平帝两汉之交时,史书中已经有关于海盗的相关记录。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海盗起义是公元16年,在王莽篡政后由山东海曲县人吕母所领导。因为本地县令冤杀了吕母的儿子,这位胆大心细的妇人索性率部起事将县令正法,然后带领队伍来往于渤海湾,队伍发展到了数万人。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沧州市任丘市的故事。
任丘市的大致轮廓
任丘市是沧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这里有建制的历史超过了2200年,秦始皇时期在本地设置鄚县,属于上谷郡。到了北齐时期,改称这里为任丘县,这个县的得名和一位西汉将领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读史方舆纪要》中的记录:任丘县,平帝元始二年,使中郎将任丘筑城于此,以防海寇,因名。这里所说的平帝说的是刘衎,元始二年是公元2年,海寇毫无疑问就是海盗。西汉时期的海岸线比今天要后退得多,任丘距离渤海湾的距离不算远。
汉平帝
两汉之交时,史书中已经有关于海盗的相关记录。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海盗起义是公元16年,在王莽篡政后由山东海曲县人吕母所领导。因为本地县令冤杀了吕母的儿子,这位胆大心细的妇人索性率部起事将县令正法,然后带领队伍来往于渤海湾,队伍发展到了数万人。
强项令董宣
因为事件发生在王莽篡夺政权后,所以这次海盗起义被蒙上了侠盗的色彩。而在《后汉书》关于酷吏董宣的传记中,我们也找到了北海人公孙丹因“交通海贼”而被杀,这件事发生在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距离王莽篡政的时间并不久。
吕母起事而且队伍发展到了数万人,足见当时的渤海湾沿岸的航海技术已经比较发达,而且普通百姓能占据海岛开展游击作战让官府无可奈何。这必然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经验积累,产生这么大规模的一支队伍绝对不是偶然的。可以推断,汉朝渤海湾海盗的产生要更早一些,虽然不成规模,但势必骚扰过沿海。
而我们查看《汉书·平帝纪》中“元始二年”条目中发现了一则信息,即“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发生蝗灾导致绝收在全国是相对普遍现象,这时候朝廷对青州进行了重点抚恤,但是这样的好政策未必会照顾到所有郡县。在此基础上,河北的百姓因吃不饱而相聚为盗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那么,中郎将任丘在距渤海湾不远的今天任丘县地界筑城来防备海寇的理由就说得通了。那就是在公元2年时,因为自然灾害而导致流民起事,大家相聚在海上并深入内地剽掠,朝廷为了防备,所以在这里筑城防守。
不过,两汉之交的海寇、海盗少见于文献记录也实属正常,在当朝者看来,心腹之患还是陆地上的大规模起义,沿海的小规模骚扰还算不上气候。这恐怕也是史官很少记录渤海湾海寇的原因吧?
王莽画像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