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史载华雄死于江东孙坚刀下,而非演义中的孙坚成华雄的手下败将。《资治通鉴·卷六十》记载,"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间,卓败走,却屯渑池,聚兵于陕。坚进至雒阳,击吕布,复破走。" 三、温酒斩华雄正史并无记载刘、关、张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常常抵足而眠。(年龄上来说关羽最大,其二刘备,张飞最小。)《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二、曹操献刀杀董卓据《三国志》记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以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曹操献刀不见正史,此为演义杜撰。

众所周知,我国文学史中有四大名著,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这四部巨著。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也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三国演义》的全称是《三国志通俗演义》。顾名思义,是以陈寿《三国志》为基础进行文学演绎的历史演义小说。事实的确如此,元末明初,罗贯中先生在进行创作时,结合《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并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进而创造了这部名著。既然依托史料,这就注定了无论从人物塑造还是故事走向上,《三国演义》是偏向于写实的。但是,它毕竟只是本演义小说,不是史实。

罗贯中先生尊刘贬曹的的写作方式,虽然把三国时期的波澜壮阔描绘的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让人心驰神往,但也让无数的三国迷们以为演义就是史实。这与真实的历史是背道而驰的,演义中诸多都是其虚构、杜撰的情节。

一、桃园结义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

正史并无记载刘、关、张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常常抵足而眠。(年龄上来说关羽最大,其二刘备,张飞最小。)《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二、曹操献刀杀董卓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

据《三国志》记载:"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以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曹操献刀不见正史,此为演义杜撰。

三、温酒斩华雄

史载华雄死于江东孙坚刀下,而非演义中的孙坚成华雄的手下败将。《资治通鉴·卷六十》记载,"卓自出,与坚战于诸陵间,卓败走,却屯渑池,聚兵于陕。坚进至雒阳,击吕布,复破走。"

四、三英战吕布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

吕布实为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五、十八路诸侯讨董卓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4)

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邮、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乌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

六、张飞鞭督邮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5)

实际上是刘备所为。据《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记载,"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五葬反。弃官亡命。"

七、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6)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中所载,刘备是比较粗豪的,车胄、蔡阳皆是刘备所杀。

八、土山约三事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7)

此次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九、连环计

貂蝉是虚构人物,历史中并不存在,吕布与董卓的翻脸是因为吕布与董卓的小妾有染,并无指出是有人用计。《三国志》记载,"卓自以遇人无礼,恐人谋己,行止常以布自卫。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先是,司徒王允以布州里壮健,厚接纳之。后布诣允,陈卓几见杀状。"

十、关羽降曹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8)

无特别记载应为杜撰。(演义中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刘备的夫人应该随刘备住在小沛,而不是住在下邳。曹兵进攻小沛时,刘备战败逃走,夫人在小沛被俘,而不是随关羽在下邳投降的。也就是说,关羽在投降时,身边并没有什么"二皇嫂"。)

十一、关公斩颜良,诛文丑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9)

斩颜良确有其事,(《三国志·关羽传》: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十二、过五关斩六将

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十三、被斩的六将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0)

演义中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被关羽砍杀的龙套。

十四、孙坚之死

据《三国志》记载,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只带几名随从而单骑轻出,被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射死。

十五、孙策之死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1)

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的三名家客盯上,许贡死于孙策之手。孙策骁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

十六、徐庶进曹营的原因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携家眷南逃,乱军中,徐母已经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

十七、火烧博望坡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2)

非诸葛策,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十八、糜夫人伤重跳井自杀,赵云推倒土墙盖井

正史记载:甘夫人和糜夫人在当阳皆安然无恙。故也没有超云推倒土墙盖井的事情。

十九、长板坡七进七出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3)

赵云护送刘备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赵云只是演义杜撰,以突出赵云的战绩实力,但史实并无记载。)

二十、怒吼长板桥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4)

曹军夏侯杰因此肝胆俱裂被吓死,此处为演义杜撰,为演义小说的惯用夸张手法。

二十一、舌战群儒

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诸如舌战群儒、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二十二、赔了夫人又折兵、孙夫人投江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5)

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情节。 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相迎”,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

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 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 没有此事。刘备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二十三、《铜雀台赋》中(索二乔)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6)

此诗出于曹植之手,当时还未出现。跟《三国志》中的《铜雀台赋》相比,演义中的《铜雀台赋》有很多内容为后人自行添加,如"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二十四、周瑜智算蒋干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7)

实蒋干赤壁后游说周瑜不成(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二十五、庞统连环

据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二十六、草"船"借箭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8)

史实并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史载唐代时,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曾在夜间用草人垂下城墙,赚了令狐潮几十万只箭,后艺术加工就变成草船借箭了。

二十七、孔明借东风

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二十八、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19)

这是艺术加工后,为丑化曹操,进而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杜撰。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

二十九、战长沙

据载刘备南征荆南四郡时,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三十、刮骨疗伤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0)

此时的华佗已死两年,因此并非华佗所为,可能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三十一、诸葛三气周瑜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1)

周瑜当时并未过多注意诸葛亮。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三十二、征汉中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2)

