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靖难时兵力对比(明朝时的两次家族内斗)
明朝初期靖难时兵力对比(明朝时的两次家族内斗)可刚入正殿,一抬头,眼前的一切令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的皇帝不是景帝,而是英宗。众人一下不知该如何是好,可就在众人犹豫的时候,徐有贞站出来大喊“太上皇复辟了”,大臣们一听,只好全部跪倒把“岁”的口号喊得山呼海啸,英宗就这样又重新取得了皇位。还蒙在鼓里的景帝这时候正在后宫梳洗,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瘫倒在地,心想一切都完了。就这样,英宗于正月十七日正式复位,而这次权力之争就称为“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可中国历来重视名分,连起兵造反也要有个合理的借口,才显得你出师有名。朱棣这次的借口是“清君侧”,这是朱元璋留下的规矩,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力,于是朱棣以此为理论依据,说齐泰、黄子澄是奸臣,必须诛之,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就是平定祸乱的意思,打着平定祸乱的旗号来造反,这种事大家都明白但也无法反驳。燕王算是给自己的这次叛乱命了名,因此,这场皇室内部的权力争夺战就被称为“靖难之役”
自古以来 不仅异姓之间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没断过,就连开创了一国基业的皇族内部也不得消停。一旦坐拥了天下,呈权家族的亲情多多少少都变了味,在权力这权禁果的诱惑下,手足相残甚至父子反目的事例都不在少数。
这样一种家庭之间的反目虽然也会使江山改朝换代,但皇权家族对天下的冠名权还是有的。皇帝轮流坐,可不管轮到谁都是同姓的自家人,肥水还是没流外人田,只不过家族的领头羊换了而已。皇权的家族内轮换,在明朝时的两次家族内斗——靖难之变和夺门之变中表现得尤为抢眼。
另一方面,就是巩固后方,想方设法地加强皇室力量,他采取的还是老办法分封诸王。
朱元璋把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孙子都封为亲王,分别驻守在全国各个战略要地,真正做到了天下姓朱,以此来巩固统治。朱元璋本人是这样说的:“这么大的国家,一定要分封才行,这样上可以保卫国家,下可以安顿百姓,现在孩子们都大了,所以应该各自有各自的封地。”
从全国来看,这些封藩主不是封在富庶之地,就是边塞要处。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自己授官,地位相当高,俨然一个个土皇帝。就连公侯大臣觐见亲王都得跪下拜谒不敢无礼。
朱元璋还在位时,太子朱标因病去世,于是太子的嫡子朱允被立为皇太孙。过了几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即帝位,号建文帝。
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就对诸藩王不满,曾与他的伴读黄子澄商量削藩对策。即位后,他才真切感受到了藩王拥兵自重、各踞一方的形势给他带来的压力。建文帝知道,虽然自己做了皇帝,但是以朱棣为首的藩王却多是自己的叔叔,他们有钱有兵有权,未必会把自己放在眼中。他还清晰地记得,一次只有燕王和他在的场合,燕王用手拍着他的后背,以开玩笑的口吻对他说:“想不到你小子有了今天!”
这情景恰巧被太祖朱元璋看见了,立即训斥朱棣竟然这般无礼。建文帝那时就知道燕王叔叔的实力,不敢得寸进尺地再告状,只能为朱棣开脱。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他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如履薄冰的感觉让他从那时就开始考虑如何处理藩王问题了。
封建王朝从来不缺能揣测圣意的聪明臣子,建文帝这边还在酝酿着削藩问题,那头以齐泰、黄子澄为首的大臣就已经呈上削藩方略了,而且还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是认为燕王实力强大,不能先动他,而是应该先削弱小的周、齐、代等王,折断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削燕王;另一条则强调擒贼先擒王,只要先铲除燕王,其他诸王自然不是问题。
思前想后,再加上手下人的鼓动,建文帝决定采用相对稳妥的第一种方案,并且将这件事当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大事来办。
建文帝用了一年,一口气夺了周、齐、湘、岷、代五位藩王的权,还责令剩下的诸王不能自己封官,这让压抑已久的朱允大呼过瘾,终于找到了当皇帝的感觉。此外,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在燕王封地四周调兵遣将,还把京城的守卫全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并调走在北平的燕王军队。
可搞这么大的动作早就已经打草惊蛇了,燕王朱棣看到几个兄弟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自己肯定在劫难逃,于是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为了争取时间,朱棣先装病,建文帝无奈只好放燕王的三个儿子回家探亲,这样他手里就没了可用的人质。之后朱棣又找了个只有他自己才信的理由装疯,企图麻痹建文帝。
建文帝当然知道这是叔叔玩的小把戏,他不好撕破脸皮,但事情拖着总不是办法,于是他派人监视朱棣,想乘机把朱棣抓住只可惜建文帝保密工作做得不好朱棣得到了这一消息,立即诱杀了前来卧底的大臣,并且果断起兵反抗朝廷。
可中国历来重视名分,连起兵造反也要有个合理的借口,才显得你出师有名。朱棣这次的借口是“清君侧”,这是朱元璋留下的规矩,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力,于是朱棣以此为理论依据,说齐泰、黄子澄是奸臣,必须诛之,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就是平定祸乱的意思,打着平定祸乱的旗号来造反,这种事大家都明白但也无法反驳。燕王算是给自己的这次叛乱命了名,因此,这场皇室内部的权力争夺战就被称为“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一直打了四年,战争的结果是老谋深算的燕王最后以少胜多翻盘,年轻的建文帝为自己的冲动付出了代价在燕王进京、宫中一场大火之后不知所踪。当上皇帝的朱棣改年号为永乐,登基之后就开始大肆杀戮曾为建文帝出谋划。
策和不肯迎附的文臣武将。不仅预设的目标——齐泰、黄子澄等被整族地杀掉,还做出了诛方孝孺十族这样破天荒的事情。但几年之后,天下又归于平静,这场权力的家族内轮换,也告一段落。
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之后的朱氏王朝也没得消停,又发生了一次叫“夺门之变”的兄弟间的皇权之争。
夺门之变要从那次著名的“土木堡之变”讲起,英宗年间,明朝北方的边界崛起了一支强大的蒙古人部族,号称瓦刺。瓦刺强大之后,就不断地与明朝产生摩擦,终于不可避免地打了起来。本是一次小打小闹,可时年23岁的明英宗朱祁镇却玩性十足,非要搞什么御驾亲征,结果一不小心就成了俘虏,被扣押当了一年的人质。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何况前一任的君主又是如此不靠谱,于是,很快在群臣的前呼后拥下,九月初六上位的郕王朱祁钰就当了皇帝主持大局,号明景帝。第二年即景泰元年,为了表示自己没有把前任忘掉,他封英宗为太上皇。
可一年之后,英宗被瓦刺放回来了,但已经当了皇帝的景帝显然不想把皇位再还给英宗,于是他安排英宗在南宫居住,并派靖远伯王骥严加“看护”,说是看护,实际上就是监视,英宗名义上是太上皇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自由。景帝对英宗的限制很多,不仅将南宫的大门上锁并关严,加派锦衣卫看守,而且连日常的饮食衣物都是从一个小窗户送进去的,为防止南宫与外面联络,禁止给南宫纸笔,整个就是以对待犯人的标准来对待英宗。
英宗过得极为惨淡,伙食不好不说,开销也不够,还得靠着英宗的皇后钱氏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计偷偷送到宫外卖掉来补贴家用。更过分的是,有个太监说南宫的树太多,恐怕会有人越过高墙与英宗联系,景帝听了立即命人将大树砍掉。可以说,英宗就在惊恐与饥饿中度过了七年的软禁生活,估计还不如做俘虏那年的生活好。
主要有石享、曹吉祥、王骥、杨善,主谋是徐有贞。他们密谋帮助英宗复辟,希望成功后能够飞黄腾达。
机会终于来了,景泰八年(1457年),景帝得了重病,石亨得报以后,立刻和徐有贞、曹吉祥联络。正月十六这天晚上,石亨就带兵进了皇城,直奔南宫。石亨派人撞开了宫门,把英宗接上车。一路上,这一群人异常兴奋,众人士气空前高涨,英宗想着重新做皇帝,而其他人则想着事成之后的富贵荣华。
一行人就浩浩荡荡地来了东华门,守门的士兵一看就把他们拦住了,问:“你们是什么人?”
英宗探出头,仿佛出了一口恶气一样大喊:“老子是太上皇。”
于是,守门的士兵傻了眼,再也不敢阻拦,英宗一行人很快来到了上朝的奉先殿,英宗跌跌撞撞又坐上了那曾经属于他的宝座万事俱备,只差朝臣,而这时已到了上朝的时间,大臣已经等在午门外,听到钟鼓齐鸣,他们一起入朝。
可刚入正殿,一抬头,眼前的一切令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的皇帝不是景帝,而是英宗。众人一下不知该如何是好,可就在众人犹豫的时候,徐有贞站出来大喊“太上皇复辟了”,大臣们一听,只好全部跪倒把“岁”的口号喊得山呼海啸,英宗就这样又重新取得了皇位。还蒙在鼓里的景帝这时候正在后宫梳洗,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瘫倒在地,心想一切都完了。
就这样,英宗于正月十七日正式复位,而这次权力之争就称为“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