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梁耀枢 生于清道光十二年,广东省顺德县光华乡人,清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是封建社会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据说,梁耀枢出生时,人们好像听到天空中响起了优美的旋律,乐音悦耳动听,同时产房里一阵异香突起,正在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之时,只听“呱呱呱”,梁耀枢出生了,这事在当地称为奇闻。 梁耀枢自小父母双亡,由堂兄梁介眉抚养长大。中了状元的梁耀枢不忘堂兄梁介眉的抚养之恩,对待他如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梁耀枢一生做事,严谨。遗憾的是梁耀枢因为为官时积劳成疾,告老还乡后不久,便於光緒十四年 [1888] 病逝于自己的家乡,享年56岁。黄士俊 (1570~1661),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 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1607年),37岁的黄士俊成为当年的状元,并从此进入官场。据传年过九十,不能决事才辞职归乡,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卒于家。 黄士俊一生为官多近宫廷,前半生尚能洁身自好,颇获"清正"好评。但后半生的黄

广东地区只出过九位文状元,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话是:莫宣卿,简文会,张镇孙,伦文叙,林大钦,黄士俊,庄有恭,林召棠,梁耀枢。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1)

广佛山地区占五佛山自古崇尚文学,重视教育,是广东地区除了古番禺地区外最发达的地区。 简文会 佛山南海咸宁黎水村人(今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黎冲村人)),生于907年,卒于958年,是广东历史上第二位文状元,佛山地区第一位文状元。 简文会幼年丧父,母亲靠缝绣衣服维持生活,把他拉扯大。因无钱供他读书,就凭自己略识几个粗浅文字为儿子启蒙。南汉乾亨二年(918年),简文会高中状元,先任翰林院编修,从事为皇帝起草、批答文书,撰拟文词等工作。后来升任尚书左丞相,成为南汉重臣。 但无奈第三代南汉王中宗嗜杀成性,挥霍无度。对这些昏庸无道的所为,简文会犯颜切谏,中宗不但不听,反而把他贬为刺史。他到任后,公正严明,爱民如子,因而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后来在当地寓所终老。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2)

张镇孙 南宋时期广南东路南海县熹涌(今广东省顺德伦教熹涌)人,也有说是广州番禺人,生年不详,一说是公元1235~1278。 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状元,卒于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德佑元年(1275)冬,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恭帝君臣降元后,宋臣拥立端宗赵昰即位,张镇孙奉诏与都统凌震招兵买马,誓图恢复。景炎二年(1277),张镇孙率军收复广州,军心,民心为之大振。但不久,元军又复占广州,张镇孙兵败被俘。4月,张镇孙自杀于大庾岭。 张镇孙还和广州有渊源。如今广州的人民南路,有一条街叫"状元坊",是有名的步行街。相传,南宋时张镇孙住的那条街原名叫通泰里,自张镇孙中了状元后,人们在通泰里的街口处建筑起一座富丽堂皇的状元牌坊,于是便把通泰里改名为状元坊。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3)

伦文叙

1467--1513,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黎涌村)人。

伦文叙自幼家贫,但才气横溢,有"神童""鬼才"之称。但经常因卖菜吃不上午饭,一粥店老板怜其年幼,惜其才,就天天买伦文叙一担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把菜送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后来,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伦文叙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状元,,衣锦还乡之时特地到粥铺感谢老板,并请老板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伦文叙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而"状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地区流传开了。

中状元后伦文叙被授翰林院修撰。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卒于京师,享年47岁。伦状元在广东历代状元中非常有名,是很多戏曲和电影中的主角。究其原因,是伦家父子兄弟并以魁元策名,故天下称之为“一门四进士,父子魁三元”。据传,明朝皇帝御赐玉旨在黎涌村前建牌坊,上书“中原第一家”。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4)