据《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记载,"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三十三、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操劳过度,而非被诸葛气死。《三国志·周瑜传》记载中"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三十四、计借荆州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3)

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抗曹,《三国志卷五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后来刘备前来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拜见孙权(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请求都督荆州,只有鲁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以便共同抗击曹操。(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曹操听到孙权将土地资救刘备,当时他正在写信,震惊得把笔都掉在地上(通鉴胡三省注:恐操不至于是,今不取)。

三十五、马腾讨董卓

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记载,"初,卓之入关,要韩遂、马腾共谋山东。遂、腾见天下方乱,亦欲倚卓起兵。"

三十六、马超兴兵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4)

实乃背父叛乱。至于马腾之死,并非马腾谋诛曹操被杀。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因马超起兵之事诛杀马腾,并夷灭三族。《资治通鉴 卷六十六》:夏,五月,癸未,诛卫尉马腾,夷三族。

三十七、取蜀攻略

史载是由法正、庞统完成。

三十八、张松献地图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5)

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才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三十九、乔国老

应是"桥国老",和乔玄并非同一人。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导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复近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四十、刘岱

正史有两个刘岱,反董卓联盟的刘岱和曹操手下的刘岱并非同一人。

四十一、韩遂的年龄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6)

演义中,曹操问韩遂几岁,韩逐答四十,此处错误,史载此时韩遂已七十多岁。

四十二、关羽单刀会

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青龙偃月刀。

四十三、关羽与同僚之间的关系情况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7)

关羽与同僚的关系很不和谐。

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时,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刘封孟达∶二人镇守上庸,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请二人发兵相救,二人坐视不救。

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四十四、关公好女色

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

四十五、五虎将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8)

刘备并没封什么“五虎大将”,只不过上面五人的军职是最高的,关羽(前将军),张飞(车骑),马超(骠骑),黄忠(后将军),赵云(翊军将军,最低),而自从关羽伐魏,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短短四年间,关张马黄都死了。

四十六、《后出师表》

此表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然而,由于《三国志》本传中不载,《文选》里也不见选录,而是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在注文中引自张俨《默记》,所以,有人认为此表是伪作。但也有人认为,从体例文风和表中的言辞恳切来看,《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并无二致;而且《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中,诸葛恪说:"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所指可能即系后表。但具体是否为诸葛亮所作,仍有异议。

四十七、追命吕蒙,玉泉显圣

不言而喻的杜撰情节,子虚乌有。

四十八、七擒孟获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29)

演义虚构并无此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四十九、孔明伐魏

并无七次,实际只有五次,而且输的没演义中那么漂亮。 五十、火烧上方谷∶即是诸葛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属杜撰子虚乌有。

五十一、六出祁山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0)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不是诸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五十二、木牛流马

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古籍中记载:"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根究这种描写,传统观点认为:木牛流马应为一种木制牛马状运输工具。一天可以走二十里,由于两千年前的科技水平不可能制造出这种水平的运输工具,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之所以出现这种误判,是因为对日行二十里的主体是人还是木牛的误解。将:"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连贯起来理解就可以清楚"日行二十里"的是人---推绞盘的人,木牛根本没有走。

五十三、死诸葛吓跑活仲达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1)

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演义中再次渲染。《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 当时在魏军中就传开了"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笑话。蜀军"入谷然后发丧"。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五十四、曹军潼关战马超事

战斗确实很激烈,但是《三国演义》中写的曹操割须弃袍乃得脱,则完全是为丑化曹操。实际上,潼关大战,曹操是赢家。

五十五、曹真

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三国志》记载,"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子爽嗣。"

五十六、诸葛亮骂死王朗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2)

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此可见王朗被骂死,纯属虚构。

五十七、马超战张飞

正史上,是马超私自写信给刘备,请求投降,并无二人大战,李恢劝降。据《三国志·马超传》记载,鲁不足与计事,内怀於邑,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典略曰:后数从鲁求兵,欲北取凉州,鲁遣往,无利。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是岁建安十九年也。)

五十八、空城计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3)

演义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之计。)

五十九、魏延反叛

其实魏延才是受害者。《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不过据裴注引《魏略》所记,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所以只逃不战,最后终于被追杀。裴松之认为此说法是在曹魏的传言,相比之下,蜀汉陈寿的《三国志》更为可信。

六十、落凤坡落凤

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并非死于落凤坡,而是死后埋葬之地改名为落凤坡。

六十一、黄忠战关羽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4)

此为演义杜撰,并无关羽义释黄忠的故事,正史中关羽嫌弃黄忠,又怎会有"义释"。关羽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时,"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六十二、七星灯续命

演义中无需解释,神话背景产物。

六十三、周仓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5)

历史上没周仓之人,查《三国志》、《后汉书》等史籍,以及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所引200多种魏晋间典籍,均没有周仓其人。

六十四、刘琮

献出荆州后,被曹操任命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未被杀。后曹操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迁为谏议大夫。《三国志》载,"太祖(曹操)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备走奔夏口。太祖以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

六十五、彝陵之战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6)

