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二郎神最后被封为了什么(二郎神为何不受玉帝待见)

二郎神最后被封为了什么(二郎神为何不受玉帝待见)他笔下二郎神的地位其实正是明代皇室封国制度的写照。玉帝对二郎神这位至戚并不亲热,采取的也是不接触、不使用、更不重用的政策,只让他住在灌江口,无事不得上天,“听调不听宣”。这“听调不听宣”是个很有意味的话头:宣,是玉帝召见臣子,是日常政务,二郎神不得或不必参与,所以“不听”;调,是调兵,应该出现于紧急情况时,是二郎神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要听”。这些都是吴承恩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后来也反映到了玉帝和二郎神的关系上。所以,在《西游记》成书的明代,朝廷对内戚的管理、防范制度执行得非常严格。永乐规定:皇帝的长子立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太子的兄弟们自幼封王(一般在十岁左右),小王爷们大约在十七八岁结婚后就必须去自己的封地生活,他们只可享乐、不得参与政事。这个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宫廷内部祸患的出现。正德与嘉靖之间的平安过渡是最好的例证。这件事就发生在吴承恩幼年时期。正德驾崩时没有子嗣,给朝廷出了个大大

孙悟空大闹天宫、返回花果山,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哪吒父子征剿,却落败了。玉帝属下的天兵天将虽然不少,但能与孙悟空抗衡的并不多,现在托塔天王父子一败再败,天宫颜面扫地,弄得玉帝脸上虽然还是“笑道”,话里却透着底气不足:“却将那(哪)路神兵助之?”

这时来做客的观音在一旁插嘴,推荐由灌江口的二郎神前来擒拿孙悟空——注意,当时观音特意点明,自己推荐的“乃陛下令甥显圣二郎真君”。玉帝虽说内心不太愿意,但不得不接受推荐,派人调二郎神的人马来花果山参战,圣旨中说“成功之后,高升重赏”。

二郎神最后被封为了什么(二郎神为何不受玉帝待见)(1)

二郎神真有能耐,虽说费了点儿劲,到底把孙悟空捉住了。他凯旋时,托塔天王与四大天王等诸神都前来贺喜:“此小圣(二郎神)之功也。”二郎神倒也懂事,谦虚地说:“此乃天尊洪福,众神权威,我何功之有。”一时间大家都喜气洋洋,就等着二郎神“请了赏,讨了功”,回来跟大家一起庆祝。但在无兵可调时脸上尚有笑容的玉帝此时连一点儿笑意都没有,开口就要求把孙悟空押到斩妖台剁碎。孙悟空法力高,一般刑罚伤害不了他,玉帝又忙着讨论怎么处置他,直到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到八卦炉里去烧,玉帝这才满意,然后才有工夫去讨论二郎神的问题—当初许诺的“高升重赏”,他只兑现了一半,有重赏,无高升。

《西游记》中的天宫制度仿效的是人间的皇家制度,玉帝的形象其实就是对皇帝的影射。中国古代的皇帝虽然都把自己说成是真命天子,但心里随时都在提防着别人,尤其是宦官和内戚、外戚。

所以,在《西游记》成书的明代,朝廷对内戚的管理、防范制度执行得非常严格。永乐规定:皇帝的长子立为太子、将来继承皇位,太子的兄弟们自幼封王(一般在十岁左右),小王爷们大约在十七八岁结婚后就必须去自己的封地生活,他们只可享乐、不得参与政事。

这个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宫廷内部祸患的出现。正德与嘉靖之间的平安过渡是最好的例证。这件事就发生在吴承恩幼年时期。

正德驾崩时没有子嗣,给朝廷出了个大大的难题。如果在其他朝代,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危机,各路勋侯贵戚必然以拥立新皇为名乘机图谋皇位,稍有不慎就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但由于这是发生在明代,各路藩王都不在京城,他们与朝中大臣既无往来,心中也没有图谋登基的妄想,事先没有任何准备,所以正德突然死去,竟然没有一位藩王插手,由着大臣们按部就班地商议、确定由被封在湖北的藩王、后来的嘉靖即位。正德一朝政治混乱,但在皇位交接这个重大事件面前能够平安过渡,这不能不归结于制度之力。

这些都是吴承恩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后来也反映到了玉帝和二郎神的关系上。

他笔下二郎神的地位其实正是明代皇室封国制度的写照。玉帝对二郎神这位至戚并不亲热,采取的也是不接触、不使用、更不重用的政策,只让他住在灌江口,无事不得上天,“听调不听宣”。这“听调不听宣”是个很有意味的话头:宣,是玉帝召见臣子,是日常政务,二郎神不得或不必参与,所以“不听”;调,是调兵,应该出现于紧急情况时,是二郎神应该承担的责任,所以“要听”。

二郎神最后被封为了什么(二郎神为何不受玉帝待见)(2)

这个约定是玉帝为了制约二郎神才提出的,还是二郎神为了避免“抢班夺权”的嫌疑自己提出的,《西游记》里没说,但估计是二郎神为让玉帝放心而提出的自我约定。二郎神“听调”后带着各位兄弟到达花果山,见到托塔天王时说:“若我输与他(孙悟空),不必历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历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

他说这话干什么?怕托塔天王他们抢功劳吗?这不符合二郎神在书中的形象,倒好像是二郎神刻意要同各天兵天将划清界限,以避结党的嫌疑。吴承恩不愧做过荆王府的八品官,对藩王与朝廷的微妙关系了解得是如此细致。

清人入关之后总结明代亡国的原因,将明代的这一宗法制度视为明代亡国的原因之一。据说康熙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明代宗法使皇家骨肉分离,众王尸位素餐,毫无作为,以至于国事紧要时竟无人能援手相帮,远不如大清制度能使皇家兄弟齐心协力”。

或许基于这一认识,清初不设太子(康熙朝的太子两立两废,最后二年始终没有太子,任由九子夺嫡),大有让诸皇子相互竞争、捷足者先登的意思。

明清两代的制度各有利弊,只是可怜朱家子孙在自己的一小片宫殿里,虽说不缺吃穿,但无调不得进京,甚至不得离开封地,大多数从出京后几十年都没有再见过自己的父母兄弟,不管有无才干,都终身不能从政,养肥终老完事。

《西游记》里那位浑身都是本事的二郎神也正因为是玉帝的外甥,才长期不受待见,只能住在乡下的灌江口,无事与一班草莽兄弟打猎为乐,看起来潇洒超脱,其实也挺可悲的。

有趣,有料,有深度

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

作者|蔡铁鹰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