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本神秘现象全记录(现象内藏历史虚无主义沉渣)

日本神秘现象全记录(现象内藏历史虚无主义沉渣)近年来,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活跃,日本输出的一些文化产品也潜藏着军国主义思想。一些人在接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日益迷恋日本文化,进而认为日本的东西都是好的,逐渐成为“精日”分子。这些“精日”分子习惯用日本文化爱好者的身份作掩饰,在重要纪念日、活动日等时间节点穿上日本帝国主义军服,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抗战遗址前大秀形象,以庸俗化、娱乐化的方式消费历史苦难,其意义早已超出简单的文化爱好范围,体现出历史虚无主义消解历史、娱乐历史的倾向。历史在他们眼中成了玩物,英雄精神、家国情怀在他们荒唐的行为中被肢解,令人痛心。迷恋日本文化 娱乐化历史苦难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人民历史上灾难深重的一段记忆,是中华民族史册中永远无法忘记的沉痛往事。然而,一些“精日”分子为了塑造日本的完美形象,不惜美化日本侵华战争、推诿战争责任、否认战争罪行,竭力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正当化、合法化。“精日”分子们为了全面否认日本

近年来,“精日”现象屡屡发生。一些“精日”分子频频冒头,制造事端,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所谓“精日”,即“精神日本人”的简称,“精日”分子是指在现实中极端崇拜日本,精神上已经把自己视同为日本人的人群。这些人极端崇拜日本文化,将其作为自己的精神基因并上升为超越祖国的归属感,贬低中华民族,主动同自己的民族同胞切割分离。为了表达对其“精神母国”的尊崇,不惜撕裂历史伤口,伤害民族感情,挑战历史记忆,亵渎历史尊严。“精日”现象既玷污了历史神圣感,也扭曲了主流历史观,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的新表征。因此,我们应当深入分析“精日”现象的特征和危害,坚决反对和抵制“精日”分子。

日本神秘现象全记录(现象内藏历史虚无主义沉渣)(1)

罔顾历史事实 伤害民族情感

极端媚日心态和蔑视祖国的言行使“精日”分子在自我与国家、自我与同胞之间划出泾渭分明的界限、筑起彼此隔绝的高墙。细数这些“精日”言行会发现,“精日”分子否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事实,他们坚持依据自身的情感偏好来解读抗战历史,其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方法带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和主观随意性。例如,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都会牢记的悲痛史实,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沉重的一页,也早已被我们写入教科书,为后世子孙所铭记。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所犯下的种种残暴罪行,国际社会早有定论,相关档案已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不容任何人篡改和否认。但是,一些“精日”分子却直接否认南京发生过大屠杀事件,认为其是虚构的、根本不存在。他们将历史完全视为个体经验的直观感受,完全不尊重历史事实,肆意歪曲和虚构历史,这种手法无疑是虚无历史的典型表现。“精日”分子罔顾历史事实与民族情感,在各种场合侮辱祖国和同胞,公开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挑衅社会公理和人们的良知底线,扭曲和篡改民族的共同记忆。“精日”分子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记忆,其言行凸显出对真实历史的无知和诋毁。

美化日本侵华战争 颠倒历史黑白

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人民历史上灾难深重的一段记忆,是中华民族史册中永远无法忘记的沉痛往事。然而,一些“精日”分子为了塑造日本的完美形象,不惜美化日本侵华战争、推诿战争责任、否认战争罪行,竭力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正当化、合法化。“精日”分子们为了全面否认日本侵华战争罪行,鼓吹侵略有理,对历史事件进行毫无根据的假设、推理,明目张胆地为日本侵略行为洗地,体现出浓厚的“日本民族优等论”的观点。例如,他们认为,日本侵略中国是优秀民族对落后民族的鞭笞,是强大民族帮助弱小民族进步,等等。另外,“精日”分子们还高调宣扬“大东亚战争史观”,他们认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有功的”,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历史描绘成“文明输入”的历史。“精日”分子种种颠倒黑白的言论不一而足,但都表现出自我精神的矮化、奴化。他们完全抹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完全站在日本军国主义立场为其进行侵略辩护,这正是历史虚无主义惯用的对历史进行抽象化的自我演绎和肆意歪曲的手段。“精日”分子这种善恶不分,美化、宣扬日本军国主义的言行,不仅损害了历史正义,更是对整个人类历史记忆和文明的挑战。

扭曲历史观 丧失民族气节

“精日”分子不顾起码的历史事实,泯灭历史良知,不惜践踏历史底线,把仇视敌意甚至是侮辱施加到民族同胞的身上,根源在于历史观的错误和扭曲。他们的错误言行极端而荒谬,背后充斥着对中国的蔑视和对日本的盲目崇拜。个人不能失去历史记忆,国家和民族不能没有共同记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精日”分子那里,国家记忆和民族情感抛诸脑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一文不值。他们缺乏或者无视基本的历史常识,无视中华民族艰难的抗战历程,割裂了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从而丧失了民族意识和历史意识。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历史观教育,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迷恋日本文化 娱乐化历史苦难

近年来,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活跃,日本输出的一些文化产品也潜藏着军国主义思想。一些人在接受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日益迷恋日本文化,进而认为日本的东西都是好的,逐渐成为“精日”分子。这些“精日”分子习惯用日本文化爱好者的身份作掩饰,在重要纪念日、活动日等时间节点穿上日本帝国主义军服,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抗战遗址前大秀形象,以庸俗化、娱乐化的方式消费历史苦难,其意义早已超出简单的文化爱好范围,体现出历史虚无主义消解历史、娱乐历史的倾向。历史在他们眼中成了玩物,英雄精神、家国情怀在他们荒唐的行为中被肢解,令人痛心。

作为日本的精神信徒,“精日”分子始终以“日本中心主义”为逻辑起点,他们不怕口诛笔伐,不怕全民怒火,因为对他们而言,中国人不过是有着相同面孔却无半点血缘关系的“他者”,中国人的生死、哀恸与他们无关。“精日”分子面对曾经的民族苦难和悲惨记忆佯装无知并以此为乐,借助互联网社交平台美化侵华日军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穿着侵华日军的军装拍照并肆意侮辱民族英雄,以此为乐而不知羞耻。为了表达对日本的崇拜与喜爱,“精日”分子不惜为历史打开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大门,将历史本身、历史事实和历史价值全部虚无化,其本质不过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旧调重弹,是历史虚无主义在当下的沉渣泛起。如果任由“精日”言论和行为传播、蔓延,不仅会伤害民族情感与国家尊严,也会涣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会影响人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因而必须加以反对和控制。当前,消除“精日”现象,要正本清源,从根除滋生“精日”现象的历史虚无主义入手,坚持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深入开展历史研究,用真实的历史事实驳斥“精日”分子的错误言行,着力推进历史通识教育和道德塑造工程,把党史国史革命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要用法律捍卫历史底线,不允许任何人践踏、亵渎和侮辱中国人民在历史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宝贵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金华 黄陈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