又称夷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实际上刘备仅带了四万多人(将军吴班、冯习、张南率领约三万人,后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蛮夷加入,而孙权任命右护军、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部共五万人。此战之所以能够取胜,不仅仅靠的是战术。

六十六、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

关羽不是用刀的,历史上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方天画戟这样有个性的兵器对于塑造人物来说是很有特点的)。《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

六十七、赤兔马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7)

赤兔马确为吕布所骑,但吕布战败后,不知去向。关羽跨下并无赤兔马,只为表达勇武形象,更虚构赤兔马为了关羽的死,绝食亡。(要是绝食,吕布死时就该绝食而亡;而且吕布死时和关羽死时相差很多年马不绝食也已老死。)

六十八、刘皇叔刘备

实为无稽之谈,虚构刘备被献帝称「刘皇叔」来表达刘备是「捍卫汉室」和曹操是「国贼」的假象,要是刘备是刘皇叔,那刘表刘璋又如何,要知道刘表、刘璋、刘焉、刘虞这些可是根正苗红的东汉宗室,所以才会被授予州牧职位,牧守一方,而刘备是不是刘姓皇室后裔都存在疑问,虽然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既没有宗谱证明,也没有其他资料证实身份,更何况,中山靖王何人,那是西汉景帝刘启之子刘胜,其人好色如命,就史料记载就有儿子一百二十多人,到东汉末年已经有300来年了,那他的后代得有多少人,查都查不清楚!所以刘备盗用身份的可能性极其大。毕竟想要在历史上那个极其注重血脉是否高贵的时代想要成就一番大业,你必须要有背景、血统、宗族,才能吸引人才跟随。就如后来李唐夺取江山后追封八竿子打不着的老子李耳为始祖一样,这样就显得自身血脉高贵无比,就该坐拥天下。

六十九、孙尚香

历史上并未提到名只知姓孙,《三国志》称之为孙夫人。

七十、张翼德

字益德。(只有地方志《华阳国志》作翼德,其皆为益德。)

七十一、粗人张飞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8)

张飞《立马铭》

其实本人并非豹头环眼,而是白面书生相,只是性格暴躁,爱鞭打士卒,尊重士人,不爱惜士卒,与关羽刚好相反。据明代卓尔昌《画髓元诠》记载,张飞不但喜欢画美人,书法上更是擅长草书。《丹铅总录》中记载,涪陵有一刁斗铭,上面的铭文就是张飞所写。而张飞所佩戴的刀以及立马铭上的字,也都是张飞所铭刻。元代画家吴镇曾作诗对张飞的书法进行了高度评价,说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象在书法上的造诣恐怕都难及张飞。据传,张飞还会作诗赋,他迅游真多山时,有感而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

七十二、关兴

一介文官,年轻的时候就死了。《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记载,"(关羽)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卒。"

七十三、关兴复仇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39)

上文已说关兴年轻是就死了,但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与史实并不相符。而且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另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拜官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死于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在夷陵之战后还活了十多年。马忠是小人物,他的下落史书绝载。 至于士仁麋芳二人,以后也不见史书记载。他们本是一些平庸之辈,投吴后没有什么建树,默默无闻,史书可能也就没有记载他们的必要了。另据《蜀记》记载,魏将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在公元263年),因为庞德被关羽杀害,庞会为了复仇,诛灭了关氏全家,所以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七十四、张苞

早夭。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长子苞,早夭。次子张绍,继承张飞爵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张苞儿子张遵,为尚书,随诸葛瞻守于绵竹,与邓艾交战时,战死。"

七十五、关索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40)

只出现下民间传说野史中,乃虚构人物,按《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关羽只有两个儿子,即关平和关兴,关索则是后世原创。

七十六、关平

关羽的亲生儿子 在历史文献里,关平的名字只出现过两次。到了演义里却成了武艺高超的义子。另关羽还有一女,相传叫银屏,嫁与李恢之子。

七十七、刘备用牛血破张宝妖法

纯属虚构,黄巾军种种妖法,应如后世的义和之"刀枪不入",皆为蛊惑人心之伎俩。

七十八、陈宫捉曹操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41)

陈宫本来就一直在曹操手下,捉放曹的事发生于中平六年(189年),陈宫开始跟随曹操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故陈宫捉放曹是演义中杜撰的。

七十九、陶谦三让徐州

纯属虚构史料并无记载,演义中以衬托刘备的仁义,与史实不附。

八十、关羽斩文丑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42)

虚构,文丑是中曹操之计在乱军中被杀。《三国志·荀攸传》中记载,"攸画策斩颜良。语在武纪。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

八十一、无左慈戏曹操

演义中虚构情节。

八十二、托孤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43)

刘备临终是扥孤于孔明和李严二人。《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记载,"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八十三、张郃

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先生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他(张郃)脱不了关系)。而《三国志》中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张郃实际上是膝中箭而亡的。

八十四、水淹七军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44)

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甚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八十五、七十二疑冢

曹操葬在高陵,没有七十二疑冢这一说。

八十六、周瑜

关于三国演义的详细记载(纠正演义正视历史)(45)

周郎顾曲图

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智计如妖,被演义污成了是气量狭小之辈。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猜您喜欢: