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到了60岁就活埋了(古代哪个朝代活到60岁就会被活埋)
哪个朝代到了60岁就活埋了(古代哪个朝代活到60岁就会被活埋)结果这进贡者却不答,反而嘲笑这么大的商朝竟没一人认出这是什么,朝中的文武大臣如同摆设。原来是西方一国向纣王进贡了一头牛,但是这牛长得十分怪异,脑袋和老鼠相似。纣王纳闷,就问这是什么动物?图片:六十岁的老人剧照最早的传言是在商纣王时期,当时纣王下令将六十岁及以上的老人全部抓起来活埋。原因则是这些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却依然消耗着生存物资,在那个物资短缺的时代活着太占用资源,这才出此下策。不过当时有一位孝子违抗了纣王的命令,偷偷把老母亲给藏了起来,然后早晚送饭食,延续母亲的生命。有一天,这孝子在京城的街道上看到了“解宝皇榜”。
民间有很多传言,说秦朝的始皇帝会坑杀六十岁的老人,只要年长者活到六十岁还没去世的话,就会被强制活埋。这样的事听起来非常残忍,是真的吗?还是危言耸听?
自古以来古人们就崇尚孝道,注重伦理。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们就注重“仁”的思想,更是宣扬“百善孝为先”。后世王朝多数以儒家思想为尊,自然也宣扬孝道,又怎会活埋六十岁的老人呢?
那么这些传言又是这么产生,出现在哪一朝代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六十岁的老人剧照
最早的传言是在商纣王时期,当时纣王下令将六十岁及以上的老人全部抓起来活埋。原因则是这些老人失去了劳动能力,却依然消耗着生存物资,在那个物资短缺的时代活着太占用资源,这才出此下策。
不过当时有一位孝子违抗了纣王的命令,偷偷把老母亲给藏了起来,然后早晚送饭食,延续母亲的生命。有一天,这孝子在京城的街道上看到了“解宝皇榜”。
原来是西方一国向纣王进贡了一头牛,但是这牛长得十分怪异,脑袋和老鼠相似。纣王纳闷,就问这是什么动物?
结果这进贡者却不答,反而嘲笑这么大的商朝竟没一人认出这是什么,朝中的文武大臣如同摆设。
图片:儿子给母亲早晚送饭食剧照
这番话激怒到了纣王,下令杀掉了许多大臣。最后还是一位大臣建议,贴下皇榜,让民间百姓一同思考这是个什么东西。
孝子回到家中将此新鲜事与母亲分享,不料母亲竟然知道答案,说以前曾听老一辈的人们说“西鼠大似牛,究竟是鼠是牛,用猫一试便知”。于是,这孝子便把猫藏进了衣服的袖口中,入朝鉴宝。
在孝子的验证下,这只体型大似牛的动物果然是一只老鼠。孝子得到了纣王的嘉奖,而孝子也和盘托出,说是家中母亲的功劳。
这时,纣王才恍然大悟感叹道:“人还是越老越厉害啊。”于是又下了一道命令,废黜“六十岁以后免死”的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猫
还有在秦始皇统治时期,也有相关野史记录过“活埋六十岁老人”的事情。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会颁布这项律令呢?其实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是秦始皇认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经历过了前半生的历练,比年轻人老成,会动摇他的统治根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已经没什么劳动力了,会拖慢社会的发展。
当然,这样的说法仅存在于野史之中,正史上并没有相关记录。据传,当时秦始皇主张修建长城来抵御外敌,而修建长城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
人力这一块,下至十八岁上至五十九岁的男子都在被征之列。
图片:老百姓参与修建长城剧照
要知道一旦去修了长城,十有八九可能就回不来了。于是有些四五十的男性为了躲过劳役之苦,便谎报自己的年龄,说自己已经六十岁,没劳动能力了,这样就可以避免劳役。
一时间这种方法被滥用,许多四十多岁的人也谎报六十,不过看着身体一点也不像。最终,这种方法还是被识破了。秦始皇知道此事后非常的愤怒,于是直接下了一道命令“六十岁不死就直接活埋”。
这样很多人都不敢谎报自己已到六十,就连已经超过六十岁的老人都不敢报出真实的年龄。就这样,劳工不足的问题很快便得到解决。其实野史上这一记载很可能不是真的,只不过是为了突出秦始皇的残暴。
图片:年过六十的老百姓剧照
此外,还有一种关于“活埋六十岁老人”的传言,就是瓦罐坟。当老人活到六十岁的年纪之后,其子便会将老人安置到事先在山上修建好的瓦罐坟中,每天都会来送饭,同时也会在坟口上增加一块砖。
一年后这个坟口就被砖石给堵住了,其实此事就是“活埋老人”。还有一些传说与瓦罐坟类似,例如“花甲葬、六十还仓”等,区别都不大。
“花甲葬”指的是将六十岁的老人,安置到一个事先挖好的地洞里,然后在洞口处封顶。最初没有完全封死,会留一个直径二十公分的圆孔,供老人呼吸之用。
然后每隔两天就在洞口喊一声老人的名字,如果下面还有回答就说明老人还没死。如果没了回应则说明老人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就会把这个小圆孔堵上,就算是将老人安葬了。
图片:在坟口上增加一块砖剧照
在专家们的考证下,发现这样的传言是真实存在的,考古专家相继挖掘了很多“瓦罐坟”遗址。其实这些都是游牧民族的风俗。在元朝时期,这一风俗被推行到了顶峰。
因为汉人的王朝推行“孝道”,是不会推行这样的习俗的,更不会流行。而元朝则是蒙古人统治,所以游牧民族的风俗便推广了开来,早在先秦以前,这种风俗便在游牧民族中传开。
因为那一时期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恶劣,而且畜牧的繁殖力也不高。所以游牧民族为了适应环境,提高整个部落的生存能力以及战斗能力,只得遗弃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
慢慢的,这个风俗就盛行了起来。虽然很残酷,却是整个部落能更好生存的唯一办法。
图片:瓦罐坟中的老人漫画
综上可知,不管是那些传言还是真实存在的“瓦罐坟”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六十岁及以上的老人,都丧失了劳动能力,只会消耗社会上的物质,成为社会上的“废物”。
为了青壮年劳动力能够更好的发展,便出现了遗弃老人的社会现象。其实不仅是古时的中国会出现这样残酷的局面,全球各地都会存在,这也是那个时代独特的悲哀。
所幸,我们生存的时代是一个进步的时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而不是被视为消耗社会物质,没有存在价值的人。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