黄士俊 (1570~1661),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 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1607年),37岁的黄士俊成为当年的状元,并从此进入官场。据传年过九十,不能决事才辞职归乡,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卒于家。 黄士俊一生为官多近宫廷,前半生尚能洁身自好,颇获"清正"好评。但后半生的黄状元在大义上有些反反复复:“明廷倾覆后,士俊终不能保晚节,剃发易服,惴惴躞蹀于清将李成帐下。后受人责难,深为痛悔,策动李成栋反清。清军大举反攻,士俊年老不能随军转移,孑然退隐山林。” 黄士俊被后人戏称为“鸭蛋状元”。据传,当年穷书生小黄进京赶考前去岳父家借盘缠,正赶上岳父在家中宴请宾客,因嫌其衣衫褴褛,连客厅的门都没让进,只拿了两只鸭蛋打发他走人,幸好岳父家的几个奴仆倾囊相助,才有后来的状元及第。据说黄状元后来还写鸭蛋诗,其中警言不少。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5)

梁耀枢 生于清道光十二年,广东省顺德县光华乡人,清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是封建社会广东最后一位状元郎。据说,梁耀枢出生时,人们好像听到天空中响起了优美的旋律,乐音悦耳动听,同时产房里一阵异香突起,正在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之时,只听“呱呱呱”,梁耀枢出生了,这事在当地称为奇闻。 梁耀枢自小父母双亡,由堂兄梁介眉抚养长大。中了状元的梁耀枢不忘堂兄梁介眉的抚养之恩,对待他如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梁耀枢一生做事,严谨。遗憾的是梁耀枢因为为官时积劳成疾,告老还乡后不久,便於光緒十四年 [1888] 病逝于自己的家乡,享年56岁。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6)

其他几位状元林大钦 (1511~1545),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今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村)人。幼家贫,聪颖嗜学。明嘉靖十一年壬辰科(1532),21岁的潮州考生林大钦授翰林院修撰,成为潮汕地区在封建王朝唯一一位文科状元。 林大钦以不足21周岁的年龄折桂,在中国历史上极其少见。林状元在潮汕地区有大量传说故事,为一代代潮汕学子树立了一个奋发向上良好榜样。但几年后林状元以母老乞归,1540年母逝,林状元哀伤过度而大病,1545年卒于葬母归途,年34虚。因其英年早逝、未有作为,留下“早出日头不成天”的俗语。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7)

庄有恭 (公元1713~1767年),广州番禺人,13岁即通《五经》,1739年被乾隆四年巳未科钦状元。 史料记载,庄有恭一生清正,勤政爱民,当时江浙常受海潮的影响,作为江苏巡抚,他自然把兴修海塘作为工作中心,其治水思想和方法至今尚有借鉴意义。 庄有恭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经受了罚俸、革职、赴军台效力,甚至秋后问斩等惩罚,却又一次次被乾隆赦免。但关于他的死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据传,乾隆皇帝认为庄有恭是国家栋梁,决定加封高官,为保护庄有恭,自作聪明特地用12道黑牌召其进京。谁知庄有恭接到12道黑牌后,以为死期将至,立即召集一家大小,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讲:“伴君如伴虎,日后子孙切勿在朝庭当高官。”随后吞金自尽。 也许是受先祖遗训影响,庄有恭后庄家鲜有从政的名人诞生,倒是有位赫赫有名的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中国现代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的重要人物,使得乒乓球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国球”。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8)

林召棠 清朝道光三年,吴川地区诞生了一位状元,这对于地处边陲海隅、鉴江流域的高州府下辖县来说,可谓鲤鱼跳龙门。这条跃过龙门的大“鲤鱼”就是林召棠(1786年~1872年)。 林召棠的父亲从小对他管教甚严。有一回,其父听人说林召棠戏弄女性,十分生气,本想责罚儿子一番,可又一想事情尚待证实,便出一合字上联,令儿子对下联,从中进行试探。上联是:奴手是拏,切其乱拏奴手;少年林召棠聪慧过人,猜到有人诬告自己,父亲正信疑参半,于是对以下联:人言是信,不能轻信人言。他父亲见下联对得好,言之有理,便去调查,证实是邻人诬告。 林召棠高中状元后授职翰林院修撰,充任国史馆纂修官,又任陕甘正主考官。后因感官场污浊,托病辞归故里,终身从事教育,受聘肇庆府端溪书院主讲十五年。林则徐来粤查鸦片,常与林召棠书信往来。 林召棠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跨越18、19世纪之间,享年87岁。

广东历史出了几位状元(广东历史上只出了9个文状元)(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